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按照中国的制度,乔布斯根本就不能算是人

 昵称27427779 2015-12-15

我起这个标题,真的不是标题党、愤青、骂人什么的,就是陈述一个事实:


【一】


乔布斯是来自叙利亚移民至美国的阿卜杜法塔赫·约翰·钱德里乔安妮·辛普森所生的孩子,这两人读大学时天雷地火,辛普森未婚先孕,而女方父亲坚决反对两人结婚,然后就——未婚生子,有了乔布斯。


看明白了吗?乔布斯是非婚生的孩子。


而按照中国户口制度(这段制度比较繁琐,看不下去可以跳过,但或许看过,才能更好明白乔布斯为什么在中国连人都不算),孩子要想有户口、身份证,就必须要有父亲或者母亲一方的户口本、伟大的街道办发的准生证、出生医学证明、结婚证、父母双方身份证。



【二】



这五大类证件里,户口本、结婚证有时候要求是父母一方就可以,有时候又要求必须是父母双方的,至于具体是怎么规定的,我查了查,感觉似乎是祖国各地的政务人员凭心情确定的。(如说错了,别打我,制度如牛毛,我又穷尽不了。)


五证中,最有难度的当属准生证


没有准生证,你鸡毛户口也拿不下来。

这准生证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给你的。
想拿下准生证,你必须先拥有以下五大法器:

1、男女双方身份证
2、男女双方户口本
3、结婚证原件
4、男女双方婚育证明(在双方所在单位或居委会开具)
5、医院开具的已怀孕诊断书



【三】



已怀孕诊断书这个就不解释了,医院可以开。
男女双方婚育证明也是个狠奇葩的存在啊。
要想拿到这个男女双方婚育证明,
你必须得到双方的三级证明——
双方的“婚姻状况证明”在户口所在地加盖计划生育章,
为什么要有这个环节,
据说是因为只有他们才了解你是不是多生了几个娃……
对这个环节的设计初衷,我只能呵呵了。


就是说:你为了最终给孩子上到户口,
你必须先去居委会、街道办,盖章,搞定你的“男女双方婚育证明”;
集齐了若干证明后,你再去办理准生证
等集齐了准生证、出生证明等之后,你才有资格去办户口
一关关闯吧,
奔跑吧,兄弟姐妹们……




【四】



光是过三关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但这位政策设计者似乎认为大家都是静态的……都只在一个城市里,绝不会动哎。
这个政策的设计者你站出来,能告诉我你当初是怎么想的吗?你这个脑子也是不简单啊……


所以为了拿下这些证,你必须要在户籍地、居住地之间往复奔波,这个成本不经过的人体会不到啊。(现在按照新政策在居住地应该就可以办证了,但在具体执行中不知道怎么样
而且,很多时候,男女双方户籍异地的情况,各地户籍地的政策、表格样式往往还不一样,这些机构彼此之间还缺乏认同感,也拒绝直接沟通,有什么制度问题,都需要你这么个个体,在单位请假,替几大机构奔走……
而且,怀孕初期往往是需要静养的,但你去晚了,大着肚子也不方便……
所以在一生中最需要静养的时候,往往才踏上了奔波之路……



【五】



不知道大家晕了没有,
耐心看到这里的人,可以想想,这些破章子你听听就烦,真去实践呢?
搞定这些章子的,别管辛苦不辛苦,也还算成功者。

搞不定这些章子的呢?
咱们回过头再说乔布斯……


乔布斯他爸那会有身份证吗?怀疑。
结婚证指定是没有了。
乔布斯他爹也不可能飞回叙利亚,找居委会开一个婚育证明过来……
所以——
放在中国的制度下,乔布斯不可能有户口、不可能有身份证,
没有身份证,还想注册公司?还有虾米苹果啊?在中国他也就一个黑户。


我说这些倒不是想说我们的制度多么优越,
能把乔布斯这样的人物直接一落地就给干翻。

我是因为我们的户口、身份证制度想起了几段悲伤的往事。



【六】



有幸认识一位爷爷,仁心仁术,快九十了,笑眯眯的,当地的儿科圣手,一辈子救人无数。
他家以前是大地主,解放前读大学的时候,就差点被拉进中统,被他果断拒绝了。
解放后,自然是历史不清白,然后户口被下放下放再下放,
人就随着户口,从大城市到中城市、到小城镇,到村里,

那时不过一个年轻文人,颠沛流离、被人批斗,
想跑都没法子,户口被拴死了,去外地就是饿死、被抓,
有一次实在被斗的太厉害了,
在河边坐了一夜,
终于没有跳下去。

……


后来改革开放了,人也老了。
现在户口还在离故乡数千里的小城市,
可已经在这里几十年了,故乡还回得去吗?
就这样一辈子了,曾经也是满腔理想,如今皓首老翁,
可这一生,他又能怎样?



【七】



还有一位叔叔,家里也是读书人,
父母都是上海人,全家不知道怎么就都到了西北,
文革的时候他下乡到了西北的一个农村里,
还坚持读书,
恢复高考的第二年就考上了大学,
但毕业的时候,要户口哪里来,就回哪里去,没有选择。
他不甘心,

为了留在城里,他找了个有城里户口的女朋友,
临到结婚那天,他那小地方的前女友还找到他,两个人一起哭。
后来,这位叔叔如愿拿到了大城市的户口,
后来就又离婚了……
这都是很多年前的事了。



有了户口,会不会幸福?
没有户口,会不会不幸?
人的一生,这种题,怎么答?
答错了,一回头就是青春不再,
辜负几多、悲伤几多,没有补考机会。




【八】


我有很多朋友,都非常有才华,
离开家乡,在各地打拼,
北京、上海、深圳,都有他们的身影,
十几年下来,事业都很好,但有了孩子后,
除了少数拿到户口的幸运儿之外,
要么移民,要么回乡。
都是因为户口,为了孩子上学、高考啊。



我想他们在做出这些人生抉择的时候,心里那酸楚滋味。
回乡也罢,去国也罢,对个人、家庭都是一番折腾,
他们本该感谢这个城市,感谢这片土地,给了他们时代的舞台,
可他们无论去国,还是还乡,只带着满心的屈辱,和对这段奋斗经历的决绝。




【九】



当然城市很大,你走就走了,
不care,你走了,还有更多的人来,
来来去去,悲喜故事看多了,
北上广根本不在乎。
是啊,高高在上的神,不在乎地上血流成河;
单个的个体对抗不了制度的刚性,
可这种折腾和分离,有意义吗?
这意义又是什么呢?
真推动了国家进步,付出也就付出了,
可除了尝了一肚皮的雨雪冰霜后,
对个人、对家庭、对城市、对国家来说,得到了什么?


非要让这些人家从北上广,
到江浙湘赣皖参加高考.
这个国家就更有希望了?
这个社会就能进步更快了?
不合时宜的东西,非要横亘在面前吗?
把一个家庭,从一个奋斗了十几年的城市里,
用种种硬的、软的行政方式,连根拔除,
这种痛,有必要吗?


写着写着,更觉得忧伤了。
这样多情感、事业、人生、悲喜,
在那里,就这样都被一个个小小的表格框死了。

户口制度伴随了中国人几十年,全国加在一起,
不知道多少人力、物力、精力,就浪费在这些表格、证书里了,
不知道多少段爱情,就被这种人为制造的难题拆散;
也不知道有多少本来可成为乔布斯的人,后来成了黑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