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记忆中的小碗蒸糕

 何之好笑 2015-12-14

记忆中的小碗蒸糕

 

小碗蒸糕到底算哪里的风味儿我也说不清楚,因为创作者早已作古。忽然有人说她姥姥会做,我根本就顾不上和人家只是初相识,一定要麻烦她回去告诉老人家,我最爱这口儿了。于是,老太太让外孙女转达,她非常乐意给懂得的人做一次。

要说为了一口吃这么激动,是有点傻气,可你是不知道那个滋味儿。别说一碗甜甜的糕,就是一块面疙瘩烤得半焦,都是美食的年月里,有人给你一碗糕,又糯,又甜,还沾着青红丝,相信谁都会记一辈子。

 

做糕的人我不知道叫什么名字,只是随着邻家小朋友喊她桂奶奶,这个“桂”对不对,我也无从考证。只依稀记得桂奶奶是南方人,说话哧哧的,我们听起来就要乐一阵儿。桂奶奶孤身一个人,住在小胡同里的小房子中,家很小很小,但干净得小孩子不敢进屋。

 

妈说少去她家,她成分不好。姥姥说别和她说话,让革委会的看见该受影响了。可院子里的孩子们管不了那么多,只要桂奶奶家有糕吃,我们就相信她是好人。说心里话,我是有点怕桂奶奶的,她不喜欢笑,哪怕是好心给糕的时候,也是黑着脸儿,眼睛里什么内容都没有。可我太喜欢那糕了,实在是“馋”比“怕”更要命,我克服了障碍,抖着手也要过去。

 

桂奶奶很少做糕,当时我并不清楚原因,后来想可能是穷吧!那时什么都定量,江米也不是总有的,过年节的定量供应一点,奶奶哪儿有那么多余量给我们解馋呀。

记得一年春节后,雪下得脚穿棉窝都冻得疼,一个人拣放瞎的炮仗放呲花,一路找到胡同深处的桂奶奶家门口。

 

“丫头,过来!”桂奶奶穿着偏襟蓝地儿白花棉袄,这种打扮很怪,根本就不是普通奶奶的样子。她转回身端出个小碗儿,里面是晶晶莹莹的碗糕,冰凉的天气里,碗糕冒着热气儿,一丝丝甜香诱得我走过去。

“姥姥不让要人家的吃的。”

“奶奶的也不成?那走吧!”桂奶奶故意把手往回抽,我赶紧凑过去。

“我吃一口可以吗?”

 

“得了吧,一口,一口就没了。给你!站这儿吃完回去。”

三口两口消灭了碗糕,桂奶奶使劲把我嘴边的残余抹掉,弄得我嘴唇有些痛。“走吧,吃这么不干净。让你们家人看见准收拾你!”

我知道,桂奶奶怕我回去被家里说,吃一个成分不好的人的吃的。可她干嘛这么使劲呀?吃了她好吃的感激一下子就没了,转身跑出去,继续搜寻瞎炮仗。

 

我没想到,那是最后一次吃桂奶奶的碗糕,没过两天听邻居姐姐说,桂奶奶走了。不相信别人的说法,跑到桂奶奶家门口张望,屋子里有人,是位严肃的阿姨。跟出来抓我的姥姥拎着我的脖领子往回提,就差给我屁股上两板儿解气了。

 

姥姥告诉我,桂奶奶的儿女都不要她了,怕沾嫌疑,这种人躲都来不及。听大人说,桂奶奶是坏人的小老婆,坏人解放就跑了,桂奶奶没走成,是必须要打击的对象。后来陆陆续续道听途说,桂奶奶是在家里上吊去的,因为喊哪个孩子回来过年,他们都不来,她便写下几个字去了。

 

我渐渐知道,桂奶奶喜欢孩子们,为我们做碗糕,看我们吃得香甜,就象看到自己的孩子。只是,孩子们的家长怕惹事,桂奶奶给我们吃食还是要偷着,她心里一定是痛的。我一直倔强地认为,她是受不了了,自己的孩子不来,别人的孩子不让来,她太寂寞了,她要去一个有小孩陪她的地方。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故事,只是桂奶奶的故事随着她的走,随着那个时代的结束,早就被淡忘。只有,我时常想念着碗糕,或者还有谁家小伙伴吃过那个好味道,会在某个时刻记住她吧!

朋友姥姥的碗糕吃过了,和桂奶奶的不同,是北方回族的特色,味道很好,但不是那个味道。我其实很明白,那个味道走了,走得干净彻底。只是我不甘地希望,还能有那种滋味,可以让我知道桂奶奶在天堂还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