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便民电话不便民,热线如何成冷线?

 刘坚韧 2015-12-14

  作者:叶祝颐

  中国市场学会服务质量专业委员会于2015年1月至8月暗访了京津冀环渤海地区共21个市、区、县,与百姓生产生活关系密切的317个政府部门的为民服务电话,结果显示平均合格率仅为36.9%。暗访人员发现,政府部门电话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多数公务员和所属单位工作人员,不能用便捷的电话方式很好地为百姓服务,存在“便民电话不便民、热线成冷线”的老大难问题。(10月3日《京华时报》)

  中国市场学会服务质量专业委员会在未事先通知的情况下,对京津冀环渤海地区21个市、区、县317个政府部门的为民服务电话进行暗访调查。应该说,调查结果是具有一定说服力的。但是,合格率不到四成的暗访结果显然不能让人满意。值得追问的是,民众满怀希望拨打政府部门公布的便民电话,听到的却是“不知道”、“应该是吧”这样的不便民回答,拨打便民电话寻求便民服务的人该作何感想?这不是逼人知难而退吗?政府便民电话不便民,既伤害民众感情,也伤害政府形象。

  六成以上的政府便民电话为何不便民?我们或许可以这样理解,由于相关部门对便民电话的办事效率缺乏监管问责机制,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或者说把便民电话当做一个装点门面的工具,并没打算认真经营,也没安排多少人接听电话,接听电话的人素质本身也差强人意,导致便民电话成了忽悠民意的道具。但他们没有想到的是,不便民电话偏偏碰到了正在暗访的服务委,才露出了马脚。

  向政府便民电话寻求便民服务的人肯定不少。在服务委暗访之前,普通民众肯定拨打过。不过没有像服务委这样集中暗访、曝光而已。面对不便民电话,普通民众即使心中有一百个不满意,也只能一次次摇头叹息。如果不是服务委出面,“装聋作哑”的便民电话还要忽悠多少善良的人们?

  既然便民电话代表的是政府部门的形象,就应该提高接通效率,给民众咨询、投诉行个方便。便民电话虽然只是政府工作的一个环节,但便民电话不便民是一面镜子。这面镜子照出善恶美丑,照出政府的工作效率与公信形象。

  服务委曝光此事以后,一段时间内政府便民电话服务或许会有所改善。但是要树立政府公信形象,恐怕不是头痛医头式整改这么简单。政府公布几部便民电话号码不难,难的是如何提供良好的便民电话服务,给民众带来实实在在的便利。国庆长假之际,自是民众咨询投诉的高峰时间。慑于舆论的压力,在这段时间,有关方面或许会增加便民电话数量,多安排几名工作人员值班,政府便民电话接听者说“不知道”、“应该是吧”的情况或许会有所减少。但是靠媒体曝光倒逼出来的便民电话又有多长的保质期呢?老实说,我对此并不敢抱以过高的期望。因为“媒体曝光,情况改变,事后反弹”的例子太多了。

  因此,对便民电话不便民的怪现象,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媒体曝光、舆论批评、应景整改。政府如果真想转变工作作风、改变公众印象的话,就应该拿出诚意为民众服务。而提高便民电话接通率,方便民众咨询、投诉,只是政府的服务底线。进一步说,政府便民不仅要方便民众打通,给民众提供必要的咨询服务,而且要切实帮助民众解决问题。因此,建立长效机制,给有关部门与责任人套上制度紧箍咒,对怠慢工作、冷落民众者严格问责,让他们承担便民电话不便民的成本与责任,十分重要。

  不仅是政府便民电话要提供好便民服务,各级政府部门都应明确划分工作责任,提高工作效率,认真服务民众。如果政府部门怠慢民众,忽悠民众就应该有人为此承担责任。惟有如此,才能真正提高公仆们的服务意识与危机意识,避免便民电话不便民的怪现象,真正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叶祝颐)

[责任编辑:王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