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其实,盖茨不鼓励大学生辍学创业| 案例

 泓泉淼淼 2015-12-14
关注麦可思研究,订阅高教管理宝典
阅读推荐:就业


比尔·盖茨从哈佛辍学创办微软成为世界首富,乔布斯从里德学院辍学创办苹果公司成就不朽之名……被称为“世俗智慧”的创业教育是否真的不需要大学课堂?


论是福布斯富豪榜,还是中国胡润富豪榜,榜单上总有那么几位有着相似的人生经历:他们或没有上过大学,或中途从大学辍学……他们看起来并不是世俗人眼中品学兼优的精英人才,却在自己精通的领域里闯出一番业绩,成为万众瞩目的佼佼者。于是,一些人得出了这样一种观点:创业并不需要正规教育。他们认为创业是一种“世俗智慧”,靠的是实践中的经验和教训,而这并不能从大学课堂学到。然而真是如此吗?

学创业?

  泰勒·威尔森并不打算读大学,这位在14岁的时候就建造了核反应堆的少年天才有着伟大的梦想:建造核融合反应器来解决世界的能源危机。“我已经掌握某些真的能改变世界的技术,所以大学现在对我来说已经不是最好的选择了。”威尔森说。他计划利用“20 Under 20”的蒂尔奖学金资助的10万美金来设立一间公司。在研发新能源以前,他会先处理稍微简单一点的任务:利用他的科技探测核武器的存在及诊断癌症。

  “20 Under 20”的蒂尔奖学金项目在2011年启动,创始人是硅谷著名企业家与风险资本家彼得·蒂尔。他有感于高等教育日益增长的成本以及教育贬值这一现象,得出一个结论,即高等教育将出现教育泡沫。因此他觉得有必要让人们知道上大学不是唯一的选择,于是就推出了“蒂尔奖学金”。该项目每年在全世界不到20岁的少年中选出20人,让他们来到硅谷,项目会给他们介绍最有用的人脉关系,配备最牛的导师辅助他们进行创业,或者发展自己感兴趣的项目,为期两年。不过这个项目有一个广受争议的条件,就是学生必须休学,而对很多申请者来说,这就意味着辍学甚至不上大学。

  此事已经在美国硅谷和教育界引发了一场激烈的论辩,即关于大学教育在变迁的经济环境下的价值究竟为何。蒂尔说:“越来越多的人从大学毕业,没办法找到工作,然后又搬回家跟父母一起住。我想现在应该有不少人也开始在想这一定有什么不对劲,应该要解决。”该奖助计划的创始人之一詹姆斯·奥尼尔把能源界、运输界、纳米科技、机器人科学等方面缺乏创新的现象怪到大学身上。“大学不只是引导你进入大公司工作,对很多人来说,大学还制造了庞大的债务,限制人们创立新公司或是辞职以后在自己的车库里埋首工作。”

  蒂尔奖学金获得者詹姆斯·普朗德同样不打算上大学。他表示他知道他正在错过可以从大学当中习得的电脑科学知识。“我本来可以成为我家族当中第一个上大学的人,所以不去念大学在当时真的是一个很重要的决定。但是我想,既然我已经在过去一年当中学到了这么多东西,创立一家公司、开展一些新事物并且见过这么多人,如果我就此打住,将会错失更多。”

  然而,对于那些辍学却没有创业成功的人来说,放弃大学可能损失惨重。因为在求职的过程中,企业通常更看重有大学文凭的求职者。威尔森很清楚自己放弃大学可能产生的风险,他说:“大学是安全的途径,这个奖学金绝对不是。有风险,但是真正的报酬往往是伴随风险而来的。”

茨:辍学是一种“危险的传染病”

  创业者真的可以不用接受大学教育吗?在很多教育工作者的眼里,答案是否定的。斯坦福大学教育学教授、青少年中心研究年轻人如何成为企业家的威廉·戴蒙说:“很多企业家是靠他们在大学或商学院的教育来成就事业的,而那些不是如此的、少数的有名的例外,因为他们统统都已经有了丰富的人际网络,而这多半也都来自于他们的家庭。”

  尽管不少企业大佬通过辍学创业奠定了今天的辉煌,但他们本身都非常推崇大学教育。比尔·盖茨尽管早年曾从哈佛辍学,他却称,辍学已经成为一种“危险的传染病”。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辍学都不是个好主意。“虽然我自己从大学辍学,并幸运地在软件行业取得成功,但是获得学位是更可靠的成功之路。”盖茨如此说,他甚至援引乔治城大学教育与就业中心的一项研究称,到2025年,美国2/3的工作需要接受过高中以上教育的人才能胜任。

  乔布斯同样如此。在2005年斯坦福大学的毕业演讲中,乔布斯谈到了大学教育和其创业的联系。在里德学院的半年里,乔布斯去上了书法课,学习如何写出优美的字。在那里,他学到了衬线字体和无衬线字体,学到了改变不同字母组合之间的间距,学到了版面设计如何才能优美,而这些都为他多年后设计第一台Macintosh电脑提供了灵感。“如果我不曾在大学里旁听那门课,Mac电脑就不会有多种字形及按比例间隔的字体。”乔布斯说。

  如今大学开设各种“创业课”已屡见不鲜。美国各大院校超过2/3以上,约2000家都开有这类课程,而在上世纪70年代大概只有200家。问题是:大学能否教会学生创业知识?

  至少达特茅斯学院教授葛瑞格·法布雷斯是这么认为的。他在达特茅斯学院塔克商学院开设了一门极受欢迎的创业学课程,来自全世界的MBA学员挤满了演讲大厅,没有座位的人只好在隔壁的一个房间听课。法布雷斯明白公众对于此类创业课程的质疑,但他表示,企业家的定义不看他们做些什么,而在于他们怎样做。他认为,创业精神是一组可查明、可衡量的特质,分布在一个典型的像铃铛一样的曲线上。创业精神不是“一种某些人或组织拥有而某些人或组织不拥有的‘或全有或全无’的特质”,而是“一系列行为方式”。因此,通过创业课堂的培训,可以使学员们具备这些“特质”。

  就拿这堂训练学生的风险意识的课为例。法布雷斯着重培养学员形成对待风险的正确态度。创业精神的真谛并非热衷冒险,而在于规避风险。他解释说,优秀的企业家首先会尽可能找出所有可能出错的地方,其次采取一切措施排除会导致错误发生的因素。而要做到这些,只能通过不断地学习——了解你的市场、你的客户、你的竞争对手,如果你是新手,首先得把基本功做好。

  百事公司前任品牌总监丹·肖尔报名参加了一个由百森学院举办的创业学项目,共四个学期。在这堂课上,他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人,并学会把以往的工作经验运用在创业上。参加课程后,他发现越来越有兴味,“与想法相似的人”在一起能触发创业灵感,并能切磋研究所迸发出的果实。也许这已足够说明这一课程的价值了。

业从课堂开始

  如果创业知识可以从大学课堂得来,那么大学应该如何教学呢?国外不少高校对此进行了探索。哈佛商学院在教学方法上有了革新。以往学生们习惯在课堂上和教授们以某一企业为对象,作为“个案研究”探讨。现在商学院打算改弦更张,他们将要求学生们投入商业战场。这个积累经验以培训企业领导人才的新教学方案简称FIELD。该教学方案的新颖之处体现在三个方面:

  1.鼓励学生走出教室,“从实战中学习”。组织学生建立工作团队,让学生们轮流担任领导人,带领团队执行任务,让他们在此过程中学会团结、协作。

  2.把学生派往合作的11个国家中,从约140家公司中选择一家实际上班一个星期。

  3.给每个学生8星期的时间以及3000元美金的创业资金,让他们成立一家公司,然后由同学们投票,选出最成功的人,最成功者的资金同时可获增加。

  哈佛商学院院长尼丁·诺瑞亚表示,这一教学新方案如能成功实行,将有望与哈佛久享盛名的“个案研究”教学方略并驾齐驱。 

  非惟哈佛这样的世界名校开始顺应MBA教育改革的浪潮,一些规模较小的院校也开始进行企管教育再造,开设创业课程。美国大西洋学院向来恪守传统,但近年也开始注重培养学生的商业技巧,推出孵育创业计划。孵育创业计划和该校一样,以研究探索、永续性与跨领域为中心。学生提出概念后有10个星期的时间做出产品原型,最吸引人的方案可获得5000美元的奖助金。学生在这10个星期内学习如何行销自己的点子、拟订预算及其他基本商业技巧,运用学校的各种资源,在学校的屏障下放手去尝试。

  这样的孵育创业计划也是卓有成效的,该校2010届毕业生乔丹·莫茨金就成功创立了Big Box Farms公司。公司主要在食品配送中心附近的仓库种植水耕罗蔓生菜,减少生菜在种植过程中使用的土地、化学药品与配送耗费的燃料,以改变工业化农业生产的面貌。国内高校近年来愈发重视大学生创业教育。尤其国务院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提出各高校要广泛开展创业教育,将创业教育课程纳入学分管理之后,很多高校既开辟供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专业场地,提供孵化服务,又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职业发展和创新创业课程,甚至将创业课纳入必修课计学分。而在具体的实践中,国内高校也有了一些新做法,比如聘请企业高管为创业导师,将他们请进大学课堂传授经验,同时将孵化器建在校园内,利用校友资源对创业大学生进行推介帮扶等一系列方法,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学生及广大社会公众不妨也多一点耐心,不要因为高校大学生创业者鲜有其人或者创业失败,就否定大学的创业课程,毕竟高校创业教育并非狭义的急功近利的“技能培训”,而是对大学生创业精神、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的系统培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