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郭广昌:均衡即死亡,企业应像腾讯,保持一定的开放性和灰度

 汕头能率 2015-12-14



郭广昌:我们到底要打造一个什么样的组织?我更倾向于企业要有活力,哪怕有一定混乱;最怕的恰恰是看上去很完美,但其实已经完了。多少企业都死在最完美的时候?


本文为2014年郭广昌在中欧工商管理学院的一次演讲,里面谈到了大家都很熟悉的几位企业家,包括王石、李彦宏、马云、马化腾等等。


以下是郭广昌演讲全文(有删减):


在我做企业这么多年来,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去听别人怎么说,尤其是跟别人讨论过程中,你怎么去学到一些东西。


最近我在回想,在这20多年和中国企业界的交流过程中,其实我在不少企业家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所以,今天也借其中几次比较深的讨论,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从中得到启发。


一、跟王石关于所谓专业化和多元化的讨论


第一次比较大的讨论,应该是跟王石关于所谓专业化和多元化的讨论。现在这个已经过去了,而且在这个讨论中大家都各自学到了些东西,包括万科开始投资银行了,也开始做很多别的项目。


当然,我觉得从我个人体会来说,这个讨论对我非常重要。其实这个讨论让我意识到,一个企业如果要做多个产业的运营,其实就已经是在做投资了。换句话说,多个产业的同时运营,不见得就一定不专业,比如你可以请这个行业里最优秀的人来做,这样是能做到专业的。所以说,选择以投资带动多元化的运营,你其实最重要的决定,就是要决定如何分散你的资源。


现在,复星意识到我们已经成为一个投资集团;接下来,复星应该去学习怎么样成为一个优秀的投资集团,这是我们最本职的一个工作。所以我们要一直思考,作为一个投资集团,什么是最重要的?答案是我们觉得作为一个投资集团,资金的来源是重要的,问题在于你如何让它变得更便宜?


当然,人才来源也是非常重要的,还有对项目的敏感性也很重要,等等。但是,你自己的精力分配也非常重要。也就是说,如果说你是作为投资集团,然后你的核心团队整天还处在某个行业的运营当中,这样你就会陷入进去,反而把最重要的投资工作给忘了。


也有一种说法,叫同心多元化,就是说你只有把一行做得特别优秀之后,再做别的才可能更好。但我不认同,因为其实真正把一业做得很长之后,它带来固有的观念和一些想法,恰恰会阻碍你在别的行业的投资。所以我觉得,作为一个投资集团涉足多行业是可行的,但是多行业对于产业运营来说肯定不可行。


二、马云走的是顿悟这条道,我只能做渐悟者


第二个,在企业管理这个层面对我来说影响很大的一个争论,是跟马云做的一个“不务正业”的事情——练太极拳。


我和马云都打太极拳,我的老师也是他介绍的,但实际上两个人练习的方式,是各有其道的。我练的叫易太极,讲究的是准确性,讲究每个动作要到位,就像写毛笔字,一开始要一撇一揦,要慢慢通过准确性来打通经络,让自己经络畅通之后,才会气血畅通,才能够把真气练出来,这是一个过程。而马云不同,他的师傅是非常正宗的门派传人,再加上马云天性聪明,所以他直接从高处入手,一开始就讲究神、气相通,然后流畅,等等。所以我常常和他说,你不是用身体练太极,是在用思想练。


这样一个争论,让我想到了什么呢?我是想到了佛教界很有名的一个争论,就是关于顿悟和渐悟的。


也许上辈子做了很多修行的人,哪怕没有读书,但他很有悟性,也很有慧根,他也可以走顿悟的道路。也就是说他突然哪一天就明白了,就成佛了。但还有另外一种,天性比较愚钝,上辈子也没有好好修行,比如像我这样的该怎么办呢?我们只好把目标定成每天进步一点点,不断的修行。可能这辈子成不了佛,但下辈子也许可以。所以我觉得,太极也是这样,不是说谁对谁错的问题,而是说你自己的禀赋怎么样,你自己的天性怎么样。


其实做企业,也是这样。有些人做企业可以走顿悟的道路,比如说马云、马化腾,他们找到一个商业模式,十年就变成一千多亿美金的市值。但是大家想想,是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走这条路?是不是每个人都成得了乔布斯或者比尔·盖茨?我觉得不见得,因为像这些人,不是所有人都能学的。


但是还有另外一条路大家可以学,就是像复星这样一步步的积累。因为复星起步是从一个“三无”企业开始的,那时候没资金、没技术、也没人才。虽然成功的快速程度和巨大程度跟马云、马化腾他们不能比,但是毕竟我可以一步步去做啊。同时,作为一个投资企业来说,我注意到了巴菲特,他是可以学习的。其实他说的那些话、做的那些事,都没有那么深奥,关键是你能不能坚持的去做。就像锻炼,其实大家都知道锻炼是好的,但问题是你能不能真的每天花精力,比如用20分钟打一遍易太极?


所以复星一直是一个渐悟者,在碰到瓶颈的情况下不断突破。我们都知道,作为一个投资集团,很重要的一块就是资金的来源。1998年复星医药上市之后,我以为资金问题解决了,一边跟资本市场结合,一边找到好的投资机会,这两轮驱动也很完美。


三、李彦宏认为未来机器一定比人聪明,很对,但机器代替不了人


第三个,再跟大家汇报一下最近发生的一个,不是争论,而是私下一个讨论,但我觉得很有意思。前一个月李彦宏来上海,我们在聊天的时候突然聊到一个严肃的问题,就是人与机器的替代关系。李彦宏跟我讲一个道理,说是随着网络、计算机、科技以及生物医药大发展之后,未来机器一定会比人聪明。那时候我说机器老早就比人聪明了,比如说计算这些东西,但是我认为机器永远不可能代替人。为什么?因为人是有自由意志的,而机器再聪明也都是人赋予的。


讲这个事情什么意思呢?就是人是有自由意志的,是可以做不一定是出于完全自身利益考虑的选择。人的选择永远是充满不确定性,而不是说被设定的程序,而机器哪怕再聪明,它的选择也是唯一的。


四、马化腾:他最了不起的一件事情允许了内部某种冲突的存在


那这个跟企业管理,有什么关系呢?最近我读了一篇文章,推荐大家也一定要看,马化腾写的,就是打造一个可以进化的生物组织。


现在大家开始关注一个问题,就是到底什么样的企业组织是好的?我们企业组织是应该像计算机一样准确,没有混乱?还是应该像一个生物体,是有灰度的,是有混乱的。就像人这个生物体,可能每天都在产生癌细胞,但是我们的免疫系统把它消灭掉了,所以我们是做不到我们生物体没有癌细胞的。


所以,我们的组织,是不是越稳定越均衡越好?最近很火的一本书叫《失控》,里面就有一句话,“均衡即死亡”。也就是说在高度完美、高度均衡之后,这个组织还有活力吗?所以,我们到底要打造一个什么样的组织?我更倾向于企业要有活力,哪怕有一定混乱;最怕的恰恰是看上去很完美,但其实已经完了。多少企业都死在最完美的时候?

 

我觉得这是马化腾最了不起的一件事情,我觉得他会比更多的海外高科技走得更远,作为一个IT男,他有这种思维是很不容易的。如果没有他这种思维,就没有今天的微信,因为他允许了内部某种冲突的存在。因为有了微信,让别人变得很危险。所以我觉得企业内部一定要有混乱,复星也是这样。一个企业的活力,一定要让他保持一定的开放性、一定的灰度。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