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范勋先生是安永专业业务合伙人,对金融工具和金融机构领域的会计问题有深入的研究,曾经作为特邀嘉宾出席中国资产证券化高峰论坛等活动。
关键词一:没有“资产”的资产证券化
× 误解:“如果你有一个稳定的现金流,就将它资产证券化” √ 正解:“如果你有一个稳定的现金流,就将它证券化”
关键词二:没有“转移”的金融资产转移
× 误解:只重实质,不重形式 √ 正解:形式不是万能的,但没有形式是万万不能的
关键词三:没有“变动”的未来现金流量变动
资产证券化实务中,出于控制资金成本等原因,发起人往往通过差额支付义务、财务担保或自留次级权益等方式为资产支持证券提供信用增级,这究竟会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到有关“实质(风险和报酬)”的分析呢? × 误解:风险和报酬分析中,企业应当比较转移前后该金融资产使其面临的“最大风险敞口” √ 正解:风险和报酬分析中,企业应当比较转移前后该金融资产未来现金流量净现值及时间分布的变动使其面临的风险敞口
关键词四:没有控制的“控制” × 误解:由于企业不再有能力自由地处置基础资产,应视为放弃了对基础资产的控制 √ 正解:如果转入方不能“自由地处置基础资产(即转入方能够单独出售资产且没有额外条件对此出售加以限制)”,那么,企业未能放弃对基础资产的控制
结语:没有实质的“实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