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毛癖、毛球病:患兔大批吞食自身或其它兔被毛的景象称为食毛癖。大批兔毛在胃内与食品纠结成毛团,堵塞幽门或滞留在十二指肠而发生的疾病为毛球病。 兔饲料中短少某些体内不能合成的含硫氨基酸如蛋氨酸、胱氨酸、半胱氨酸以及微量元素和维生素时,易发生食毛癖。粗纤维不足可能也是病因之一,有的兔爱食其它兔的毛,其它兔模仿,引起许多兔互相食毛。 症状患兔表现食欲不振、喜伏卧、好饮水,日渐消瘦和便秘。粪球中含较多兔毛,甚至由兔毛将粪球相连成串状,腹部触诊在胃或肠道中摸到毛球,大小不等,较硬,可轻轻捏扁,本病多发于长毛兔。 防治加强饲养管理,日粮中留意弥补含硫量高的动、植物蛋白质饲料如血粉、蚕蛹、大豆饼、芝麻饼、花生饼、黄豆、豌豆等,以及供给充分的粗纤维、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等,可避免食毛癖的发生。发现患兔要及时分笼饲喂,免得互相啃食被毛。患兔每天喂服蛋氨酸1—2克,一周内可停滞食毛癖。 发生毛球病后,早期一次内服植物油20—30毫升或人工盐3—5克溶水灌服,并投予易消化的柔软饲料以泻出毛球。食欲不佳时,可喂大黄苏打片1—2片或人工盐1—2克以温水灌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