让孩子受益一生的九个习惯 *积极选择* 经常对孩子讲事情的两面性,让孩子懂得任何事情都有积极的一面和消极的一面。用积极的眼光看待孩子,赏识他们的长处,并告诉孩子积极看待问题的好处,让他们对积极的选 择有切身体会。 *独立是前提* 帮助孩子发现自己的能力。能放手的时候尽量放手。尊重孩子的选择是让孩子独立的前提。让孩子有独立的思想。独立的行为来自独立的思想,孩子的想法与父母不同时,父母不要急于否定他们的想法,而是要问他们为什么这样想。仔细听听他们的陈述,让孩子独立表达自己的见解。
*强烈的责任心* 从简到繁,从易到难,在家庭中有意识地给孩子布置一些适当的、力所能及的任务,听取孩子对家庭生活的建议。让孩子学会自我服务,不要总是对孩子说:“你还小。”“你不懂。”“你不行。”而要给孩子一定的锻炼机会。强调做事的结果,使孩子养成凡事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得认真、做得出色、做得卓越的自我要求。 父母不要轻易给孩子许诺什么,给孩子提出的要求要符合他的年龄特点,否则孩子容易养成说了不算,算了不说的坏习惯
*持之以恒的毅力* 给孩子订立一些具体的目标,每天坚持去做,并及时鼓励他们。当孩子坚持做一件事取得一定成效时,给他们一个奖励。从容易培养的习惯开始,逐渐培养孩子的毅力,这样慢慢就可以达到持之以恒。
*充满自信* 自信和自卑往往一念之差。如果一个人善于用积极的心态去看待自己,就容易自信;如果总是用消极的心态去看自己,则容易自卑。因此父母要在这方面多引导,帮助孩子看到事情的积极一面。自信在于积累。把一件事做成功就容易增加自信,把一件事做失败,就容易增加自卑。所以,建议父母们不要给孩子设立不切实际的奋斗目标,那样非但不能帮助孩子成功,反而会打击孩子的自信。要让孩子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世界上的每样东西,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和用处,因此而组成了大千世界。父母要给孩子讲这样的道理,也可带孩子到大自然中去,让孩子看看山水花草。告诉孩子山有山的伟岸,水有水的潺潺,花有花的芬芳,草有草的绿茵。父母也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长处及与众不同的特点,并及时发扬光大他们的特点。
*懂得尊重* 尊重的重要特点是给人发展的机会,张扬每个人的个性。要尊重孩子的想法,不要总是把孩子看成被教育的对象,给孩子表达自己意见的机会。这样,就意味着父母在给孩子做出榜样,让孩子懂得什么是尊重。尊重别人的劳动。尊重不同阶层的人。尊重强调的是每个人的生命体验,既然是每个人的,就说明每个生命都可以有不同的体验。 尊重的前提是民主,因此父母要尽可能地在家庭中创造民主的环境,这是无声的培养。
*保持诚信* 父母以身作则,言行如一,对同事,对朋友,对邻居,对孩子讲究诚信,讲话要诚实、有信用。给孩子建立一个“信誉存折”,每次孩子做了诚信的事,都要在上面记上一笔,这样就相当于给孩子一些鼓励。时间久了,诚信的习惯就会慢慢养成。不存侥幸心理,不贪小便宜。无论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上,都要告诉孩子不贪小便宜,任何一次小便宜都会毁掉你的信誉。诚实地对待每一个人、每一件事,身边的人也会同样以诚信来回报你。
*利人利己* 父母在家里尽量找一些大家都感兴趣的事情做。大家有兴趣,对大家都有利,做得高兴,玩得快乐,让孩子体会“利人利己”的价值。及时与孩子讨论,分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找一些损人利己、损人害己的报道拿给孩子看,让孩子说说怎样做人最适合。在孩子和朋友交往的过程中,鼓励孩子为他人考虑。可以先从身边人做起,比如为父母着想,为爷爷奶奶着想,为同学着想等等.
*善待他人* 善待他人就要学会了解人。有的父母常常说:“我实在不了解我的孩子,因为他太不听我的话了!”实际上,这样的话在逻辑上是不通的。善待他人就要学会欣赏人。一位专家曾经谈到一个奇怪的现象。他说有一次中外孩子举行测验,测验后的分数让孩子分别拿回家给各自国家的父母看,结果中国的父母看了孩子的成绩后,有80%不满意,而外国的父母则有80%表示满意。而实际成绩怎样呢?实际上,外国孩子的成绩还不如中国孩子。这说明中国的父母习惯用挑剔的眼光来看待孩子,看待别人和世界。而外国的父母习惯用欣赏的眼光来看待孩子,看待别人和世界。所以,建议父母们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孩子,并教会孩子要发现别人的长处,真诚赞赏他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