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钱钟书:文学传奇

 见贤思齐上善 2015-12-15

黄维樑[香港学者、作家]

华南的秋天是金秋,冬天常常是暖冬,但北方却是另一个境界:是草木零落而变衰,是天寒地冻的肃杀时期。“天人合一”,人的生命也往往就这样被“秋收冬藏”了。几位相识的前辈,都是在北方的寒冬获邀请到天上的。

钱钟书先生1998年12月19日在北京逝世,正值寒冬。他的杰作《围城》和巨著《管锥编》不用说,令我更加五体投地的是《钱钟书手稿集》。这本大书三巨册,共二千多页,每页都是钱先生读书后写下的笔记;中文、英文、法文、德文、意大利文等,都是莎士比亚笔下丹麦王子所说的“文字,文字,文字……”;是字林,是字的森林、丛林、热带雨林。《手稿集》中,从《诗学》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都是“急管繁弦”般密密麻麻的钢笔字、毛笔字,是钱老年轻时就开始写的──在牛津大学的图书馆“饱蠹楼”(Bodleian Library;“饱蠹楼”音义兼顾,是钱的雅译)。饱蠹楼的书不准外借,钱先生于是天天在楼中蛀书、抄书。

风度儒雅,记忆力超优,通晓六种外文,其英文之地道漂亮,连哈佛大学英语系教授都赞叹不绝,而他用功勤奋做笔记,有如是者。虽然“音容宛在”,人却是被上天永久收藏了。

据钱夫人杨绛女士说,已出版的三巨册《手稿集》,其篇幅大约只有钱氏全部手稿的二十分之一。钱钟书是一个文学传奇,这些手稿是一部文字传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