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21麦渣坪古村落的山民大多已搬离,现在只有2户常住这个“桃花源”式小山村。 ![]() 2/21麦渣坪是镇坪大巴山里的一条山谷,距镇坪县城40来公里,南面是飞渡峡生态旅游景区,西面和陕渝交界的黄安坝高山牧场相邻。 ![]() 3/21麦渣坪沟谷纵横南北,形成两山夹一谷的地貌。一派悠闲牧歌式田园乡村,仿佛隐世桃园,原乡印象。 ![]() 4/21有关麦渣坪历史在当地县志上没有记载,有人说,麦渣坪因盛产大麦,收获季节麦渣遍地而得名。 ![]() 5/21老辈们口口相传说光绪年间,这里最兴盛时有上千户,谷口的火石坪是中药材交易市场,陕渝鄂采药的都到这里赶场,很有名气。山林里采来的野生蘑菇。 ![]() 6/2120世纪初土匪加饥荒,人们纷纷逃离。 ![]() 7/21解放后,这里属镇坪曙坪镇杨安村,住在杨安村夫妻树附近的老村长陈盈志,今年80岁,1983年当村长,他说:“83年下半年包产到户分土地,那个时候麦渣坪有2个队,20户,100多人。麦渣坪地多人少,麦渣坪的人比村里其他队的人富。因生活不便,孩子上学困难,2000年左右麦渣坪的村民开始搬离,有搬到离镇子较近的新村的,有搬到平利的,有搬到重庆的,有搬到湖北的。” ![]() 8/21遗弃的猪圈成了摄影爱好者拍摄的好景致。 ![]() 9/21朱怀文70岁,在麦渣坪住了50多年,家人都搬走了,他就是不想走,在这里养牛养羊。 ![]() 10/21麦渣坪原始静谧、广阔浩瀚。 ![]() 11/21光绪年间的兴盛已找不到半点影子,但一栋栋农家石板房使这个几乎成为空村的山村充满古意。 ![]() 12/21山民离开了这里,但城里人渐渐的喜欢上了这个原始的古村落。 ![]() 13/21这里仿佛是时光的尽头,在这里能够停下来和自然零距离接触,找到一份心灵归宿。 ![]() 14/2157岁的李定国家已搬走,但还是常回来种地养土蜂。 ![]() 15/21遗弃的老屋。人走了,没有人气的老屋经不住风雨慢慢衰亡。 ![]() 16/21麦渣坪古村落石板房。 ![]() 17/2140多岁的朱琳在麦渣坪养猪种地,孩子们都出去了,他和丈夫喜欢这种几乎与世隔绝的生活,选择留在这里。 ![]() 18/21隐藏在青山绿水中的石板房。 ![]() 19/21从谷口到谷底约5公里长,相对高差95米,散落着20来栋石板房,这些房子的主人大多已弃房而走。 ![]() 20/21隐藏在青山绿水中的石板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