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D电影产业发展趋势预测

 恶魔传说 2015-12-14

截至今年4月10日,内陆银幕数达到20046块,稳居世界电影市场第二位,其中绝大部分新增银幕为3D银幕。北京商报记者采访发现,国产3D电影投资热潮回归、国产巨幕异军突起以及4D概念兴起将成为这一领域的三大主要趋势。


趋势1 国产3D投资热回归理性


艺恩智库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内陆总票房为67.23亿元,其中3D影片票房贡献超50%。尽管吸金超过一半,但3D的光环似乎对于不少电影而言已经黯淡。一季度票房前十的国产影片中,有7部电影弃用3D,《救火英雄》导演郭子健更是坦承:“不愿意用2D转制的3D效果骗观众。”


事实上,尽管去年3D影片在全球范围内仍维持了约1%的增长,但在全球最大电影市场北美,3D电影票房却下降了1%,而今年好莱坞计划的28部3D影片也较去年减少了6部。20世纪福克斯美国发行部总监克里斯·阿伦森表示,大多数家庭不愿意掏出额外的钱用于观看一部影片的3D版本。但在中国,最先对3D失去热情的并不是观众,尽管被屡屡指责“制作粗糙”、“滥用3D”,但观众仍然乐于为3D电影买单,以2013年票房冠军《西游降魔篇》为例,3D版本带来的票房收入占其全部票房的91.2%。


趋势2 国产巨幕异军突起


在3D普及的今天,不少内陆影院将砝码押到了巨幕上。截至目前,IMAX在中国的剧院数量已较2011年翻了一番。IMAX飞速发展让中影、保利、万达等巨头纷纷投入巨幕开发中,其中中国巨幕(DMAX)、万达X-LAND巨幕已经于2012年投入运营。


国产巨幕来势汹汹。尽管业内人士都承认IMAX有着更好的观影效果,影迷也对IMAX品牌更加认可,但就像洪军所言,一家影院“有其他巨幕就不会有IMAX”,背靠中影集团、不愁片源的中国巨幕已经成为了IMAX在中国最大的对手。


在业内人士看来,国产巨幕最大的问题是品牌。很多影迷宁愿驱车专程去一个效果最好的IMAX影厅,也不愿意尝试国产巨幕。洪军坦言,引进IMAX的影院“品牌效益更强一些”。对于国产巨幕的生产商而言,快速扩张或将成为其被观众熟知最直接的路径。中国巨幕试图在今年将银幕数提高到100块,这将与IMAX在目前中国的银幕量达到同一数量级。“中国巨幕将借助观众体验提升知名度。”陈京民表示。


趋势3 4D成影院新营销手段


3D电影刚刚被观众熟知,4D概念又悄然风行。4月4日,北京首家4DX影院落户安贞UME影城。作为最先进的4D技术之一,4DX在3D视觉效果基础上通过环境特效和模拟仿真技术,让观众在影厅能够感受到3D影片的动态效果,打破银幕内外的界限。


不少业内人士表示质疑,王辉称:“4D不过是‘椅子晃一晃、喷点水、撒点香味’,而2D、3D才是真正的电影视觉概念,是从平面到立体的视觉提升。”陈少峰也强调,4D、5D更多属于电影娱乐设施。“4D、5D贩卖的是与电影内容有关的娱乐体验,高清、3D才是未来电影的主流发展趋势。”


在圣瞻影业董事长邱明春看来,4D影城很难在院线推广。“4D主要通过水、风、动作等元素调动观众的兴趣,人们对这类刺激承受时间很难超过15分钟,4D更适合在游乐园与科技馆播放的短片。”


尽管业内有种种质疑,4D的市场前景却似乎不错。 UME国际影城(安贞店)业务部副经理谢女士告诉北京商报记者,4DX影厅成本约为300万元人民币,首日上座率就接近100%,即使恢复了原价(18时前85元、18时后120元),上座率也能达到约80%。


“影院更多的把4D、5D影厅作为一种营销手段。”印想表示,电影银幕在以平均每天18块的速度增长,面对激烈的竞争,影院希望通过提升硬件档次、推出差异化服务吸引观众。洪军也表示,“如果能够显著提升观众体验,在拥有足够的片源、投资回报率较为理想的情况下,新影联不排除引入包括4D影厅在内的新设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