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周,常德市二中高三年级的学生家长收到了“高三家长委员会”的通知,声称每位学生要交1100元钱,做“慰问高三老师”之用。通知要求家长们在12月12日(星期六)上午10时30分到学校文昌楼402教室“开会”。 部分家长甚是不解,便匿名拨打本报新闻热线18973610736反映此事。为此,本报记者“赴会”一探究竟。 现场:有人争执,有人徘徊,也有人交钱 当日10时40分左右,记者赶到市二中文昌楼402教室。此时教室、走廊里站满了人,没有开会的迹象。大家议论纷纷,时而还能听到几个“大嗓门”,全然不顾同楼层里正在上课的学生。 记者凑近聆听,家长们的话题始终围绕着“交1100元钱”。记者注意到,家长们的意见并不一致。有的家长很犹豫,“交吧,交得不明不白;不交,又怕老师对孩子不好。”也有家长表现得很坚决,“学校之前应该说明白,补了一半课,打个电话说要交钱,这到底是家长委员会的意思,还是学校的意思?”也有赞同声,“孩子都高三了,如果学校周末不补课,你们心里不慌?这钱也不多。” 而教室里,有几位女子两人一组,一人负责收钱,一人负责登记。记者在现场观察了半个多小时,不时有家长过去交钱。记者乘机靠近,瞥见其中一张A4白纸上已经登记了十余位学生的名字。事后记者找到其他家长证实,这些收钱的也是家长。 调查:究竟交的是什么钱? 12月12日上午的收费并不顺利,在一番争吵过后,有的家长交了钱,也有家长没交钱就离开了。其中,几位主持收钱事宜的家长表示,“愿意交就交,不愿意交就不交,完全自愿。”这样一来,大家更糊涂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对于收的是什么钱,记者在现场听到,有称是慰问费,也有说是补课费。在一个偏僻的地方,记者问了几位家长。他们称,接到的通知是交一笔慰问费。今年暑期,学校曾组织高三学生补过一段时间的课,开学后在周末以及每天晚自习10时过后也有补课。“家长委员会的成员说,老师们利用休息时间给孩子补课,辛苦了,要慰问下,钱先交给家长委员会,然后再交给老师。” 这些家长表示,通知他们来“开会”的也是家长委员会的成员。有一位家长称,在接到开会通知的电话时,他还特意问是谁组织开会、这钱交给谁,在得到答复说都是“学校”时,他才决定来。“哪晓得来了之后,听说是家长委员会通知的,一个老师都没看见。” 昨日下午,在市二中,记者见到了一位邵姓家长。校方介绍,他是高三家长委员会成员。他承认,自己参与策划了这次“送礼”活动,收的是“教师慰问费”,为感谢老师在节假日为学生补课而送。“估算了补课的总课时后,按照每节课2元钱的标准收取,总计1100元。”他说,这比在外面补课划算得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