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由类及篇,品言体心 ——例析古代诗歌思想内容的鉴赏 (语文报高考版) 思想情感是诗歌的灵魂。鉴赏一首诗,首先要鉴赏这首诗的思想情感。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是诗歌鉴赏中最主要的环节之一。诗歌的思想内容一般指诗歌画面反映的状况或现象、诗歌的主题、诗人寄托的情感等。高考命题常从诗歌内容和思想感情两个方面设题。在设题方式上,分析概括居多,评价题目较少。 要解答这类题目,可以在读懂诗歌的基础之上,采用“由类及篇,品言体心”的方法。 一、“由类及篇”,通过明确诗歌的类型,宏观把握诗歌思想内容。 不同的诗作题材,有不同的主旋律。根据诗歌题材内容的特征,初步明确诗词的种类,结合此类型思想感情的特色,推断本诗(词)可能的感情,由共性到个性,达到一种阅读期待和预设。这就是所谓的“由类及篇”。要评价古诗的思想内容,就要涉及古诗的题材分类,因为不同的题材决定了古诗所表达的不同的思想内容。古诗按题材分可分为:山水田园诗、边塞征战诗、咏物言志诗、怀古咏史诗、送别诗、闺怨诗等。 1.山水田园诗(写景诗)描写自然山水、田园风光,采用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抒发对山河的热爱,表达对自然的向往,表现自己内心的淡泊。 2.边塞征战诗以描写边地风光和戍边将士的生活与情感为主要内容,表达报国、建功、乡愁、离恨等,也有对战争的怨愤和对和平的期盼。 3.咏物言志诗的特点在于托物言志。古人很喜欢咏物,大自然的万物,大至山川河流,小至花鸟虫鱼,都可以成为诗人描摹的对象,都可以寄托诗人的感情。 4 . 怀古咏史诗以历史故事、古人事迹为题材,多以简洁的文字、精选的意象,融合对自然、社会、历史的感触,或喟叹朝代兴亡的变化,或感慨岁月倏忽变换,或讽刺当政者的荒淫无耻,从而表现作者阅尽沧桑之后的沉思,蕴涵着深沉的伤今怀古的忧患意识。 5 . 送别诗以送别亲人、友人为题材,既表达诗人所共有的亲情友情,也抒发自己在特定时空背景下独有的情感。有豁然开朗、意气风发的,但大多数还是写离别的依恋、悲伤。 6.闺怨诗主要抒写古代民间弃妇和思妇(包括征妇、商妇、游子妇等)的忧伤,或是少女怀春、思念情人的感情。大致说来,就是写少妇、少女在闺阁中的忧愁和怨恨。 二、“品言体心”,通过涵咏诗句,捕捉诗人的情思。 “诗言志,歌言情”,诗人以语言为载体,透过艺术形象,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和对人生、社会的看法。中国的古典诗歌绝大多数都是含蓄、间接地表情达意。这就需要读者去还原、再现,甚至是再创造。读诗要了解作者所处的朝代和作品风格,要分析诗题中的人和事,要尝试解说诗句,结合注释,理解诗的大意。古代诗人往往把自己的身世处境与人的荣辱,融入自己的诗文中,这就为我们理解诗歌深广的主题提供了一定的依据。字词是诗歌情感的媒介,通过具体的字词所蕴涵的信息,走进创作的时代、走近诗人,不失为最有效的方法。所以,这就需要我们结合语境仔细推敲,透过字面意思挖掘深层含义。尤其要关注写景诗中活用字词、意象中的形容词,怀古诗中的虚词、情感词,还有倒装句、省略句等特殊句式。这些往往构成诗词所谓的“诗眼”“词眼”,常常“一字递情,千古传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