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青少年科普读物“行情”看涨

 长青李桂玲 2015-12-15

  原标题:青少年科普读物“行情”看涨

  青少年科普读物正迎来新一轮“升温”,“行情”看涨。北京开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日前公布数据,少儿图书市场2015年前三季度比去年同比增长3.55%,其中科普板块以逾15%的同比增长率,排在少儿文学、卡通漫画板块前。眼下,“雨果奖”得主刘慈欣的新作“少年科幻科学小说系列”甫一推出,就成为书市的“宠儿”;蒲公英童书馆新引进的波兰青少年科普读物《地图(人文版)》《地下·水下》已被译成全球几十种语言,销量看涨。

  刘慈欣的新作“少年科幻科学小说系列”包括《十亿分之一的文明》《第三次拯救未来世界》等5册。刘慈欣首度联手著名理论物理学家李淼,对书中“虫洞”“坍缩”等科学知识点展开个性化解读。刘慈欣坦言,此前写的都是成人科幻,没写过面向青少年的作品,他自称肩头有些压力,“因为是写给孩子的,所以要了解孩子们的阅读心理和倾向,而我在这方面没有太多经验”。丛书中,《信使》围绕时间和空间展开,《诗云》《乡村教师》探讨文明的可能,《孤独的进化者》则回到文明的核心——爱。在李淼看来,刘慈欣作品想象力奇诡,思维发散,不局限于科学划定的边界,有他自己对于宇宙运行规则、科学伦理的人文思考。手绘趣味青少年科普绘本 《地下·水下》,以剥洋葱方式,引领孩子们拥有观察周遭的全新视角。比如翻阅“地下”部分时,读者从脚下土壤一直走到地心,会发现扎根在沙漠之下的植物深根、隐藏在地下的管道和电缆,还能找到世界上最深的科拉钻井和库鲁伯亚拉洞穴。蒲公英童书馆总编辑颜小鹂说,这种极具现场感的纵向切入与横向探索,穿插了丰富新颖的信息量,让孩子们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种探索和认识世界的方法。

  有资深出版人谈到,科普和人文其实并不割裂。近年那些比较红火的青少年科普读物,在知识传播之外,还尝试以人文的情怀告诉孩子知识从哪来、有哪些未解之谜、怎么体验这个世界等,带给大小读者不一样的看待世界的方式。

  虽然国内原创青少年科普读物的数量和质量近年来有所增长,但遗憾的是,目前在书市位居销售排行榜前列的青少年科普读物中,还是“洋面孔”居多。这反映了对青少年科普读物的创作的关注度还不够。不过,社会各方已意识到这一瓶颈,并希望通过各种方式有所突破。比如,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最近推出《沿着人类祖先迁徙的脚印旅行》等科学之旅系列丛书,特别邀请国内科学界著名人士“操刀”。老牌科普品牌《十万个为什么》与美国《国家地理学习》合作,推出全新科普读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