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聆听香港资本市场建设者——李小加的声音

 arthurlup 2015-12-14



临近美国加息窗口,市场波动剧烈,上周五美国股市全面下跌,今天A股低开之后在券商和保险连同有色的带领下大涨,港股低开高走,8连跌累计下挫超过一千点。港股市场,究竟在中国对外的资本路径上,扮演如何的角色,相信本文会让你有更深入的了解。




关于香港金融市场,尤其是股票市场,我们总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市场上也总有这样那样的解答,不管问的对不对,答的好不好,总归是每个人对这个市场的认知和见解。


如果另辟蹊径,我们或许真应该多倾听这个市场建设者们的声音,尤其是港交所主席李小加的声音,相信他对香港资本市场的认知,肯定比绝大多数人深刻、全面。港交所网站上有一个栏目—“小加网志”,李小加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发表一篇文章。他的声音,从某种角度来看,应该是最权威的市场声音了。如果读完网志上所有的文章,尤其是最近一两年的文章,相信你会对香港这个市场有新的认识。




李小加的个人经历非常传奇,1961年出生于北京,成长在甘肃,做过钻井工人,1984年,他从厦门大学英语专业毕业,毕业后任《中国日报》社记者。一年后,他觉得世界太大,想去看看。而后赴美留学,先后获得新闻硕士学位和哥伦比亚大学法学博士学位。后来,他服务于华尔街两家著名的律师事务所,主要从事金融证券与兼并收购工作。


在此期间,李小加曾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美国律师参与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次全球主权债的发行工作,也参与了中国最早一批国企跨境上市的交易。


1994年,李小加进入美林证券,主要从事中国政府与企业的融资与海外发展工作。 1999年,任美林证券中国区总裁,负责中国业务的决策与发展。在美林期间,他主持牵头进行了中国海洋石油、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等一系列资本市场的重大交易与发行。2003年,加入摩根大通任中国区主席,总体负责两大世界财团摩根家族与洛克菲勒家族共同事业体的在华业务。随后,在2009年任港交所主席。


李小加自2009年担任港交所主席之后,对港交所推行一系列的改革。上任之后,立刻公布了港交所《战略规划2010-2012》,给予港交所两个定位,内陆与国际。在李小加推行的规划里,核心战略是吸引更多企业赴港上市,并且强调要将香港市场建设成为全世界的核心市场,推进各类产品的增长。除此之外,港交所还要进一步拓展及扩张,保持领先地位。


之后,港交所又公布了《战略规划2013-2015》,旨在成为中国客户走向世界及国际客户走进中国的首选全球交易所。

从2009年到2015年的6年时间里,李小加用大刀阔斧的改革兑现了当初的美好愿景,为了使港交所在中国资本走出去的进程中发挥更好的作用,他力图主导推动一系列政策,包括港股交易加时、力撑阿里巴巴来港上市,建议香港检讨“同股同权”制度、实现内陆与香港股市“互联互通”(沪港通以及未来的深港通)、2012年天价收购伦敦金属交易所(LME),这些事情都打上了“配合大中华市场发展”的烙印。


李小加将在明年1月公布港交所一个新的3年战略规划,会详细提及港交所将如何部署成为股票定价中心、商品定价中心及货币定价中心。他认为香港已经基本成为了股票定价中心,未来将努力发展成大宗商品定价中心和人民币定价中心。他认为大宗商品是人民币国际化下一阶段最有效的实施载体,人民币可借大宗商品这艘“船”进一步国际化,并且帮助中国在全球市场上赢得相应的商品定价权。而关于人民币定价中心,随着人民币国际地位的提升,不仅意味着无数国际投资机构都将增加人民币资产的配置,也意味着人民币作为一种国际货币的定价需求将不断增长,持有人民币资产的海外机构需要管理人民币的汇率和利率风险。


作为全球主要离岸人民币中心,香港如果能顺应这个大趋势,大力发展人民币汇率、利率产品,配合在岸人民币市场发展,就可以将香港发展成为未来全球最重要的离岸人民币定价中心。


近日,人民币加入SDR,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首发,取消5万美元购汇等等,都是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里程碑,为了顺应这样的货币大趋势,香港,真正肩负起了历史使命。


关于这三个定价中心,李小加有详细的描述《互联互通,迎接共同市场新时代——写在沪港通开通一周年之际》,大家可以阅读。


视频:在沪港通基础上,香港交易所下一步的战略是什么?



除了三个定价中心,在港交所上市十五周年的时候,李小加的《十五岁再出发》,提出了要把香港建设成境外人民币生态圈,使之成为中国的离岸财富管理中的梦想。他认为中国内陆的国民财富开始了历史性的大搬家,用李小加的话“世界那么大,谁不想去看看”,与此同时,海外投资者对于投资中国本土市场的兴趣也日益浓厚。


所以港交所未来要服务好四位用户,“中国发行人”“中国投资人”“国际发行人”“国际投资人”,而发行人与投资人的定义也从狭义的上市公司和股民延伸到各类金融产品的发行者、使用者和投资者。


关于沪港通和深港通之后,在《浅谈中国金融市场的开放路径中,李小加表示“沪港通”和“深港通”都只是一个开始,未来两地互通,还会延伸到股指期货,一级市场,商品和固定收益等一系列产品,未来内陆投资者都可以通过内陆券商,以自己习惯的规则去投资。就像一般的游客出国游,可能会先从周边国家短线游开始,然后再尝试比较长线的目的地自由的探索,深度游。


近日,成交金额逐渐放大的沪港通南下资金,正向我们演示着香港市场作为人民币国际化和中国资本定价中心的历史使命,而这金融大风口,正愈演愈烈。



在香港市场这片价值洼地中,宝藏从来不缺,缺少的,只是各位发现宝藏的眼睛罢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