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组合作学习的调查报告

 崇文楼 2015-12-13

         小组合作学习的调查报告

       甘溪初级中学   李飞杰        

一、调查目的

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强调的是学生被动的接受学习,机械重复的训练、题海战术,这种陈旧的教学方式严重束缚了学生的多向思维,扼杀了孩子们个性,一言堂满堂灌的课堂状况使学生成为盲目接受知识的机器。为了改变这种落后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我校先后派出30余人次远赴杜郎口中学学习小组合作模式,回校 后老师们掀起了推广杜郎口模式的热潮,经过一学期实践,虽然有了一定的成果,但还是在一种比较浅的层面上展开,存在着不少的问题,致使小组合作学习徒有虚表而效果不佳。本人对此困惑也较大。基于以上原因,特设计相关问题进行本次调查,目的旨在通过调查,寻找、诊断、分析问题及原因所在,研究、制订解决对策,使小组合作学习能真正起到改进课堂教学机制、教学方式及教学的组织形式,切实培养、提升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能力与合作精神的目的。

二、调查方法与对象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与谈话、上课情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以问卷调查为主,随机抽选部分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情况问卷调查。

三、调查的内容

调查涉及16个方面问题,主要包括:a. 小组合作学习的认识和兴趣;b. 小组合作学习的分组形式;c.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内容;d. 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过程;e. 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效果。

四、调查结果与分析

通过对回收的问卷逐次统计以及与有关学生的座谈,看到当前我校大力推广的杜郎口模式受到学生的欢迎,学生对学习小组的划分、组内成员的分工及课堂上的展示认识比较充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但我们也清楚地看到当前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小组成员间的帮扶、展示、测评等,很多尚不到位,使合作学习效果还不算佳。主要表现在:

⑴小组活动形式比较单一,小组合作学习内部各成员之间缺少平等的沟通与交流,使小组合作学习成了少数尖子学生表演的舞台,使得个别学生成为教师的代言人,成绩差的学生往往被忽视,许多学生采取旁观的态度,缺少积极参与的意识,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质疑能力得不到锻炼,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得不到培养。“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你经常发表自己的观点吗?”选择回答经常的占48.6%,偶尔回答的占40.5%,几乎不回答的占10.9%。其中选择后两个答案的都是自认为学习成绩中等或不太好的。

⑵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小组成员没有明确的问题意识和责任分工。合作学习前没有作预先的准备,想到哪说到哪,多数学生表达完自己的意见就算完事,而对于小组其他成员的意见常常不置可否,因而讨论无法深化。从“你们组小组合作学习有明确分工吗?”这一问题的统计的结果36.6%认为没有或有时有;以及从“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如果对某个问题有争论,你会怎么做?”选择听学习优秀同学的占34.4%,选择记录下来全班讨论的占60.2%,选择不了了之的占5.4%等情形来看,小组合作学习还没有真正合作起来。

⑶对小组合作学习缺乏必要的评价机制,尤其是对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时的表现情况没有给予必要的评价反馈。从“你组合作学习后对未能解决的问题怎么处理?”选择在全班交流评价的占55.3%,偶尔交流评价的占36.5%,就此结束的占8.2%和第10题选择每次对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表现情况都有评价的占33.2%,有时有的占48.0%,没有的占18.8%来看,小组合作学习处于有合作、无竞争,表现好坏无所谓状态,缺乏科学、积极的激励、反馈等评价机制,学生没有明确的努力方向和合作的需要,缺少持续发展的内驱力。

⑷教师片面追求课堂小组合作学习这一形式,并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充当了不正当的角色。从问卷调查中的大多数问题及与学生座谈中了解到教师有时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时机及过程缺乏认真的设计,合作学习过程往往是匆匆开始、草草收场,对学生的求异、创新思维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讨论最后总喜欢以其认为唯一正确的答案来评定小组合作学习所得出的不同的各种结论。

通过对调查问卷及谈话我认为造成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是:

⑴老师和学生都还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认识不够明确。从我这里讲,对小组合作学习还没能谙熟地把握,无论从形式上,还是从具体的设计上,都不够充分。从学生角度讲,有部分学生认为合作学习只是轻松好玩,而距它真正的意义却在培养学生充分的合作意识、合作能力和合作精神还相差甚远。

⑵学生合作意识较差,合作技能较低。合作小组成员没有明确的职责分工,往往导致合作活动流于形式,对如何开展合作学习感到困惑,不知所措;对讨论过程中结论、问题等缺少记录、比较、分析,造成合作成员讨论时发表完自己的意见即草草了事,讨论很难深入,合作学习难以落到实处。

⑶小组合作之前缺少让学生独立思考的过程。39.9%的同学选择老师提出问题就讨论,在学生对问题还没有形成独立见解之前,就急于展开讨论、研究,由于学生的思维没有完全打开,容易被他人同化,造成合作时“人云亦云”的现象,同时思考问题的程度不会缜密、深刻,致使对问题的研究讨论难以深化。

⑷小组合作时未能创设营造应有的情境。合作学习前没有创设应有的条件为有效小组合作、学习奠定基础,学生合作时又没有给予充裕的时间,急于完成教学任务,只顾预设,不问生成,造成合作时疲于应付,无从下手,往往是虎头蛇尾,学生无法从容进行实验、探索、讨论,只得草草收场。

五、思考与改进计划

1、合理组建学习小组,强化角色意识。开展合作学习,首先应合理地划分好学习小组。组建学习小组,应先对学生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心理素质、家庭情况、性别等进行综合评定,然后搭配成若干合作小组,采用“组内合作,组外竞争”的机制开展生生、师生之间的交流学习,组内成员要有明确的分工,在一个阶段每人都应有相对侧重的一项责任,担任一个具体的合作角色。如小组讨论的组织负责者、记录员、资料员、评分员、汇报员等,一定时间后,角色互换,从组织形式上保证了全体同学参与合作的可能性,使每个成员都有责任、有事做,都能从不同的位置上得到体验、锻炼和提高,切实提高学生参与合作的效率。

2、注重合作意识、合作能力、合作精神的培养。教师要让学生学会自我“反省”,在充分表达自己意见和观点的基础上,养成自我反省的习惯。首先要训练和教会学生如何倾听别人的意见,如何把别人的意见归纳起来,怎样在别人意见的启发下完善和发展自己的观点,怎样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意见,怎样大胆地提出自己不同的见解,鼓励学生开展争论和辩论,尤其是表述自己新的观点和思想,并以虚心诚恳的态度接纳别人的正确意见等,在合作中让各人的智慧大放异彩。

3、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教给小组合作方法,提高合作效率。教师应重视“引”,大胆“放”,抓住合作契机及时引导。可以在新知探就的过程中引导;在知识的重点、难点处引导;在灵活运用自己的经验和知识积累中努力丰富文本和自我中引导;在小组合作的有效方法和形式上加以引导等。教师要指导好学生积极采取讨论、举例、引证、实验、归纳、演绎等探究形式,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自始至终营造民主、和谐的合作气氛,既不失时机地点拨,又大胆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自我完善,教师通过观察、参与、巡视、指导等方式积极参与调控,从而不断深化学生对知识的探索过程,形成自主自强、合作探究的学风和习惯。

4、不图热闹,讲究实效。学生合作学习要注重其实效性,要根据本学科的特点,在需要时、重要处、均受益的前提下,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注意避免“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误区。例:要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过程,避免合作交流时“人云亦云”的现象;合作学习要有价值,1113,避免造成“摆样子”的现象;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力戒合作学习“假”与“浮”;合作学习的形式、内容及评价等不能死搬硬套,一成不变,既要注意预设,更要重视生成,要因时、因地、因情、因人制宜等等。

5、切实加强交流与评价。小组之间缺乏交流与评价,容易迷失方向、产生冲突。让学生之间把合作的学习情况进行大组充分交流并对之进行适当的评价,既可以拓展思维,营造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环境,又能帮助学生明确努力方向、激发学习热情,培养交往合作能力。如果评价以小组为对象,必然导制学生小组或群体之间竞争性行为,群体之间的竞争又促进群体内学生之间相互合作、互相帮助,形成更强的竞争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帮助远远比教师仅仅针对学生个体的指导性行为更有效力。为了不致使班级群体出现分化、敌对的现象,可以考虑在一定的时期内按适当比例更换小组的成员构成,对学生尽可能的采取积极、多元多维的评价方式和标准,避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