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旧年的暖阁

 青梅煮茶 2015-12-15

旧年的暖阁

潇湘蓝

大江南北的御寒法,这个题目有点意思。

别说是大江南北,就是世界各地,不过是空调、地暖,有了这两样,哪里都是温暖如春。出外的服饰也是轻柔简为尚。大寒的日子里,女子最美,不过一件贴身的素色羊绒,无一处累赘的蕾丝或珠饰,领子也是浅浅的圆口,露出白玉一般的脖颈。留着出门时裹上条足够表达品位的丝巾,看似随意实际最伤脑筋。到了室内便要顺手解下,搭在手腕上,是另一种寒暄和仪式。下面是一条稍微明丽些的毛料短裙,随着飘摇的羊绒大衣半遮半掩,在冷冷的寒风里露出春的温婉,秋的气韵。腿上一双丝袜,看似薄凉,内里却温存柔顺,轻巧地伸进及膝的长筒靴里,半截子被皮桶遮得严严实实,半截子罩在毛裙子里,只露出两三寸长的一节,招摇着含笑示骄。若是再个性一点呢,配个英伦的、复古的、韩式的帽子。一下子又洋气不少。这样的一个人在飘摇的冬日里走,两肩膀自然落下,头也随之昂起来,像是比别人高了一截似的。

其实往前几十年、百来年,那时的御寒之道,才是大手笔。

林黛玉初进贾府,正是残冬,贾母把她安置在碧纱厨内,要宝玉挪出来和她一起睡在套间的暖阁内。这碧纱厨、暖阁,类似于现今的地暖房了。一般都在墙内或地下设有火道,炉门设在檐廊下,长长炉膛如果需要可以四通八达,比如紫禁城内的火道太监可以行走自如,每隔一段时辰添炭取暖。确保皇帝后妃所在的宫室,地面墙体都散发出融融的暖意。   

   你看《甄嬛传》中外面冰天雪地,小主们裹着厚厚的锦裘,套着袖笼,手里还捂着个雕花小铜炉。一进屋内,都撂下了,往炕桌上一坐,谈笑风生。你看看,以为只有地当中的一只高脚花式暖香炉,其实屋子里本身也暖着呢。位份越高,火道的碳越足,暖阁就越温馨了。这种御寒的方式里含着身份和等级的高低。背后的人力财力和功夫都大着呢。

再看,以前的女人御寒的衣物,之多之隆重。《海上花列传》里的翠凤为自己赎身,交出了历年积攒下来的金珠翡翠白玉以外,还有十箱衣裳。其中两箱大毛,两箱中毛,两箱小毛,两箱棉,一箱夹。这些从初秋到隆冬的衣装占了十分之九。可见,御寒衣物的重要性与贵重的品质,撑得起一个晚清女子的大半人生。这还只是个高等妓女的必要配备。若是皇亲贵戚,富商巨贾,那又是如何精细奢华呢。

由繁至简是一种规律,现代文明让一切变得从容而简单。冬日的意趣却也少了,江南连雪也懒得下了。偶尔一两场雪,也是急急地一夜便化尽。

大江南北已无所谓御寒,倒是怕不够冷,巴巴地飞到长白山去看雪。或者千里迢迢挤进哈尔滨的冰雕世界里,人工地哈出几口白气来。也有呆在空调里也捉急的,干脆抽身到三亚,在海滩边喝酒、打牌、发呆,悠闲地晒过一个隆冬。再不济,四个小时到日日盛夏的新加坡,十个小时到零下二十几度的俄罗斯边省,季节穿越着过。这里面也有一丝时尚的味道吧。

御寒的方式变成度假,不知是否是进步,可人们嘴里念叨的暖意却还是旧年的。

今天双十一,我团了个汤捂子,纯铜加厚龙凤图案。又挑了款细麻湖色青蓝镶滚的夹棉套子。晚上灌上滚烫的水,塞进被窝,比起开空调塞鼻子,睡的踏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