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图丨关于这个日子的真正内涵,你真的懂吗?

 红豆居士 2015-12-14

今天上午,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在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举行。国人以肃穆仪式追忆逝者、缅怀英灵。


12月13日是我国第二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国家公祭日是何时设立的?悼念对象是谁?一起来了解关于国家公祭日的那些事。




今日,全国各地与南京市民一起在上午十点零一分为死难者默哀。高规格的公祭仪式产生了极强的正能量,促民众回溯历史、不忘屈辱。




无论时间过去多么久远,历史都会记住这一天。一组动图让我们一起穿越回1937年冬天的南京。



【南京中华门瓮城】1937年12月,这座古老的城门历经炮火,伤痕累累。如今,瓮城内变成了停车场。孩子们经常来此,认真聆听历史。



【南京中山陵】1937年12月13日,中山陵被日军占领。如今,一对夫妻在碑前合影。国家无恙,逝者安息。



【南京总统府】1937年12月13日,国民政府被日军占领,南京人的灾难降临。如今,门前车流人流如织,现世安好。



【南京中山门】1937年12月17日,日军举行入城仪式,血腥屠杀正在全城进行,人间地狱。如今,城门巍峨,城内梧桐成荫。



【南京总统府】1937年12月17日,日军在国民政府内广场上举行入城祭告式,耀武扬威。如今,大树长成,再也不见当年侵略者的足迹,山河复原。



【南京明远楼】1937年12月,当时的南京市政府被日本侵略者占领,膏药旗刺眼。如今,科举博物馆落成,黛瓦白墙,雅致安然。



【南京琅琊路17号】1937年12月,这里是难民收容所。如今,这里是安静的小区,房屋仍在,但历史已别。



【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1938年,女孩子们被强迫排成长队,日军暴行肆虐,往事不堪回首。如今,菁菁校园,琴声悠悠。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李建国说,“昭昭前事,惕惕后人”“永矢弗谖,祈愿和平”。我们公祭遇难同胞,缅怀抗战先烈,谴责侵略暴行,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唤起善良的人们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是为了携手开创和平美好的未来。



猜你喜欢




来源/央视新闻 江苏新闻

本期监制/李骏 主编/陈洁

编辑/ 郭爽 吴璇 庞丁 夏菲

支持原创请点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