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九十二|《汲黯传》

 小生堂 2015-12-14


赵孟頫《汲黯传》,中国小楷最佳范本之一


1


元延祐七年(公元1320年),午后,窗外小雨淅沥,一位年近古稀的老人,坐在吴兴家中的书桌前,提笔写下了这件被后世尊为小楷最佳范本的《汲黯传》。


赵孟頫,字子昂,号松雪道人,宋太祖赵匡胤十一世孙,以南宋宗室成员身份出仕元朝,死后由朝廷赠江浙中书省平章政事、魏国公,官居一品,谥“文敏”。写下《汲黯传》的前一年,由于结发夫人管道升患重病,赵孟頫得以还家。孰料赵孟頫日夜兼程回到江南,依然没能挽回管夫人的生命。回吴兴老家料理完丧事后,年事已高的赵孟頫因病无力北还,留在了家中。


因病,不知是身病,还是心病。历经宦海沉浮的赵孟頫早已无意再回官场,而是决意寄余生于书画之间。不过,相比于赵孟頫晚年的其他作品,这件《汲黯传》却颇具深意。


项穆在《书法雅言》中这么评价赵孟頫:“若夫赵孟頫之书,温润闲雅,似接右军正脉之传,妍媚纤柔,殊乏大节不夺之气。


跟绝大多数艺术评论家一样,项穆对于赵孟頫书法的艺术素养大加褒赏;也跟绝大多数后世文人一样,项穆对于赵孟頫的人品,显示出不加任何掩饰的鄙夷。


赵氏即便再有艺术才华,终归也是做了汉奸的。


这样说并不公平。平心而论,赵孟頫并非是主动投靠元朝的;况且,他在元朝官场上的经历也并非称心如意。当时,元世祖忽必烈登基后,令人搜访南宋名士为己效力,特别看重赵氏这种前朝皇族后裔的身份,数次延揽,赵氏推脱几次不得,最终被迫出仕。为了避免给自己家族带来更大的麻烦,他放弃了自己在吴兴老家神仙般的生活,长途跋涉到了元大都开始为当时仍未开化的蒙元朝廷服务。那个时代的江南人士,一般都不愿去北方,民族差异、人文氛围是一方面,北方恶劣的气候、落后的生活环境也是很重要的原因。当时曾与赵氏一同北上的儒士吴澄,在抵达后不久即请南归,由此可见。于公于私,出仕蒙元朝廷,实非赵孟頫内心所愿。


即使是进入元廷后,赵孟頫的际遇依然难称顺利。蒙元不比后来的满清,对南人歧视甚重,赵氏虽承元世祖看重,但在朝内并无靠山,自然免不了吃不少苦头。何况蒙元朝廷的开化程度与南宋实在不可同日而语,还留有许多在南宋士人看来匪夷所思的制度规定,比如未按规定时间入朝的大臣,要受到笞罚——赵孟頫就曾受过这样的苦头,体肤受损倒也罢了,但在大庭广众之下被公开行刑羞辱,斯文扫地,怕是对任何一个同时代的士人来说都是极其难堪的事。


同样出仕异族朝廷的清代大才子纪晓岚,在他主编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这么评价赵孟頫:“孟頫以宋朝皇族,改节事元,故不谐於物论。观其《和姚子敬韵诗》,有‘同学故人今已稀,重嗟出处寸心违’句,是晚年亦不免於自悔。”


自悔是肯定的。然而,提笔抄写《汲黯传》时,赵孟頫所抱怀的,恐怕远不止自悔那么简单。


2


汲黯是西汉名臣,以直谏著称。《汲黯传》中记载:“黯为人性倨,少礼,面折,不能容人之过。合己者善待之,不合己者不能忍见,士亦以此不附焉。然好学,游侠,任气节,内行修絜,好直谏,数犯主之颜色……亦以数直谏,不得久居位。”


和公孙弘、张汤这种凡事顺从老板意愿的大臣相比,汲黯绝对不是那种讨皇帝喜欢的类型,却为后世典范。汲黯做事,认死理——所谓的“理”,是以自己的价值观为标尺。一次河内郡大火,数千家的房屋都受到牵连,汉武帝派汲黯去视察情况。没几天,汲黯回来复命,却对汉武帝说:“河内失火,只是烧了房屋,没什么可以担忧的。但是臣在路过河南的时候,看见当地百姓受水灾、旱灾之苦,无以为生,以至于到了父子相食的地步!于是,臣擅作主张,以天子使节的身份,下令开官仓赈灾。如今回朝,特向陛下请罪!”作为朝臣,汲黯对朝廷制度十分明了,然而在他看来,朝廷当以百姓为本,因此,他虽罪,但在理——“重人而轻财”——因而这番言辞虽是请罪之名,却振振有词。——不落于朝廷规范的窠臼,而以更高的价值原则来做出判断,是汲黯的“认死理”为后世津津乐道的原因。


汲黯不仅喜欢自说自话,而且他说话不分场合、不分对象,数次在公开场合给汉武帝难堪。汉武帝刚登基之时,曾下诏广求天下名士能人,并经常对臣子们说,朕要如何如何用能人、施仁政,做一代明君。汲黯却在朝堂上公开反驳:“陛下虽然嘴上这么说,心里却有很多欲望,所谓’仁政’只是表面功夫,这怎么可能成为像唐尧虞舜一样的明君呢?”如此亢直之言,任谁都很难接受,何况是在专制皇权制度下的天子!汉武帝当时就变了脸色,于忿忿之中罢朝而去。臣工中有人为汲黯的性命担忧,不想他却说:“天子设百官辅佐,不是让他们来一味阿谀逢迎、拍马屁的,而是要让他们辅佐朝政走上正道。我位居九卿,虽然爱惜性命,但相比于朝廷大事,虽死亦无憾!”——将国家利益置于个人安危之上,在任何场合都能坚守正道,是汲黯为后人称道的又一个优点。


对皇帝尚且如此,对那些素日看不惯的王侯将相,汲黯更无所畏惧,从不主动攀附,亦不邀别人攀附于己。至于公孙弘、张汤之流,则屡次受到汲黯的公开斥责——甚至有一次,汲黯在朝堂上破口大骂张汤将断子绝孙(“公以此无种矣”)。不过,就是因为如此,王公贵族中无人敢与汲黯对着干。汲黯后来曾受公孙弘构陷,接了右内史这个烫手山芋——辖内大多贵人宗室,后台硬、难治。但不料,汲黯任内,与这些贵人都相安无事——想必是后台再硬,碰上汲黯这种六亲不认的主儿,也无奈何矣。


群臣怕他,汉武帝也怕他。汉武帝虽然脾气大,但也会用脑子。每次汲黯顶撞,虽然给他难堪,但事后一想,汲黯往往占着理,因此亦不得不每每容忍——让这个大刺头继续活跃在朝堂上。于是,便出现了一个怪现象:臣子不怕皇帝,反倒是皇帝害怕臣子了。《汲黯传》有段很经典的记载,描述了汉武帝对汲黯的特殊待遇,是这么写的:大将军卫青奏报事情,汉武帝曾经坐在马桶上进行接见;丞相公孙弘觐见,汉武帝有时候不戴帽子(衣冠不整);但如果是汲黯来觐见,汉武帝不戴帽子是绝对不敢见他的。这不是口说无凭的事情。有一次,汉武帝坐在武帐中,没戴帽子,汲黯忽然来奏事,汉武帝远远望见他,赶紧逃到帐内,派人代为批准。不管是礼敬也好,忌惮也好,汲黯始终是汉武帝这班大臣中一个极为特殊的存在。


客观的说,就能力而言,汲黯并非出类拔萃之辈,武不如卫青霍去病,文不如司马相如,掌天下之讼不如张汤,理天下之资不如桑弘羊,然其历史评价却尽在前述众人之上。汉武帝曾经问过庄助,该如何评价汲黯。庄助说:“让汲黯去当官执事、主政一方,恐怕他并没什么过人之处;但若让他辅佐年少的君主,坚守已成的事业,不管是威逼还是利诱,都无法动摇他的忠诚,更不能撼动他的志节。”这并非是庄助一个人的观点,后来淮南王刘安造反的时候,评价朝中大臣,也说汲黯是块硬骨头,无法拉拢和迷惑。纵是经常被汲黯气得七窍生烟的汉武帝,也不得不佩服汲黯这一点,赞叹道:“古有社稷之臣,至如黯,近之矣。


3


作为一个秉承儒家传统的汉人,赵孟頫有着自己的价值观,在元廷的经历中,他一直试图坚守自己的正道,甚至以此来影响和感化元代的皇帝和大臣。初入元廷的时候,赵孟頫曾为“凡贪赃满至元宝钞二百贯者,论死罪”之不妥而据理力争。他认为元宝钞创立几十年后,已经大幅贬值,如此算来,人命实在太轻贱——亦有“重人轻财”之论。蒙人以其年少、为汉人之故攻讦于他,他亦不依不饶、愤然反击,在朝堂上直言对方不讲道理——颇有汲黯“依理不认人”的风范。结果是,赵孟頫赢了这一局,却树了政敌无数。


此事为赵氏在元廷艰难仕途的一个缩影。年轻时候的赵孟頫也曾犯颜直谏、据理力争,但在一次次挫败之下,逐渐感到力不从心、无可奈何。尔后,步入中年的赵氏,也开始学着圆滑处世,明哲保身,凡事不再愿意出头,并主动从主流政治圈中隐退。



赵孟頫《自写小像》,表达了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誊写《汲黯传》的过程,也是赵孟頫回顾自己一生的过程。


他内心深处有两层意思:一是自比,自觉其年轻时在蛮人统治之下,以一己之力改善朝廷的统治水平、缓解民族矛盾、加速蒙元汉化,与汲黯面谏汉武帝之勇气,无有二致;二是哀叹,赵孟頫或许是觉得,问题的根结并不出在他的身上,而是时代的问题,纵使让汲黯在元朝为臣,恐怕亦是寸步难行吧!


“如果我生活在天下承平的汉武盛世,或许也能成为汲黯这样的诤臣吧!”洋溢在《汲黯传》字里行间的,更有一种内心的向往和嫉妒。


4


在后人看来,若要比,赵孟頫更适合去比汉武时期的另一个人:大文豪司马相如。


为什么?很简单,二人都不是以“气节”名重历史,而皆以风华绝代的艺术才华传世。


司马相如年轻时也很有抱负,亦曾想为社稷之臣——甚至以其仰慕的战国名相蔺相如为自己取名。二十多岁用钱买了个官职,给汉景帝做武骑常侍,但并不得志。后来与梁孝王手下的辞赋家结识,辞官赴梁地为梁王服务,写下了两汉大赋的代表之作——《子虚赋》。汉武帝登基后,非常喜欢《子虚》,求访之下,得知是司马相如所作,便将其召入朝中。相如又作《上林赋》,更加赢得圣心,于此便留在了中枢之中。此后又创作了《大人赋》、《长门赋》、《美人赋》等一大批文学作品,被后世称为赋圣、辞宗。


作为文学家的司马相如无疑是成功的。被鲁迅先生称为写下“无韵之离骚”的太史公司马迁在为司马相如立传的时候有点辞穷了——绝大多数篇幅都在引用司马相如所写的文字,恐怕是《史记》里头太史公最偷懒的一篇了。


但作为政治家的司马相如则不尽如人意。他初入仕途时通过各种方法辗转于朝廷中枢、诸侯藩国之间的历程,颇有点政治投机的性质;再入汉廷中枢后,持节出使笼络、平定西南夷,仍是借大汉之天威而成事;不久后又因受赂被人告发,最终免官。之后虽再起复用,终在政治上无所建树。


政治上无甚作为,搞艺术却流传千古,这是历史跟赵孟頫和司马相如这两位一心想做社稷之臣的才子开的一个玩笑。然而,更有意思的是,历史的幽默感还不仅限于此。


5


才子佳人——这样的故事范式尽管有些俗套,但却是百姓喜闻乐见的内容。


司马相如和卓文君,赵孟頫和管道升,是中国文化史不可不提的“才子佳人”范式的故事。司马相如和卓文君,自不消说,相知、相遇、相识整个过程都贯穿着戏剧化的元素,从一曲《凤求凰》开始,到后来的家徒四壁、卖酒为生,无需任何艺术加工,本身就是一出绘声绘色的好戏剧;而赵孟頫和管道升呢,虽然并没有那么多可考的历史记载,但在他俩流传的书画作品中,后人全然可以想象红袖添香、琴瑟相合的浪漫画面。



管道升《墨竹图卷》


更有趣的是,才子总是耐不住寂寞的。不管是司马相如,还是赵孟頫,都曾在夫人韶华逝去的时候有过纳妾的想法;而最终都被各自的夫人以极其优雅的方式劝阻。


据传,司马相如入朝后,久居京中,加上卓文君日益年老色衰,就有了纳妾的想法,为此事给妻子写出了一封十三字的信:“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打了个隐语:唯独无“亿(忆)”。卓文君是才女,一看便知。在满心悲凉之下,提笔回了一首《怨郎诗》:


一别之后,二地相悬。只说是三四月,又谁知五六年。七弦琴不可弹,八行书无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百思想,千系念,万般无奈把郎怨。


愣是把一封绝情书补写成了情书,震惊了司马相如之余,也挽回了结发夫妻的感情,最终白首偕老。


而赵孟頫呢,在年近五十的时候也寻思要取年轻漂亮的小姑娘为妾。为此,他也写了一首小词给夫人管道升:“我为学士,你做夫人,岂不闻王学士有桃叶、桃根,苏学士有朝云、暮云。我便多娶几个吴姬、越女无过分,你年纪已四旬,只管占住玉堂春。”里面的王学士是指东晋书法家王献之,而苏学士呢就是苏东坡。赵孟頫是说,历史上文人雅士大多三妻四妾,所以我也打算效仿。而夫人你年纪大了,有个正房的名分就应该知足了。


同卓文君一样,管道升看了赵孟頫的信后,也旋即提笔写了一首词,名曰《我侬词》:


你侬我侬,忒煞情多;情多处,热似火;把一块泥,捻一个你,塑一个我。将咱两个一齐打破,用水调和;再捻一个你,再塑一个我。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我与你生同一个衾,死同一个椁。


赵孟頫满心如意算盘,唯一漏算的是:不管王学士还是苏学士,都没有一位像管道升这样有才华的正房夫人。最终,他也放弃了纳妾的计划。


当然,八卦也是看对象的。很少有人会对汲黯的夫人感兴趣,想必是大多数人认为,在汲黯这样一个倔老头的光环下,他的夫人和他的家庭生活应该都不会有什么罗曼蒂克的元素,更毋庸说可供饭后谈资的八卦故事了。


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