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音乐可以治愈心灵,把每个人联系在一起

 阿里山图书馆 2015-12-14

郎朗:
11月16日、17日,郎朗分别在法国马赛和波尔多举行了独奏音乐会。
就在音乐会的前夕,巴黎遭受恐怖袭击。一反大量音乐人取消演出的势头,郎朗坚持完成。

在接受奥地利通讯社采访时,郎朗说:刚知道恐怖袭击的消息时,我当然也非常震惊。

但是生活还要继续。我认为最好的办法就是继续把音乐带给人们。因此我很快就决定了,绝不取消在法国的演奏会。

恐怖袭击后,周一我在马赛演了一场,接着是波尔多,然后是巴黎。这次在法国待了六天,这六天非常令我感动。就像一月份《查理周刊》事件之后第三天,我为了巴黎爱乐大厅的开幕举办演奏会。刚经历了这一切的人们需要音乐,而音乐可以治愈他们的心灵,把每个人联系在一起。

在他最新一张名为“郎朗在巴黎”的专辑,收录了他弹奏的肖邦和柴可夫斯基,与2015年6月23日“郎朗在凡尔赛”音乐会现场录音一起,构成了整张专辑。

伴随这张独奏专辑《郎朗在巴黎》,郎朗将开启中国内陆巡演。

1月3日郎朗将率先登陆国家大剧院音乐厅。向来在音乐曲目上有着野心的郎朗,此次选择柴科夫斯基和肖邦的这些曲目录制成唱片,多少带有自己个人的回忆——

14岁时,郎朗曾在北京音乐厅举行个人独奏音乐会,演奏了肖邦24首练习曲。

1999年,郎朗在芝加哥拉维尼亚音乐节上演奏了柴科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一战成名,那年他只有17岁。只有独自一人在令人喜爱的大自然的怀抱中,才能体验到真正的幸福。即使是艺术,也不可能给人以大自然赐予的那些狂喜的瞬间。

1874年,柴科夫斯基在创作著名的《四季》钢琴套曲时,以敏感的笔触写下自己对俄罗斯四季更迭的迷恋。

住在西玛基时,他形容自己“常享有同大自然幽会的美妙幸福的时刻,心里充满一种莫名的、不可抑制的对美的向往。”

1875柴科夫斯基应圣彼得堡文艺月刊主编之邀,选择了12首俄罗斯诗人的诗作,按照每个月不同的节令写下12首钢琴套曲。这些套曲与诗作,每个月都在《小说家》上刊发,直到1882年,柴科夫斯基个人深爱的这套钢琴曲才以《四季》的名称出版。

对这套色彩缤纷、极富浪漫主义特色的钢琴曲,郎朗心有戚戚焉:
纵观古典音乐的录音史,从没有哪位钢琴家把柴科夫斯基的《四季》连贯起来弹过,也没有人连贯起来录制过唱片。虽然这不是一套冷门的曲目,但对大众来说,每一首都不一定全熟悉。”

如今33岁的郎朗再次选择柴科夫斯基,他对浪漫主义的解读也与少年时代截然不同。

“这套《四季》,每一首都是根据俄罗斯经典文学诗歌提炼得出,比如1月用的是普希金的题诗,所以每一首曲子都有很抒情的歌唱性。”

郎朗曾与恩师格拉夫曼探讨这部作品,格拉夫曼甚至认为,每一首曲子都适宜谱上歌词。

比如《二月狂欢节》,花开时作曲家对生命的新展现,从曲式结构和音乐细节上,都有一种欢快起舞的感染力。”

春之生机、夏之浓郁、秋之柔和、冬之壮丽,在柴可夫斯基的音乐中,俄罗斯的四季风光借助传统民间旋律,呈现出作曲家对故乡和民族的挚爱情怀。

柴科夫斯基的音乐魅力在于他的音乐是发自肺腑的,他把自己的内心都寄托在笔下的旋律中。”

郎朗在这张新专辑中还收录了肖邦的四首谐谑曲,将两位浪漫主义大师的作品容纳在一张唱片中:

人们通常会觉得,李斯特的音乐中带着野性,可在我看来,肖邦的四首谐谑曲所隐藏的狂野之美恐怕更胜于李斯特。”

1月3日的演出中,除了柴科夫斯基和肖邦的曲目郎朗还将献演一首巴赫的意大利协奏曲。

《意大利协奏曲》创作于1734年,在巴赫的时代,意大利音乐发展之快,对整个欧洲影响极大。在这部作品中,巴赫在一部大键琴上表现出合奏与主奏的效果。巴赫为二层键盘指定了详细的力度记号,充分展示丰富的合奏效果与富于阴影效果的独奏之间的对比和和声效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