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戴氏注论语 译注 学而第一

 太平洋迦楼罗 2015-12-13

戴氏注论语 前言

       注:曾在豆瓣,QQ上发表过。



    据梁启超所言,《论语》译注,以戴望为最佳,于是网购了一本《戴氏注论语》,结果竟是古籍拓印本,文字多有不识,断句多有不明,文义多有晦涩,联网搜索,不见真言。细思之下,莫非天意在我。于是搜索文字,边读边释,若希得妙有,将不胜欢喜,纵不得正朔,亦复无亏。既有之得,又有艰辛,便思与众共享,亦可为传道工夫。读者见文,当知我之鄙陋,文中之试评,概为偏见,参研可也,莫作真言。

 

 

 学而第一 论语 戴氏注 第一节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释文:学谓学六艺保傅传曰古者年八岁就小学学小艺履小节焉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履大节焉时谓春诵夏弦秋学礼冬读书习调节也春夏顺阳气秋冬顺阴气以时调节得天中和故说也周衰学废孔子明王道故首陈瞽宗上庠教士之法;
断句:学,谓学六艺。《保傅传》曰:古者,年八岁就小学,学小艺,履小节焉;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艺,履大节焉。时,谓春诵夏弦,秋学礼,冬读书。习,调节也。春夏顺阳气,秋冬顺阴气,以时调节,得天中和,故说也。周衰学废,孔子明王道,故首陈瞽(gu上声)宗上庠(xiang阳平)教士之法。

 友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友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释文:友朋弟子也弟子於师尊可同父师於弟子视若友朋世家言定公五年鲁自大夫以下皆僭离於正道孔子不仕退而修诗书礼乐弟子弥众至自远方莫不受业焉;
断句:友朋,弟子也。弟子於师尊,可同父师於弟子,视若友朋。《世家》言:定公五年,鲁自大夫以下,皆僭(jian去声)离於正道,孔子不仕,退而修诗书礼乐,弟子弥众,至自远方莫不受业焉。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释文:愠怨也下学上达君子之事春秋传曰末不亦乐乎尧舜之知君子明凡人不知; 
断句: 愠,怨也。下学上达,君子之事。《春秋传》曰:末不亦乐乎,尧舜之知君子,明凡人不知。

或断句: 愠,怨也。下学上达,君子之事。《春秋传》曰:末不亦乐乎,尧舜之知,君子明,凡人不知。
 
学道试评:
    此节言孔子教学之旨,顺天应人而教学也,视若友朋而教学也,道之不传而旷达也。
    戴氏分别以《大戴礼记·保傅》 、《史记·孔子世家》、《春秋公羊传》注释此三小段。第一段注义言周衰学废,人多不知礼义,世道昏乱,孔子明王道,故传上庠之教;第二段注义言鲁地僭离正道,孔子不仕,退而修书治学,远方慕名而来;第三段注义言孔子性近天道,非尧舜之智,不可知也,孔子不改其教,君子之行也。
    细细论断可参下文:

    学而时习之,言孔子首陈大学之教法,顺应四时,学六艺致中和,并道学习之法,谓春诵乐,夏播诗,秋学礼,冬读书(诗书礼乐);友朋自远方来,可思及“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师不必贤於弟子”、“达者为师”等句,切以为孔门弟子多有所长,必有长於孔子之处,或曰有贤人闻孔子之名,自远方来,坐而论道,大有增益,于是师从於孔子,孔子之言教也,必有得于激发处,教而学,学而悟,悟且深,终上上于贤,称圣也,是故孔子於弟子多视若友朋;由此,亦引出第三句,贤人闻孔子之名,自远方来,坐而论道,而不知孔子之道,或持道不同,或资质不够,既困且疑,甚或毁损,孔子曰:君子不愠其不知也。
                                                                                       2014-09-13    

    

 


学而第一  论语  戴氏注 第二节

 有子曰;
 

释文:弟子有氏名若鲁人
断句:弟子有氏,名若,鲁人。

 

 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释文:犯胜传曰兵作於内为乱
断句: 犯胜,《传曰》:兵作於内为乱。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释文:此两言道孔子语也君子君国子民者道谓仁义
 断句:此两言道孔子语也。君子,君国子民者;道,谓仁义。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释文:王者欲致太平成仁道由孝弟始故曰仁者人也亲亲为大自天子达於庶人莫不有尊尊亲亲是以王者天大祖诸矣不敢坏大夫上有常宗皆所以重本本不立者未必倚始不盛者终必衰故易曰正其本万物理失之豪厘缪以千里春秋之义有正春无乱秋有正君无乱国始元终麟仁道备矣
 断句:王者欲致太平,成仁道,由孝弟始。故曰:仁者,人也。亲亲为大,自天子达於庶人,莫不有尊尊、亲亲,是以王者天大,祖诸侯不敢坏,大夫、士有常宗,皆所以重本,本不立者,末必倚,始不盛者,终必衰。故易曰:正其本,万物理,失之豪厘,缪以千里,春秋之义,有正春无乱秋,有正君无乱国,始元终麟,仁道备矣。

 

学道试评:

     此节道大学之义、儒道之义,大学之义正其本,儒道之义成仁道,仁道之本,孝弟也。

     戴氏引《左传》释“乱”,引《春秋公羊传》释王道太平,以尊尊、亲亲为本,始元终麟。

     细义如下:

     有子,名若,鲁国人。姓后称子,有尊崇意。

     善事父母为“孝”,善事兄弟为“弟”。雪庐老人讲要中说,普通人尽孝,其始为养父母之心,进而顺父母之心。他如求学必勤,战阵必勇,居官必廉,皆是孝子行为。戴氏注,由孝弟延伸到尊尊、亲亲,孝未必於父母,由父母延伸到长辈、师老,弟未必於兄弟,由兄弟延伸到同学、朋友。孝弟之人处社会,奉上以孝同,故鲜有好犯上者,能奉上以孝同,则必更易奉伴以弟同,故不好犯上者,必友爱集体,必至于不好作乱。

     务者,求也。君子,戴氏注为君国子民,此义应是受《大学》影响,《大学》有章句:“自天子以至於庶民,宜是皆以修身为本”,后段不自觉地写作“自天子达於庶民”,可照戴氏本心。道,谓仁义。仁义不同,窃以为解作仁道更佳。

    《公羊传》解经,始于“元年春王正月”,终于“西狩获麟”,始元终麟,以春秋之义,盖说物有本末,事有终始,明其先后,则仁道备矣。

                                                        往之沂 2014-09-15 


    另注:论语全书,除孔子外,只有有若和曾参被称子,一种说法是曾子整理成书,一种说法是《论语》为有若和曾参的弟子所整理,此言说法较为可信。我读论语时,参照心理学猜测谁是论语的主要编辑,觉得最初的主持者应该是子贡,我前期学习论语时,先学各名句,不从整体,亦未曾背诵,自觉“子贡曰”之段多为特异,心里将子贡列为作者后,自为子贡,猜测“子贡曰”的篇幅位置和数量,一直到第六章的“子贡曰”,竟然只有分毫之差。另外两个原因是子贡豪富和活得长,既富且寿,并且隐隐为孔门之首,他不出来主持,不合人之常情。另一个论语的编辑应该是子思,子思是孔鲤的儿子,孔子的孙子,曾子的弟子,孟子的老师,乃是曾子、子贡之后的首贤,看这身份就可以知道是整理论语的不二人选了。因此,我猜测论语的成书应该是在端木赐(子贡)的倡议并出资下整录成书,最主要的文稿来源于曾子,以子贡和有子的文稿,以及其他人的文稿作为补充,子思主持理清思路,编辑成书,子贡校核后,抄录发行。那么,有子又是怎么回事呢?有说因有若品学兼优,且貌似孔子,孔子死后,曾被孔门弟子以“师”侍之,据说后被曾子阻止了。虽然如此,有若的地位很高,是确定的了。因此,无论谁人编纂《论语》,称有若为有子,都是可以理解的。呵河,以上盖为一家之言,妄自猜测,略为阅读增趣。 

 

学而第一 论语 戴氏注 第三节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释文:巧言竫言令色象恭务以言色亲人情疏而貌亲仁者爱由情出也

断句:巧言,竫(jing去声)言。令色,象恭。务以言色亲人,情疏而貌亲。仁者,爱由情出也。

 

学道试评:
   此节似言“人”字,为人者,非因他人而成人,当为己修身(修己)。
   引《礼记·表记》释文,君子不以色亲人,情疏而貌亲。
   巧言,竫言,造作之言。令色,象恭,形饰而悦人。皇侃:“巧言者,便僻其言语也。令色者,柔善其颜色也。”巧言令色,挚友不取,损友不取,仁者不取。或媚上,或近人,或求亲,或饰非,斯必欲取悦于人。情欲信,辞欲巧,久必失己。

 

                                           20140917 



学而第一 论语 戴氏注 第四节

 曾子曰

释文:弟子曾氏名参字子舆鲁人

断句:弟子曾氏,名参,字子舆,鲁人。

 

吾日三省吾身;

释文:省,察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释文:咨难为谋爱利出中为忠期果言当为信同门曰朋同志曰友

断句:咨难为谋,爱利出中为忠,期果言当为信,同门曰朋,同志曰友

 

传不习乎

释文:明传艺与人当调节之礼凡学世子及学士必时

断句:明传艺与人,当调节之礼。凡学世子,及学士,必时。

 

学道试评:

    此节似接上节,提供了一种“修己”的方法,以“三”言多,在乎身体力行。

   《左传·襄工四年》曰:咨难为谋。

   《贾子道术》曰:爱利出中谓之忠,期果言当谓之信。

   《礼记·文王世子》曰:凡学世子,及学士,必时。

       每天切记多多省察自身,为人解惑,是否尽心尽力?为人出谋划策,是否含有私心?与朋友相处,言出于口,份所当为,是否做到?传播言语,是否经过验证,是否合于时宜?传艺于人,是否经过身体力行的验证。是否合乎礼的要求?
                                                                                 20140919 

 



学而第一 论语 戴氏注 第

子曰道千乘之国

子曰:道千乘之国

 

释文:道治也千乘之国公侯封方百里之国也古者田方里而井十井八十家赋一乘百里之国为万井适千乘也伯七十里出四百九十乘子男五十里出二百五十乘此三代之通法春秋所因周自厉始革典平桓以降政在诸侯始有公五百里侯四百里之制而军赋之数亦以侈大有王者作宜在所损也

断句:道,治也。千乘之国,公侯封方百里之国也。古者,田方里而井。十井八十家,赋一乘。百里之国为万井,适千乘也。伯,七十里,出四百九十乘。子男,五十里,出二百五十乘。此三代之通法,《春秋》所因周,自厉始革典,平、桓以降,政在诸侯,始有公五百里,侯四百里之制,而军赋之数,亦以侈大。有王者作,宜在所损也。

 

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释文:敬警行事肃警也天子敬天事诸侯敬王事信信於令节用若赋式之敛弛均节用之以礼也礼以三十年之通制国用士则四十始仕七十致事农则三十受田六十归田量入为出在是矣人谓士也春秋微者略称人是也使民起徒役也王制曰用民之力岁不过三日

断句:敬,警,行事肃警也。天子敬天事,诸侯敬王事。信,信於令。节用,若赋式之敛弛,均节用之以礼也。礼以三十年之通制,国用士则四十始仕,七十致事。农则三十受田,六十归田。量入为出,在是矣。人,谓士也。春秋微者,略称人是也。使民,起徒役也,《王制》曰:用民之力,岁不过三日。

 

学道试评:

 此节戴氏释义含有清末光绪年间及之后的孔子改制论,斯言孔子非守旧之徒,乃是改革先锋耳。释义多涉《王制》、《礼记》中的内容,以古制参研文义,融入古“礼”中的尊卑思想,以诸侯、士和民三个等级,分别解释「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和「使民以时」。

 正所谓孟子曰义,荀子曰礼。本节首言「道千乘之国」,已见礼的意思,因此要理解本节之义,必须参考荀子的释义。荀子曰:“礼以顺人心为本,故,亡于《礼经》而顺人心者,皆礼也。又曰:“贵贵、尊尊、贤贤、老老、长长……行之得其节,礼之序也。”节,制也,止也,适度、节制、准则、法度之意。

 怎样治理千乘之国呢,千乘之国的国主为诸侯,那么首先诸侯要以身作则:「敬事」——敬王事,也就是遵从中央的命令,并且承事如祭,不怠轻忽。如此至于「而信」——别人才会遵从你的命令(得到士民的信任)。

   其次,「节用而爱人」,最后还要「使民以时」。这两点荀子给解释了下——荀子曰:“足国之道,节用裕民而善臧其余。节用以礼,裕民以政。”网搜了下,有个网友解释的不错,摘录如下:节用以礼是指以礼节制上者,不使他们奢侈无度,以避免加重人民的负担;裕民以政是指平政爱民,轻赋税省徭役,使得人民得以温饱而有余裕以增加扩大再生产的能力。

                                                         20141009

 

 

  

 

 

 

 

学而第一 论语 戴氏注 第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汎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释文:依类象形谓之文周官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

断句:依类象形,谓之文;周官,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

 

学道试评:

盖以为此节为《论语》之根本,孔子以四科施教: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此节陈蒙养之道,首为德育,先正其心也;后为文学,游于艺也。大意古今一同,末节略有偏概,戴氏不赘言。

 「弟子」:谓人幼少之时,为弟、为子时也。

 「入则孝」:诸父母一般长辈,必须孝养,使之身心俱安;

 「出则弟」:于出门求学,或行外事之时,则行弟道,善事年长者,予以敬顺;

 「谨而信」:行为谨慎,言而有信。《周易》乾文言:“庸言之信,庸行之谨。”朱子曰:谨者,行之有常也。信者,言之有实也。

 「泛爱众而亲仁」:泛,广也,无选择。众,谓众人。亲,近也,有选择。仁,谓仁者。仁者无不爱,亲人必有方。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邢昺《疏》曰:“注言古之遗文者,则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是也。”道德是质,礼乐是文。先行道德,然后学文。「行」是实行孝弟等五事,行此五事以外,即是余力。弟子求学,当先以此五事为本。行此五事,非无余力学文,是言学文先求其本,无本之文不可取。故云:「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20150530

 



       学而第一 论语 戴氏注 第



子夏曰

释文:弟子卜氏名商衞人

断句:弟子卜氏,名商,衞人

 

贤贤易色

释文:贵其能奉姆教僃妇德不在於色夫王道之始先正夫妇夫妇正则父子親父子親则君臣忠君臣忠在化行王道之興无不以德衰无不以色

断句:贵其能奉姆教,备妇德,不在於色;夫王道之始,先正夫妇,夫妇正则父子親,父子親则君臣忠,君臣忠则化行,王道之興,无不以德,衰,无不以色。

 

事父母能竭其力

释文:竭尽思慈爱忘劳为能尽其力

断句:竭尽,思慈爱忘劳,为能尽其力

 

事君能致其身

释文:致致死也孔子曰杀其身有益於君则为之春秋君弑贼不讨不书葬以为无臣子也

断句:致,致死也;孔子曰:杀其身有益於君,则为之;《春秋》:君弑,贼不讨,不书葬,以为无臣子也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断句: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学道试评:

此节说“贤”的标准,君子重德,有德而未学,也是贤德典范;又有说此节述人伦之义,行在五伦,即是学矣。

「贤贤易色」:上“贤”作贵重讲,下“贤”作贤德讲,“易”作轻字讲,“色”作美色讲。大意是夫妇之伦,重德不重色。戴氏注:王道之兴,先正夫妇,此为人伦之始,然后才是孝弟忠信,由此王道化行。

南怀瑾先生《论语别裁》中注“易”作改变讲,“色”作态度讲,「贤贤易色」解作“见贤思齐”,颇有新意。

以上两义略有不同,都有“贤”者重德不重色的含义,一种解释是说子夏表述的是五伦之常,并且首重夫妇之伦;一种解释是说人类的本性,看到贤德的人就肃然起敬,改变态度,有思齐之心,这种解释将第一句作为了后三句的引子。

我的观点在第一种解释上引入第二种的思考模式,“易”作轻字,“色”作表面态度讲,「贤贤易色」解作“君子重德不重表面态度”,判断一个人是否贤人,要从深层次看,要从大作为上看,不能只看表面的样子,以美丑、衣着、文化方面的学识、不临事时的言行等等方面,看不出来的一个人真正的德行。只要一个人做到了「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就算这个人幼儿园没上过,还口吃、无财、貌丑,我仍然认为他是一个贤人,是值得学习的对象。

                                                  20150603

另注:子夏,姓卜名商,孔门十哲之一,尊称卜子”或“卜子夏”。上承孔子,下启李悝、吴起、荀子,钻研诸经,博学多才,其思想还涉及法学、礼学、兵道、易道,著《法经》,《易传》,尤善《诗》《乐》,著《诗大序》。

卜子夏因思想略偏离孔子之道,后又有《论语》传世,子思独领孔门正朔,故无大誉;所授弟子非止一道,因时而易,故无恒传。洪迈《容斋随笔》曰:“孔门弟子,惟子夏于诸经独有书。”东汉徐防曰:“《诗》、《书》、《礼》、《乐》,定自孔子;发明章句,始自子夏。”卜子夏一直讲学中原之地,传授五经,门徒甚众;又寿近天年,活到老,学到老,孔子之后七十载,实为孔门第一。子夏非贤,实圣人也。

                                                 20150604        

 

        



        学而第一 论语 戴氏注 第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

释文:威畏礼乐设於身则人望而畏之

断句:威,畏;礼乐设于身,则人望而畏之

 

学则不固

释文:入小学知父子之道长幼之序入大学明君臣之义上下之位固陋

断句:入小学,知父子之道,长幼之序;入大学,明君臣之义,上下之位;固,陋。

 

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学道试评:

此节之义接上节,继续说“礼”,继续讲“德”,上节说“贤人是这个样子的”,此节说“贤人是怎样养成的”。孔子提出五条“小学生学习提纲”:“学庄重”、“亲近忠信”、“交良友”以及“过则改之”。

杨子《法言·修身篇》,谓人须取四重。即重言,重行,重貌,重好。言重则有法,行重则有德,貌重则有威,好重则有观。好,即嗜好,嗜好高雅者,如琴棋书画等,则有可观。学者“言行貌好”,皆须学其庄重。戴氏注,明礼乐,修己身,则庄重使人敬畏;学习礼乐,则不蔽陋。

   郑玄《论语注》:主,亲也。「主忠信」,即为亲近忠信之人。

   毋,现写作“无”,义为勿。如,义为似。「毋友不如己者」,是说“不要与‘道不同’的人交朋友”,似“道不同不相为谋”。

惮,义为难、怕。「过则勿惮改」,过就是错,错就是错,有错而不自知,师友发现了,告诉你了,不要担心,不要畏难,不用顾忌,力争改正即可。  

                                                20150608    

 

 



     学而第一 论语 戴氏注 第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释文:慎终者先君以正终后君以正始也追远者尊者尊统上卑者尊统下故天子以祖配天诸侯及其大祖大夫别子为祖孝治之本也积礼为厚 

断句:慎终者,先君以正终,后君以正始也;追远者,尊者尊统上,卑者尊统下。故天子以祖配天;诸侯,及其大祖;大夫、别子为祖;孝治之本也。积礼为厚。

学道试评:

此节说丧礼祭祀的重要性,字面意思是“谨慎地办理父母的丧事,虔诚地追念祭祀诸先祖,可以使百姓的道德风俗归于淳朴敦厚。”

戴氏以《春秋谷梁传》注释「慎终」。《谷梁传·定公》曰:“先君无正终,则后君无正始也;先君有正终,则后君有正始也。”按照周朝丧葬礼制,诸侯死亡,先按照规定举办葬礼,然后他的继位者第二年正月即位。公元前510年,鲁定公的哥哥鲁昭公死在国外(注:死于乾侯,春秋晋邑),当时鲁国季氏乱权,到509年初,鲁昭公的灵枢还未能运回国内,何时运回,能否运回尚不可知,公元前509年6月,鲁人共立昭公弟宋为君,是为定公。《春秋》曰:“元年,春,王。”正常情况下,应该写为“元年,春,王正月。”为什么没按照正常写呢?因为“不言正月,定无正也。定之无正何也?昭公之终非正终也,定之始非正始也。昭无正终,故定无正始。不言即位,丧在外也。”(注:出自《谷梁传·定公》)

因为昭公的死不是正常的死亡,并且没有得到正规的丧葬仪式,所以定公的诸侯即位不算正规即位,戴氏引用《谷梁传》简述孔子在修《春秋》时对于季氏、定公等的隐晦谴责,以及由于先君得不到正规丧葬,使得后君得不到正规即位的尴尬境况,侧面说明周朝时对于丧葬的重视,即「慎终」。

以《仪礼·丧服》注释「追远」,简述周朝时的宗法制和分封制,以阐述古人怎样祭祀祖先的。

《仪礼·丧服》曰:“禽兽知母而不知父。野人曰:“父母何算焉!”都邑之士,则知尊祢矣。大夫及学士,则知尊祖矣。诸侯,及其大祖。天子,及其始祖之所自出。尊者尊统上,卑者尊统下。大宗者,尊之统也。”

《礼记·丧服小记》曰:“王者禘其祖之所自出。以其祖配之。而立四庙。庶子王亦如之。别子为祖,继别为宗,继祢者为小宗。有五世而迁之宗,其继高祖者也。是故祖迁于上,宗易于下,尊祖故敬宗,敬宗所以尊祖祢也。”《礼记·大传》曰:“别子为祖,继别为宗,继祢(宗庙中称亡父为祢)者为小宗。有百世不迁之宗,有五世则迁之宗。百世不迁者,别子之后也。宗其继别子之所自出者,百世不迁者也。宗其继高祖者,五世则迁者也。尊祖故敬宗,敬宗尊祖之义也。”

以上两段,上段大意是说:禽兽只知道母亲不知道父亲,未开化的乡野之人不知祭祀父母。城郭里的人,则知祭祀“祢”了。祢,是古人对已在宗庙中立牌位的亡父的称谓。大夫,乃至于学士,则知祭祀“祖”了。诸侯,则祭祀到了“大祖”。天子,则祭祀到“始祖之所自出”。“尊者尊统上,卑者尊统下”,统上统下是比拟之辞,由尊祢、尊祖以至祭及始祖之所自出,是天子之尊,比诸侯大夫所统为上,由继祢继祖以及继别子之所自出,则是大宗之尊,比小宗所统为上,故称尊者尊统上,卑者尊统下,意思是地位越高,祭祀的祖先越久远。尊者,指天子、诸侯。卑者,指大夫、士。上,指远。下,指近。

下段以及“大宗者。尊之统也”一句,主要说的是宗法制和分封制。天子祭祀“始祖之所自出”,都已经是“始祖”了,那么是从哪里来的,古人认为是天帝所生,即要祭祀到天帝。周王朝天子系统自然是“大宗”,大宗是百世不迁之宗。同母弟及其他庶子就是“小宗”,“小宗”只能祭祀高祖以下(即父、祖、曾祖、高祖),高祖以上,按规定无权祭祀。其神位也就随之拿走,这就叫做小宗五世则迁.但这都是对周王室(大宗)来说的。别子(嫡长子之外的其他嫡子、庶子),也可能受封(封为王或卿大夫),别子受封后,对于他的后裔来说,他又是“祖”;他的嫡长子、嫡长孙这一支又是“大宗”,也是“百世不迁之宗”,而其他的旁支,则是“小宗”,“小宗”又是“五世而迁”。

戴氏说,这种宗法制和分封制相结合的祭祀制度,是“孝治之本也”,普及这种制度,可以使民风淳朴,尊老爱幼,所谓“积礼生贤,厚仪成雅”是也。

                                             2015-06-21

 

       



       学而第一 论语 戴氏注 第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於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

断句: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於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

释文:子禽弟子陈氏名亢齐人太史公传有原亢字籍原陈同氏籍即子禽与子贡弟子端木氏名赐衞人与及也及以政事

断句:子禽,弟子陈氏,名亢,齐人;《太史公传》有原亢,字籍,原陈同氏,籍即子禽与? 子贡,弟子端木氏,名赐,衞人;与,及也,及以政事

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人之求之与

断句: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释文:德容润泽谓之温安柔不苛谓之良接遇慎容谓之恭廣较自敛谓之俭推贤上善谓之让明天子有尊行而人自与之如亢言求者以甚其不知春秋谷梁传曰求之为言得不得未可知之辞也

 

 

断句:德容润泽谓之温,安柔不苛谓之良,接遇慎容谓之恭,广较自敛谓之俭,推贤上善谓之让,明夫子有尊行,而人自与之,如亢言,求者以甚?其不知《春秋谷梁传》曰:求之为言,得不得,未可知之辞也。

 

学道试评:

此节道夫子之德,使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温良恭俭让」:戴氏注曰:“夫子有五种让人尊敬的品德,一是德容润泽,二是安柔不苛,三是接遇慎容,四是广较自敛,五是推贤上善,于是令邦国之人信而敬之,不疑忌,愿意诚心将政事拿出来咨询他。”此有道家“为无为,则无不治”、““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的思想。

「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所谓「闻其政」,同“问其政”,邦国政事,需要保密,孔子问政,有干政乱政之嫌。《周官·大宰》注曰:“大曰邦,小曰国。”小国慕夫子尊行,信而敬之,必与之政,咨之以谋;大邦有法度,或有拿捏,有自与之,或有夫子求之,但孔子有尊行为前提,不干政,不乱政,于是子贡说「夫子之求之也」,「异乎人之求之」。句末「与」字是问句结语,「其诸」是齐鲁闲语,表示不肯定的语气。

《春秋谷梁传》曰:“求之为言,得不得,未可知之辞也。”《春秋谷梁传注疏》注曰:“王者所求非道,容有辞说。”戴氏注大意是说:“你以为想求就能求得到的吗?就算是王者所求,尚有被拒辞的可能,何况是孔子呢?”孔子「必闻其政」,靠的是有尊行。

另有新浪博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5e5616d40100ia4l.html,解释得颇有见地,可作为参考阅读,“子禽请教师兄子贡说:咱夫子,每到一个大国,定会和这个国家的政事发生关联,这是他老人家自己去向上层权贵求问呢,还是那些人主动告诉他的?子贡回答说:咱孔夫子是仰仗着自己温和、良善、恭庄、节制、谦让这些美德才获知这些国家的政事的。就算是他老人家主动去求问,也应该和其他人求问的方法不同吧?”

另:《太史公传》就是《史记》,子禽是否就是原亢,戴氏曰:“籍即子禽与”,用了猜测语气,未作肯定。

                                                  2015-06-24





学而第一 论语 戴氏注 第十一



子曰父在观其父没观其行

断句: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

释文:诸侯父在称世子无所与於政事可观者志尔父没继體为政然后观其行若何也

断句:诸侯,父在称世子,无所与於政事,可观者志尔;父没,继體为政,然后观其行若何也。

三年无改於父之道可谓孝矣

断句: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释文:诸侯世子三年丧毕服士服上受爵命於天子春秋系闵公於庄公篇末以明三年无改之义於诸侯未终丧者称子传曰缘孝子之心三年不忍当也

断句:《礼》:诸侯世子三年丧毕,服士服,上受爵命於天子。《春秋》“系闵公於庄公篇末”以明三年无改之义,於诸侯未终丧者称子。《传》曰:缘孝子之心,三年不忍当也。

 

学道试评:

诸前辈盖以为此节言夫子论孝,而细节上略有不同,

大意为:父在世,子不得专,但观其心志是否肖父。父有善行,则承顺之,有不善行,则几谏之。父殁,子得自专,乃观其行为。居丧三年,哀思犹若父存,不改于父之道。如此可谓孝矣。

「志」:有意志、情志、思想、心志、私意的意思,此处解为心志颇佳,有些现代论调将其粗解为“志向”,不合古义,难从(就算以现代来说,父80岁殁,儿子都60岁了,看志向到60岁?)。南怀瑾认为「不改于父之道」是愚孝,将本节解释为父亲去世前后是否言行一致,得到较多人认同。

戴氏将此节限制对象为诸侯世子,认为此节夫子论孝之礼,其志与行,指政事方面。三年丧毕之前,不穿正式诸侯服装,世子虽即位为王,口中不称诸侯,而称公子。

《论语》中论孝的章节不少,如

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从上面几个章节来看,孔子对于「孝」有「观其志」、「观其行」、「三年不改於父之道」、“事之以礼”、“唯其疾之忧”、“能养”、“敬”、“色从”等几个方面的看法,概括来说有两方面内容,一是物质上照顾,二是态度乃至于思想上敬顺不悖逆。

「观其志」、「观其行」以及「三年不改於父之道」便是思想上不悖逆,观其志是否肖父,观其行是否与前一致,居丧三年,不改父亲之前的教诲。

    那么这就凸显出一个无数前辈疑忌的问题,若是父亲不善,还去相从,那不就是愚孝、不就是是非不分了吗?在此我说,父亲不善,则几谏之,谏之不动,则相从之,不从则不孝。何以有此说?孝,则敬顺不悖逆。不敬顺则不孝,悖逆则不孝。若说善恶,善恶何来?天地哪有善恶。若说情爱,情爱岂不为私意?若说大义,大义是个屁,否则何来忠孝不能两全之说。由此可知一切以“不善行”说孝之言皆是不孝之托言辩辞。

   “不善行”如何处置?所谓修身齐家是也。父母有不善行,不能几谏之,此谓不能齐家,不能齐家则不能治国,所以不能为官。父母有不善行,谏之不动,则相从之,相从为不善,为之奈何?必正心诚意,分辨厉害,或不善,或不孝。为小不善,无大害,罪归己身,勿责父母,此为常孝;不辨大害,而行不善,为小孝,因小失大,有大不孝;辨之大害,而行不孝,保身父母,有大孝。

尽心修持,尽善自身,提挈父母,和睦四邻,此谓志,此谓行,此谓孝矣。

                                                       2015-06-25

 



学而第一 论语 戴氏注 第十二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释文:和调也合也天地合和其气故生阴阳陶化万物礼本於天亦宜上下合和以陶化万民春秋说曰王者行礼得天中和

断句:和,调也,合也。天地合和其气,故生阴阳,陶化万物。礼本於天,亦宜上下合和,以陶化万民,《春秋说》曰:王者行礼,得天中和。

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

断句: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

释文:先王谓圣人为天子制礼者也斯此礼也所犹时也小臣事大君事但循礼不用和则有时不行若雅之鹿鸣天保君能下下臣能报上皆和以成礼也

断句:先王,谓圣人为天子,制礼者也。斯,此礼也。所,犹时也。小臣事大君,事但循礼不用和,则有时不行。若雅之鹿鸣,天保君能下,下臣能报上,皆和以成礼也。

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行也

断句: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行也。

释文:知和之为贵而不以礼制和故亦不行若夷王下堂而见诸侯

断句:知和之为贵,而不以礼制和,故亦不行,若夷王下堂而见诸侯。

 

学道试评:

    此节言「礼之用」。礼的应用,既要以和为贵,又要以礼制和。

    高诱《淮南子注》曰:天地合和其气,故生阴阳,陶化万物。

《春秋说题辞》曰:礼者,体也。人情有哀乐,五行有兴灭,故立乡饮之礼,终始之哀,婚姻之宜,朝聘之表,尊卑有序,上下有体。王者行礼得天中和,礼得,则天下咸得厥宜。阴阳滋液万物,调四时,和动静,常用,不可须臾惰也。

戴氏引以上两则文义解释「和」的意思,应调节上下,适应天地。《礼记·中庸》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杨遇夫《论语疏证》道:“和,今言适合,言恰当,言恰到好处。”

「先王」,上古时,推让贤圣者为王,此处指那些制定礼制的圣王。「先王」之句,为先扬后抑,是说前代圣王制定的礼制,自然是完美和美的,但是在应用上必须考虑不同的阶层、亲疏关系和大小事等等情况,进行上下调节,否则就显得不通,反而不利于人事的发展。此句是谦和的说法,实际上礼由先王所制立,时移世易,历代皆有增损,增损以用和为最美。然而到了孔子时代,由于周朝政令长期无法下达,世道昏乱不治,礼制早已多年未曾增损了,而当时的阶级概念又与制定礼制时有了很大不同,因此很多人事上必须调礼用和,否则会出乱子的。

「知和」之句,是此节的文眼。以和为贵,知者众多,但是你以和为贵,他得寸进尺,长期下来岂不是就会失掉气节,进而失人失国?所以不能为一时的和谐去大肆违反礼制的制约,必须以礼制和。说的直观点,大概是根据身份地位,我待之以礼节,可能你比较矫情,那么我细节上可以略有变通,给你足够的尊重,但是如果你蹬鼻子上脸,那对不起,咱就不奉陪了!

范祖禹曰:“凡礼之体主于敬,而其用则以和为贵。敬者,礼之所以立也;和者,乐之所由生也。若有子可谓达礼乐之本矣。”

制礼的本意,是个敬字;行礼的规要,是个和字。既敬且和,诸事焉有不顺?

                                                 20150630

 




学而第一 论语 戴氏注 第十三



有子曰信近於义言可复也
有子曰:信近於义,言可复也
释文:复反信必反身践其言故近於义义谓宜在我者
断句:复,反信必反身,践其言,故近於义。义,谓宜在我者
恭近於礼远耻辱也
释文:以白造缁曰辱耻猶醜也恭则可避耻辱故近於礼礼者敬人人恒敬之
断句:以白造缁曰辱。耻,犹丑也。恭则可避耻辱,故近於礼。礼者,敬人人恒敬之
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释文:因古文姻字男曰婚女曰姻宗谓内宗外宗也姻非九族之亲然猶不失亲者以其亦可称宗故也保傅传曰谨为子孙嫁娶必择孝弟世世有行义者
断句:因,古文姻字;男曰婚,女曰姻。宗,谓内宗外宗也。姻非九族之亲,然猶不失亲者,以其亦可称宗故也。《保傅传》曰:谨为子孙嫁娶,必择孝弟,世世有行义者

 

学道试评:

此节似言修学治平,涉及义、礼、仁三个方面。《荀子·大略》曰:“仁,爱也,故亲。义,理也,故行。礼,节也,故成。……君子处仁以义,然后仁也;行义以礼,然后义也;制礼反本成末,然后礼也。三者皆通,然后道也。”

「信近於义」,何者为义?《孟子·告子上》有说,义为“不苟得”,“患者有所不避”此中之义,据我想来,可称之为道德之勇。义的反义应为利,《孟子·梁惠王上》中自有描述。义为大丈夫态,即:义的人物具现为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曰:“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大丈夫重义,遵义而行。除了义,大丈夫还重什么?重信,重然诺,讲究一诺千金。李白诗曰:“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史记·游侠列传序》:“而布衣之徒,设取予然诺,千里诵义,为死不顾世,此亦有所长,非苟而已也。”仔细比对义与信,可知多有相辅相成的概念。综上,「信近於义」,可以这么理解:信,符合义的要求,或者说信接近义的范畴,那么说出去的话才能实现。这是在义的概念上,对于信的概念有了约束,为人处世,不可轻易许诺,许诺前要慎思:符不符合道义,能不能践行诺言?如此才能称为信人!

「恭近於礼」,何者为礼?《荀子·大略》曰:“礼以顺人心为本,故亡于《礼经》而顺人心者,皆礼也。”礼为君子态,即:礼的人物具现为君子,《孟子·离娄下》曰:“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论语·学而》曰:“礼之用,和为贵。”“顺人心”、“以礼存心”、“敬人”以及“和为贵”,皆为恭态。此句释义当描述为:谦谦君子,温润如玉。另:缁是帛黑色,与白相对,以白造缁,出自前辈仪礼注集,大概意思等同于俗话说的“抹黑”一词。

亲为长者态。古代重男轻女,女子外嫁,不为本宗。甚至某些朝代下,女子嫁人后,完全脱离原先家庭,就算被夫家无故打死,娘家都没法为其伸冤。此句「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体谅天伦人情,尽显仁者情怀,戴氏注说“可宗而主之”,即是说外嫁之女也在宗族的管辖范围,或者迎娶之女的原宗族也有亲亲之意,子孙嫁娶,务必谨慎,挑贤选孝,择优录取。此句的延伸便是数个宗族之亲,有能力的时候需知照顾亲族,血浓于水,不可不顾。若是亲且不能亲,仁心何在?何谈推仁?

                                                   20150706

 

 

 

 

学而第一 论语 戴氏注 第十四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释文:文王怀保小民自朝至于日中昃不皇暇食

断句:文王怀保小民,自朝至于日中昃,不遑暇食

敏於事而慎於言,

释文:言以作合敏審也過言民作辞過勤民作则

断句:言以作合。敏,审也。过言民作辞,过勤民作则。

就有道而正焉,
释文:就犹从也正谓審问国中失之事王者不臣师是以天子父事三老兄事五叜食之於辟维有乞言合语之礼春秋於盛德之士不名尊贤也

断句:就,犹从也。正,谓审问。国中、失之事,王者不臣,师是以天子,父事三老,兄事五更,食之於辟,维有乞言合语之礼,春秋於盛德之士不名,尊贤也。

可谓好学也已。

 

学道试评:

此节讲的是为学的态度,指出一条堂皇大道,人人可行。

引《尚书·无逸》中的典故:文王施政抚民,从早上到中午,忙的无暇吃饭。戴氏的注释大意是说:圣贤不是靠运气成就的,比如文王,当初也是个工作狂,我们这般江湖小虾米若是“食求饱”、“居求安”,想来难有多大成就!郑康成注曰:“学者之志,有所不暇也。”食居固然重要,但是君子所求者,更胜于食居。

「敏於事而慎於言」:《礼记·哀公问》:“君子过言则民作辞,过动则民作则。”郑玄注曰:“君子言虽过,民犹称其辞;君之行虽过,民犹以为法。”戴氏注「敏」字为“审”义,句义释作“言以作合”,是说要言行一致,并且做事说话都要审虑周详。前辈多有注「敏」字为“疾速”,意为君子做事敏捷,先行其言,而后从之。——此亦有教诲。

「就有道而正焉」:戴氏引《周礼·地官·师氏》:“掌国中、失之事,以教国子。”“师氏”是西周官名,师氏的职司之一是“掌国中、失之事”。“失”即不中,“中”即不失,“国”的“中之事”是指邦国治理方面的合于礼法之事,即善德、善言、善行、善政等;“失之事”指不合礼法之事,即失德,失言、失行、失政等。“王者不臣”出自四库全书的子部《白虎通德论》卷六,“三老五更”出自《礼记注疏·文王世子》,周朝设三老五更之位,天子以父兄之礼养之,“乞言”谓求教。有道,是指有德行或者有专长的贤者。戴氏注义是说,王者尊贤,养老乞言,以父兄之礼相待。

为学需要一种什么态度?孔子说,不求安逸,慎言慎行,还要多向贤者求教,以此审问自己的言行。

                                                           20150712





学而第一 论语 戴氏注 第十五



子贡问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道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问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道,富而好礼者也。

释文:诸侯有土地人民卿大夫有采地皆曰富古者非贵不富乐道则忘人之势好礼则忘其势视厪无骄谄者为进也

断句:诸侯有土地人民,卿大夫有采地,皆曰富。古者非贵不富。乐道则忘人之势,好礼则忘其势,视厪无骄谄者为进也。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琢如磨其斯之谓欤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欤?

释文:子贡意乐道好礼必有贤者欤为切磋琢磨故引淇奥之诗以赞夫子治骨曰切象曰磋玉曰琢石曰磨

断句子贡意,乐道好礼,必有贤者,欤为切磋琢磨,故引淇奥之诗以赞夫子。治骨曰切,象曰磋,玉曰琢,石曰磨。

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释文:美其於乐道好礼知所自来故然之玉待琢而后成器人须友后成德也

断句:美其於乐道好礼,知所自来故。然之,玉待琢而后成器,人须友后成德也。

 

学道试评:

   此节说孔子治学精研,认为乐道好礼,始能成德,兼赞子贡。

    《诗经·卫风·淇奥》:“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尔雅·释器》:“骨谓之切,象谓之磋,玉谓之琢,石谓之磨。”

关于富贵贫贱,古者从于皇《疏》:“富者,财多。贵者,位高。乏财曰贫。无位曰贱。”戴氏说明古者「富」贵一体的本质,使句意更加明晰。   

子贡问:“人虽贫穷,而无谄求,人虽富有,而不骄傲,何如?”邢昺《疏》曰:“若能贫无谄佞,富不骄逸,子贡以为善,故问夫子曰,其德行何如?”孔子答道:“无谄无骄虽可,但不如乐道好礼。”

子贡当即领悟孔子的意思,并引用《诗经》问孔子:“乐道好礼,这就是《诗》中所说的君子切磋琢磨吗?”切磋琢磨,始能成器;乐道好礼,始能成德。

孔子夸赞子贡能够引诗解经义,鉴往知来,很有悟性,认为可以与其言诗了。学习《诗经》须有很高的修养和悟性。

                                                          20150713

 

     





            学而第一 论语 戴氏注 第十六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释文:患不知别人仁知与否子贡曰人必忠信重厚然后求其知能焉

断句:患不知别人仁知与否,子贡曰:人必忠信重厚,然后求其知能焉。

 

学道试评:

   此节说修学治平,首重识人。

   「患」,忧患。不患人不知我,但患我不能知人。我有道而人不知,安贫乐道,无可忧患。若我不能知人,实为大患。雪庐老人曰:“为领袖者不得贤才,求学者不得良师益友,以其贤愚莫辨之故,是以为患。”是说人必忠信重厚,可以或向其学习,或利用其才能;若有才而奸诈,学则坏仁,用则伤德。

    另注:刘向《说苑·尊贤》中有“人必忠信重厚,然后求其知能焉”的文句,说是孔子之言,戴氏注为子贡,未知出处。

                                                       20150714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