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蚂蚁课堂】十一:不同焦距对构图的影响

 昵称H7lKV 2020-11-04


说起变焦,大家最直观的感受是什么?

没错,那就是焦距越大,就可以把远处的物体放的越大,简单来说,变焦就像一个望远镜,可以把远处的肉眼看不清的物体瞬间变到眼前。

那除此之外呢?变焦还有什么本事?对摄影还有什么影响呢?对我们要讲的构图又有什么影响呢?现在就给大家说说这个。

有人问了,啥是焦距?

如果认真的讲解焦距的概念,你会以为我在上物理课,肯定听不进去,蚂蚁的观点是你压根不用知道焦距的具体含义,因为意义不大,你只要知道通过改变焦距能得到什么样的效果就OK了。

下面马上开始吧↓

一、焦距越长、拍摄范围越窄


看下图1.1-1.3,在相机拍摄位置和瑞瑞所站位置不变的情况下,随着焦距不断变长,瑞瑞在画面中越来越大,感觉离自己越来越近。

而拍摄范围却越来越窄;反之焦距越短,瑞瑞在画面中越来越小,拍摄范围却越来越广。

图1.1   24mm焦距拍摄
图1.2  50mm焦距拍摄
图1.3   200mm焦距拍摄

那这对构图有什么影响呢?

如果你想要表现像下图这样的草原、荷塘等大场景时,要求取景范围尽量广且辽阔,自然应该用短焦距喽。

28mm焦距拍摄 
24mm焦距拍摄

但是如果你想着重表达其中的一头牛,或者只想在画面中突出一朵荷花,这时就要尽量用大变焦。

把远处的景物拉近并且只表现局部,把其他的干扰因素排除在画面之外,把大家的眼光全部吸引到你要表达的主体上。 

200mm焦距拍摄
135mm焦距拍摄

二、焦距越长,压缩感越强

什么是压缩感?这就给你解释。

看下图,图2.1是用24mm的焦段拍摄的场景,远处建筑和栈桥最前端之间的距离看起来非常远。

而当我用200mm焦距拍摄时,建筑和栈桥最前端之间的距离就显得短了很多,好像紧挨在一起一样,这就是长焦镜头的“压缩感”效果。

图2.1  24mm广角拍摄的栈桥
图2.2  200mm长焦拍摄的栈桥

蚂蚁再来用瑞瑞给大家举个例子。

首先瑞瑞所站的位置不变,同时保证人物在画面中的大小比例一致,图2.3是用24mm广角拍的,瑞瑞和建筑的距离非常远;

图2.4是使用200mm长焦拍的,瑞瑞和建筑的距离就显得非常的近,这就是长焦的“压缩感”。

现在大家理解了吧?

图2.3  24mm广角拍摄
图2.4  200mm长焦拍摄

那长焦的压缩感对构图有什么影响呢?

比如拍类似图2.5这种层峦叠嶂的大场景,我们就可以用长焦拍摄。

这样可以尽情发挥长焦“压缩感”的效果,极大程度的压缩各个山峰之间的距离,让近处的山和远处的山就好像都在你眼前一样。

图2.5 长焦距拍摄

如果你想要表达像图2.6这样前面的石头和后面的日出很远很辽阔的效果,那就可以用短焦距来拍摄。

越短的焦距就越容易表现出纵深感的效果,可以将画面中前景石头和远景日出之间的距离变得比实际看起来更遥远。

图2.6  广角拍摄




蚂蚁的摄影老师在这里等你,
有不懂的,都可以扫码免费提问哦~


三、不同的焦距引起的透视关系不同


刚刚讲了压缩感,又出了一个透视,这么难吗?

好吧,其实只是这个名字比较高大上而已,实际一点都不难。

大家看下图,用24mm的焦距拍摄时,瑞瑞的鼻子和脸颊显得很大,甚至都有点变形了。

如果你感觉不出来的话,看看下面用50mm的焦距拍摄的画面对比一下你就看出来了,24mm拍摄时这种“近大远小”鼻子离镜头最近,显得大,脸颊离镜头较远,显得小的现象,用摄影术语来说就叫透视。

 图3.1  焦距:24mm
图3.2  焦距:50mm

一般情况下,用50mm-135mm焦段拍摄时,瑞瑞面部的变形情况几乎不存在,基本上和我们肉眼看见的最为接近;

在用200mm焦距拍摄时,瑞瑞的脸部又开始变形了,此时会显得胖胖的,这是前面讲过的长焦距的压缩感造成的结果。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摄影师常说50mm、85mm、135mm这些焦距更适合拍人像的原因。

如果以后你还想约拍妹子,那就尽量用50-135mm这个焦段吧,否则妹子肯定打屎你。

图3.3  焦距:135mm
 图 3.4  焦距:200mm 因为压缩效果 脸部开始变胖

那焦距变化引起的透视效果(近大远小)对构图有啥影响呢?

比如你拍下图3.5这样的照片,就可以用短焦距拍摄,近大远小的透视关系带来的视觉冲击效果很强烈。

图3.5  广角端(短焦距)拍摄

比如你要拍像图3.6这样的作品,也可以用短焦距强烈的透视效果来拍摄,是不是很有趣味性?

图3.6 广角端(短焦距)拍摄

四、焦距越长,背景虚化效果越好

大家看下图背景虚化的效果,在人物位置固定不变以及光圈大小不变的前提下,随着焦距的不断加长,背景虚化效果变得越来越强烈了。

这也是长焦镜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就是当你的镜头光圈不足够大,不能营造很好的背景虚化效果的时候。

如果你的镜头焦距足够长,那么尽量用长焦距,开启大变焦,然后拍摄时也能得到很好的背景虚化效果。

 图 4.1  焦距:24mm 背景比较清晰
图 4.2  焦距:50mm 背景稍微有些虚化
图 4.3  焦距:200mm 背景明显虚化

那这对构图有什么影响呢?

太简单了,我们都知道背景虚化最重要的作用就是简化背景突出主体嘛。

所以,比如在拍下图4.4这样的花卉时,背景过于杂乱,主体不突出,这时就可以用长焦距,将杂乱的背景虚化掉,突出主体了。

图4.4 背景虚化轻微 背景过于杂乱 主体不突出
图4.5  背景虚化强烈 背景简洁 突出了主体

好了,今天的文章就到这里了。

从此你就知道,焦距的变化不是只能像望远镜那样放大远处的物体,焦距的变化还可以改变压缩感,透视关系以及背景虚化的程度,善用这些变化我们就可以更好的构图,突出表达主题!

【福利】

遇到任何摄影问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