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方叠用重剂起沉疴采撷(何庆勇教授)

 清茶清清 2015-12-14
 笔者在临床中尝试采用经方叠用(柴胡加龙骨牡按语:《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说“伤寒八九蛎汤合甘麦大枣汤、柴胡桂枝干姜汤合桂枝加葛根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汤),并采用重剂(医圣仲景的原方剂量)浮小麦90g,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笔者临床体会到凡是葛根60-90g治疗疑难痼疾取得满意疗效,现举验案2符合肝胆郁热、痰热内扰,又有心神浮越,虚实寒热交织则,并叙述了笔者用经方的经验,以飨同道。的患者用之,多有效验。本案患者症见胸闷、憋气,眠差,

多噩梦,易惊醒(烦惊),入睡困难,全身乏力,活动后心

1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合甘麦大枣汤治愈胸闷、憋气、悸,口干、口苦,急躁易怒,大便1。2日1行,量少,舌淡喜悲伤欲哭案暗胖大,苔薄黄,脉弦细。符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的方

患者李某,女性,55岁,初诊日期:2013年6月29证,故用之以和解少阳、通阳泻热、重镇安神。笔者运用日。主诉:反复胸闷、憋气、喜悲伤欲哭2年,加重10d。经方,主张尽量不加减,用原方原量。如柴胡加龙骨牡患者平素有焦虑抑郁症、偶发房早、偶发室早、甲状腺蛎汤中的铅丹,因有毒现在药房不备。考虑到铅丹与磁功能减低症病史。一直服用左甲状腺素钠片62.5斗g,石的药性十分相近,《神农本草经》说“铅丹,味辛,微每日1次。近2年来经常性因情绪激动出现胸闷、憋气寒”,“磁石,味辛,寒”[1],并且磁石在药房常备。故笔者或悲伤痛哭,多处求医而罔效。10d前患者因与人争吵在临床上常用磁石代替铅丹,临床效果较弃用铅丹好。生气后出现胸闷、憋气加重,并痛哭一场,伴头晕,活动《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说“妇人藏躁,喜后心悸,全身乏力,自服速效救心丸后未见缓解。刻下悲伤欲哭,象如神灵所作,数欠伸,甘麦大枣汤主之。甘症:胸闷、憋气,伴头晕,全身乏力,活动后心悸;偶有咳草小麦大枣汤方:甘草三两,小麦一升,大枣十枚。上三嗽,痰多,色白质稠,常自汗、盗汗,lZl干、口苦,烘热阵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温分三服。亦补脾气”。清?尤阵,偶有头晕,善悲伤欲哭,纳差,每日仅能进食一餐,怡的《金匮要略心典》说“小麦为肝之谷,而善养心气;饥不欲食,食后恶心欲吐,腹胀,急躁易怒,大便1~2日甘草、大枣甘润生阴。所以滋脏气而止其躁也”。笔者通1行,量少,小便调,眠差,多噩梦,易惊醒,入睡困难,过临床实践认为甘麦大枣汤的方证是:妇人脏躁(更年整夜闭眼不能人睡.能小睡2—3次,每次约30min。查期),喜悲伤欲哭。本案患者的一个典型症状是喜悲体:精神萎靡,双眼周发黑,舌淡暗胖大,苔薄黄,脉弦伤欲哭,故用甘麦大枣汤以养心安神,缓急止燥。笔者细。中医诊断:脏躁,证属肝胆郁热、痰热内扰、心神浮I临床体会到甘麦大枣汤的取效关键是浮小麦的量,医越。西医诊断:(1)焦虑抑郁症;(2)心律失常,偶发房圣仲景原方用的是一升,据学者考证,浮小麦一升约早,偶发室早;(3)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给予柴胡加龙骨100

牡蛎汤合甘麦大枣汤治疗。方药:柴胡15g[引,笔者临床体会到运用甘麦大枣汤,浮小麦至少g,黄芩15g,应用90g,少于90

清半夏12g临床多无效。

g,生大黄3g(后下),党参30g,茯苓18g,

桂枝12g,大枣30g,生姜10g,煅龙骨30g,煅牡蛎2柴胡桂枝干姜汤合桂枝加葛根汤治愈头晕、口苦。30g,磁石30g(打碎先煎),炙甘草30g,浮小麦90g。右上肢麻木案

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早晚服用。患者诉服1剂后,患者刘某,女性,53岁,初诊日期:2013年7月2大便1次,便下大量污浊之物,便下后全身舒服。继续日。主诉:间断头晕4年,加重伴头胀痛1周。现病史:进原方5剂,诸症治愈。随访1个月,患者生活如常人,患者4年前出现头晕,并发现血压高,某医院予缬沙坦胸闷、憋气、喜悲伤欲哭未再发作。胶囊80mg口服,每日1次,后患者血压恢复正常,自

行停药,停药后血压仍正常。1周前出现持续头晕、头}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81202803)胀痛。遂就诊于我处。刻下症:头晕、头胀痛,头发沉,右侧为甚,VI苦,时有胸闷憋气,易疲劳,颈部僵硬,局部家刘渡舟认为柴胡桂枝干姜汤的主要方证是口苦、便汗出,右上肢麻木,心烦,经常性烘热汗出,纳可,寐差,溏[31。笔者根据刘老的经验应用柴胡桂枝干姜汤于临多梦,小便调,长年大便不成形,El行2~3次。查体:血床,每获佳效。本案患者的典型症状是口苦,长年大便压160/90mmHg(1mmHg=0.133kPa),舌暗红,苔薄不成形,Et行2~3次,符合柴胡桂枝干姜汤的方证,故黄,脉沉细。既往史:颈椎病20余年。辅助检查:颈椎X用以和解少阳、清胆热温脾、化气生津。

片:颈椎曲度直,序列欠规整;多个椎体边缘骨质增生;本案患者颈部僵硬,局部汗出,右上肢麻木。这与颈3/4、4/5、5/6、6/7椎间隙狭窄。钩椎关节增生,可见《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项韧带钙化。双侧颈7横突肥大。提示:颈椎病。中医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描述基本相似,故采诊断:眩晕,证属肝胆郁热,脾胃虚寒、营卫不和、太阳用桂枝加葛根汤以调和营卫,解肌祛风,升津舒经。关经输不利。西医诊断:(1)高血压病2级(中危组);(2)于葛根,在桂枝加葛根汤的原方中,医圣仲景用的是四颈椎病。给予柴胡桂枝干姜汤合桂枝加葛根汤:柴胡两,据学者考证,汉代一两约为15g[俏],即仲景用的葛20g,桂枝15g,干姜10g,黄芩15g,天花粉20g,牡蛎根是约60g。笔者临床上严格遵循医圣之意,用仲景本10g,生甘草10g,白芍12g,大枣8g,生姜6g,葛根原剂量,葛根恒用60g以上,治疗颈椎病多有奇效,本60g。每日1剂,分2次早晚服用,7剂后患者诉头晕、案患者的治愈即是明证。

头胀痛、头发沉减轻约70%,现右侧头部麻木、隐痛。口苦减轻。胸闷憋气、易疲劳、心烦、烘热汗出症状基本痊愈。睡眠改善,特别是近2年来的大便不成形,每日2~3次,现大便成形,每日1—2次,颈部僵硬、右上肢麻木减轻。治疗:原方葛根改为90g,加全蝎12g,川芎18g,患者头晕、头麻木、颈部僵硬、右上肢麻木均痊愈,诸症消失,血压135/85mmHg。

按语:柴胡桂枝干姜汤出自《伤寒论》。

太阳病脉证并治》说“伤寒五六日,已发汗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近代伤寒大家刘渡舟认为柴胡桂枝干姜汤主证是,口苦,便溏,笔者根据刘老经验运用柴胡桂枝干姜汤用于临床,每获佳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