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治疗乳腺增生病300例
2015-12-14 | 阅:  转:  |  分享 
  
武营

056002河北邯郸市园林局职工医院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

10.217

乳腺增生病是中青年女性的常见病

之一,其发病机理为冲任失调,气滞血瘀,

痰凝结聚。2010—2011年运用自拟乳癖

散治疗乳腺增生病患者300例,获得了满

意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治疗乳腺增生病300例

射,无红肿,肿块,皮肤不融合,推之能活

动,经前或恼怒时肿块可增大,经后缩小,

肿块大多呈椭圆形结节或条索状,1cm×

1.2cm~3crnm×2cm。

诊断标准: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

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乳癖的

诊断依据进行诊断,排除乳腺病,乳腺纤

维瘤等其他乳腺疾病。

治疗方法:①乳癖散药物组成及制

备:全蝎,地龙,白僵蚕,穿山甲,王不留

行,乳香,没药,诸药等份混合,80%烘干,

研成细末,过100目筛,紫外线消毒后备

用。②服法及疗程:3—10次,2次/日

口服,15天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

程,判断疗效。

资料与方法

本组患者300例,年龄2040岁240结果

例,50岁以上60例,双侧发病260例,单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

侧发病40例。医病证诊例断疗效标准》评定疗效,治愈

主要临床表现:300例患者均出现乳220例(疼痛及肿块消失,观察1年以上

房肿块和乳房胀痛或不痛,并向腋下放无复发),好转80例(乳房肿块缩小疼痛

减轻或消失)。

讨论

乳腺增生病属中医乳癖范畴,其病因

3种:①为外邪侵袭,入里化热,热伤乳

络,与血相结而成瘀块;②为情志不畅,久

郁伤及肝脾,肝郁脾虚,不能疏泄精气而

停聚为痰为湿,痰湿阴络与血互结成瘰

者;③为劳作过度暗耗心血肾精,心肾不

交则伤及冲任之脉,乳为冲任汇聚之所,

冲任受损乳络不通而结成癖块。病因虽

殊,但气,血,痰凝而成癖块为一也,皆为

气、血、痰,瘀凝结乳络而成。乳癖散以虫

类药为主,全蝎咸辛性燥,通络解毒,化瘀

消痰,为治久病人络之佳品;再配穿山甲

破瘀通络,直达病所;地龙,白僵蚕皆能软

坚散结,化瘀消痰,以助诸药;王不留行引

药人乳络,且能攻坚破壁;诸药相合可使久

聚之痰消之于无形之中,滞之乳络复之于畅

通,邪气散而气血和,气血和则安。故凡服

之,皆能在短期达到治愈而不易复发。

中医辩证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52例

王匡君

471800河南新安县人民医院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

1O.2l8

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于中医“痹病”的

范畴,临床上必较多见,给患者带来了较

大的痛苦,1998年3月~2010年7月根

据中医辨证,对52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

者的治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

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按照198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制定的

类湿性关节炎分类标准,85例患者均符

合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随机分为两

组。治疗组52例,男20例,女32例;年

龄22~60岁,平均40.5岁;病程10个月

~20年,平均4.2年。关节功能分级:4

级6例,3级24例,2级20例,1级2例;

病情分期:4级4例,3级27例2级16

例,1级5例。对照组33例,男19例,女

14例;年龄18—57岁,平均42岁;病程1

—8年,平均4.1年;关节功能分级:4级

4例,3级13例,2级11例,1级5例;病

情期:4期5例,3期15例,2期1O例,1

期3例。

治疗方法:治疗组所有病例停用抗风

湿类药物,其中10例应用皮质激素,采用

递减剂量法撒停,撒停时间50天;全部按

照中医辨证分型的治疗法:以黄芪30g,

全蝎10g,蜈蚣2条,地龙20g,白花蛇

10g,羌活lOg,独活10g,川芎10g,为基础

方进行加减治疗,以感风邪偏盛者加防风

lOg,葛根10g,当归15g;感寒邪偏盛加制

川乌10g,制草乌10g,杜仲10g,桑寄生

lOg;湿邪偏盛加薏苡仁lOg,苍术10g,麻

黄10g,桂枝lOg,防己lOg;热邪偏盛加石

膏20g,知母15g,栀子15g,连翘15g,威灵

仙10g,防己10g;加水500ml取汁200ml,

日1剂,2次/日口服,取药汁后药渣可外

涂患病关节温敷。1个月后,每个月减至

服药1周,维持1.5年。治疗组病例不用

任何抗风湿类药物。对照组按常规剂量

给予抗风湿类西药,乙酰水杨酸片4g/

日,分4次口服,泼尼松片60rag/日,分3

次口服,疗程同治疗组。两组观察1.5年

后评价疗效。

疗效判断标准:①显效:关节疼痛、晨

僵、夜间痛消失,关节无肿胀,红细胞沉降

率、反前对比无进展;②有效:夜间不通,

晨僵时间缩短>50%,类风湿因子滴度降

低,x线检查病情进展与治疗前期相比不

超过1期;③无效:症状、体征、实验室指

标无明显改善。

结果

疗效结果:治疗组52例中显效2o例

(38.5%),有效28例(53.8%),无效4例

(7.7%),总有效率92.3%;有效病例起效时

间7—36天,平均16天。对照组33例中显

效6例(18.2%),有效14例(42.4%),无效

l1例(33.3%),总有效率60.6%;有效病例

起效时间8—45天,平20天。治疗组疗效

优于对照组(P<0.O1)。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年第10期(第14卷总第307期)225

献花(0)
+1
(本文系金鑫康复堂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