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山之石】 诗词赏析(上)

 杏坛归客 2015-12-15
【他山之石】     
诗词赏析(上)
 
 【他山之石】 <wbr>诗词赏析(上)
 
         一、七律·春临钓矶   文 /  清风白莲
 
    芊芊碧草柳依依,轻拂杏花临钓矶。淡泊生涯赋云鹤,悠闲气度悟天机。
纶浮西岭千秋雪,襟曳东川万缕晖。遥望子陵酣卧处,松庐隐隐待舟归。
 
  【评析】 首联紧扣“春”字,写景:碧草柔柳,和风杏花,好一派暖春天气。在这样的环境里垂钓,自然心情怡然。颔联紧承首联,写情:淡泊生涯,于是悠闲气度。人生看淡名利,才会悠然临溪。有脱俗之感。颈联承“钓”,但又不拘泥,放开眼界,“千秋雪”“万缕晖”,恢弘大气,胸襟全出。尾联有出尘之意,意韵悠远。该诗反映了诗人的艺术修养和恬淡心志。 (2007-07-28)
     
       二、七律·高楼细雨独沉吟   文 /  清风白莲
   高楼细雨独沉吟,紫陌花开柳色深。忍看韶光如水逝,翻怜秀发似霜侵。
   百年功业归残梦,千里云山识旧心。还忆长安年少日,呼垆买醉胜琼林。
 
  【评析】首句点题,高楼细雨,有种立体的绵密感。“独沉吟”,状心情。“紫陌花开柳色深。”写景,暗含时间是暮春时节了。一个“深”字照应了“沉”字。颔联感叹时光易逝,人易老(秀发似霜侵)。颈联说功业,颇多感慨。尾联,回到“高楼细雨独沉吟”,心境不免消沉。情景浑然一体,有艺术感染力。
 
        三、五绝·月夜泛舟   文 / 清风白莲
泛舟明月下,零露醉歌前。摇曳悠然去,清风拂白莲。
  
  【评析】首句点题,接下来却没有写月,没有写泛舟,而是说泛舟时间很长了,到夜深凌晨了,下露了。这么长时间的泛舟,都作什么呢?饮酒作歌。三句写心情。很顺理,自然。结有余韵。清风拂白莲,暗示诗人的高洁志向。
 
四、七律·天命咏   文 / 渔家子
岁月匆匆越五旬,人生碌碌在红尘。无为步进闲翁列,有志空怀赤子伦。
惑向樽前求悟性,惊逢幕后验由因。莫悲秋雨桑榆老,且惜余年也有晨。
 
  【评析】人生感悟,多从岁月匆匆起,深感奔波红尘,人生碌碌。颔联感叹,自己就要列入“闲翁”一族了,有些壮志未酬的感觉。颈联进一步说自己的困惑,要探求自己心适的路。尾联振起, “莫悲秋雨桑榆老,且惜余年也有晨”,给人一种昂扬的感觉。整首诗感情沉郁,但不消极。  
五、五绝·秋晚   文 / 汉武唐文
落叶枫林晚,清晖秋意寒。云香撩玉臂,风影夜阑珊。

  【评析】首句点“秋晚”,落叶起,就给人一种萧索的感觉。词句写月之清辉,点寒,有些清冷的意味。以上是景。接着人就出场了,但只轻轻带过,人不寐啊!夜将尽了。人为什么秋夜不寐呢?意在言外,给人想象的空间。
 
六、七绝·思乡   文 / 浩川
 北风携雪玉寒窗,深夜灯前忆远乡。推枕宽衣眠意浅, 相思无语泪丝长。
 
  【评析】诗题《思乡》,当是羁旅在外之作。首句写景,这是一个北风呼啸,雪花纷飞的寒夜,起句响亮。次句写夜,夜深了,没有睡,为什么呢?思念故乡啊!但诗人没有写思念谁,只是写思念的行为状态:推枕宽衣眠意浅。辗转难眠,只是为了思念远在故乡的爱人(相思之人),最后点出思念的具体对象。小诗层层推进,前三句造势,最后点破,有余味。
 
七、七律·“七.七”事变七十周年有感   文 / 天涯游子吟
关山饮恨怒雷惊,国难枪声振汉营。旗卷苍穹驱黑雾,血流骇浪护长城。
且淹烽火英雄泪,犹洒汗青天地情。七十春秋逐波去,卢沟晓月映桥明。
 
  【评析】诗人用唯物史观审视历史重大事件——卢沟桥事件。首联凭空陡起,如晴天霹雳。国难承饮恨,枪声振承怒雷惊,气势宏大。颔联、颈联,表述了举国万众团结抗日,不怕流血牺牲的波澜壮阔的场面,和民族气节。尾联归结.“卢沟晓月映桥明”,卢沟晓月,是历史的见证,我们不能忘记这段历史。该诗风格沉郁,结构严谨。意境阔大。
 
八、蝶恋花·咏梅   文 / 杨朝旭
昨夜横塘仙子渡,俏蕊思春,暗把春情吐。一瓣寒香飞霰舞,风流谁解梅心苦?
无奈芳华天赋与,负尽春时,恨也千千缕。恰值春来香已故,残香铺却春来路。

  【评析】咏梅,有取其雪中艳姿,有取其寒中风骨。取风骨又各有不同。诗人此首咏梅,独取其“为春铺路”的奉献品格。在写法上,却独特用笔。上半阙,写思春,很有特色:梅花其实也思春啊,人们不解,所以心苦。下半阙,先是写恨:花令使然,必在春前开。然后一转:不在春时开,就为春来铺路吧!用意辛苦,情感委婉真实
九、人月圆·春游随笔   文 / 川中笨鹤
  才吟风雪梅花笑,芽上柳丝条。桃红梨白,蜂鸣鸟唱,醉入春潮。
分明春到,一宵夜雨,万绿更娇。堂前双燕,拈枝噙泥,又筑新巢。
 
  【评析】咏春词,诗人采用时间推移的笔法,跟着春天的踪迹步步推进,給人们展现了春的一幅幅画面。整首词活泼,清新。有静有动,动静结合;红白绿,色彩艳丽。燕呢喃,筑新巢,满含温情。表达了作者的愉悦心情。不足之处,多为景语,情景结合不够。
 
十、七律·早游黄果树瀑布   文 / 隆美尔
远峰云罅织晨晖,绕屐烟岚接翠微。探讯无雷犹贯耳,拾阶有伞尚沾衣。
分裁丈锦千幅挂,急泻碧潭珂玉飞。奔汇未容停半步,徒留痴客不知归。
 
  【评析】首联是远望瀑布。“晨”是望的时间。远峰云罅,绕屐烟岚,边望边走,动静互文。颔联写远听:无雷犹贯耳;写近观:有伞尚沾衣,远近交错。颈联状瀑布之势。尾联写人们流连忘返。主题突出,章法严谨。“丈锦千幅挂”“碧潭珂玉飞”,用语洁净、凝练。
十一、七律·晚景(新韵)   文 / 杨依然
落叶翻霞疏雨后,风牵夕照挂残枝。枝头但见昏鸦落,檐下犹闻宿鸟啼。
远客多伤秋日晚,菊花还愿早霜迟。轻风过眼炊烟散,犹有残香随短笛。
 
  【评析】深秋晚景,诗人抓住最能表现晚秋的景物来抒发自己的情感。雨后,落叶,晚霞,残枝,有种孤寂和清冷的感觉。七句叙景,一句言情,但景中有情,不露痕迹。“但见”、“犹闻”,有我之境;菊花、轻风、残香随笛,有我之情。虽晚景,但不凄凉;虽深秋,但不伤悲。意境淡雅。
 
十二、七律·咏荷(两首)   文 / 兼葭苍苍

碧叶田田拂婉华,飞香散绮起明霞。轻盈漫舞淤泥处,蕴藉纡归野陌家。
菡萏延娟飞白鹭,莲蓬举袂伴兼葭。连天秀色池中递,静立风波烟雨斜。


三春尽处玉妃临,风雨往来多寝淫。泛水幽香摇碧影,推云洁气黜尘心。
蓬舟过后颜如偈,菊酒香时仪若琛。去引仙踪留此舞,久怀雅趣且听琴。
 
  【评析】咏荷两首,一首重在荷的形态,荷所处的环境入笔,多层次、多角度的給我们展现了荷丰满的形象。写叶,写花写香,静美;写轻盈漫舞,写静立风波,传神。第二首着重在荷的精神风貌。开在三春尽处,经受风雨往来。“泛水幽香摇碧影,推云洁气黜尘心”,十四字,境界全出。章法不散,结构严谨。尤其第二首,视角独特,用意新。
 
十三、七律·新梅   文 / 岸芷汀兰
  若问新梅艳几分?梅葩帐里赏罗裙。仙成玉骨风头傲,客醉馨香月下闻。
雪冷千枝遣幽独,情牵一陌逸芳群。春来烂漫山花竞,悄落尘泥合暮云。
 
  【评析】《新梅》构思新颖,章法别具一格。起笔就问,造成悬念。把“梅葩”比作“罗裙”,奇特。然后是姿容,然后是香,都形象传神。颈联着重突出梅的耐寒性格和幽独的情怀。尾联深化了主题,在“春来烂漫山花竞”的时候,梅花就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默默地退去了。不扬不抑,但扬自在其中。用意深远,笔法稳健。
十四、满庭芳·元旦   文 / 岸芷汀兰
  银染枝琼,雪铺川漠,霁时天付朝阳。溅溅流水,引涧绕村旁。
寒里林莺晓唱,共雀跃、绮丽云光。微风笑,残冬正褪,春事拟匆忙。

霓裳,歌乐处,一元纳庆,六福呈祥。看物华松壑,人奋梅妆。
盛岁昌平泰世,笔也醉、不尽词章。栏边伫,挥思画幅,情寄《满庭芳》。

  【评析】这首庆祝元旦的词,写得生动活泼,绘声绘色,洋溢着迎新的喜悦,生活气息很浓。上半阙写元旦之景,雪后朝阳,一片光明,是静;溅溅流水,林莺晓唱,雀跃,是动,动静结合,生机盎然。下半阙写人的精神风貌,一片欢乐祥和景象。章法有度,用词凝练。“盛岁昌平泰世,笔也醉、不尽词章。”表现了诗人的愉悦心情。
      十五、醉春风  文/心如雨晴
      燕返新巢暖,莺归啼柳岸。红楼寂寂月生寒,叹,叹,叹。
      梅岭红颜,镜中憔面。问春谁伴?

  陌上枝花绽,心底波痕软。欲寻鸿雁锦书传,盼,盼,盼。
  牵梦东君,寄思枕上。恐难相见。
 
  【评析】小词开篇就先声夺人,取最代表春天的燕飞莺啼,状春天的一派热闹繁忙景象。但诗人笔锋一转,反写人的“红楼寂寂月生寒”,大起大落,对比强烈。“燕返新巢暖,莺归啼柳岸。”自己却孤独红楼,憔悴红颜。这种对比,增强了艺术效果。下半阙主要写人,写相思,写担忧。整首词,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有很强的感染力。题扣春,体现了女性柔情绵密情感的特性。
 
        十六、七律·梦游黄鹤楼 文 / 微笑天天
黄鹤楼中黄鹤飞, 名家翰墨几多挥。一川丽日添金暖,万顷粼波映翠微。
幻境悠悠寻故旧,春风煦煦送芳菲。白云缱绻徘徊久,只憾仙人不复归。
 
  【评析】梦到黄鹤楼,首先想到的是历代名家翰墨,起句平稳。颔联状景,一川丽日,万顷粼波,眼睛阔大。颈联写梦,幻境悠悠,春风和煦,点梦境,点时间。尾联写诗人之思之感。整首诗脉络清晰,基调明快。只是在结构的处理上还需斟酌。个别词还需提炼。
十七、七绝·乡思 文 / 爱因斯坦1311
千里家乡愁字牵,天边缺月惹人怜。长歌不尽清风续,卷起相思向梦圆。
 
  【评析】乡思就是乡愁,首句点题。次句紧承“愁”,看到月缺,想到人不团圆,产生相怜之心,过度自然,合理。三写不寐,结句说只好把回乡团圆寄托在梦中。语言简约,明快。“卷”字炼字,好。在意境上拓展一下,会更好。
 
十八、五律·登长白山 文 / 雨后追凉
道至云端尽,风森汗背凉。天池神入定,绿海意无疆。
心共群峰远,情随视野狂。江山千古秀,长白有华章。
 
  【评析】诗人抓住长白山的特点尽情挥洒。首联言山高;颔联说登山可见长白山的特色,“天池神入定,绿海意无疆”,远观,呈现一种静美。颈联抒发心情:群山连绵,心为之远;身立高峰心为之狂(激动)。尾联赞美长白山的秀丽。章法不乱,由景入情,格调高。

十九、五律·凉夜自吟 文 / 周边客
寂院横疏影,抚杯纳晚凉。拂枝窥夜月,合眼吻花香。
轻咏相思句,痴聆美乐章。欲眠风乍起,喜雨透西窗。

   【评析】月夜纳凉,心颇悠闲。似觉动作太多。拂枝窥夜月,有失实的感觉。颈联有轻飘感,相思似无由。何为“喜雨”?没有交代。整首诗缺乏主线,感觉平平。
 

二十、七绝·春景   文 / 水湾筏者
枝头杜宇踏香尘,正饮和风味正醇。

              不蚀情深何泣血,只因春色入花茵。

  【评析】春景,起句浓郁,枝头花开,故“香尘”鸟落花枝,春意正浓。接句有余味,和风送香自然味醇。第三句没有转开,显得拘谨了,故结句无力。题为《春景》,但没有很好炼意,显得内容单薄。

二十一、七律·春恋(新韵)   文 / 雄心依旧
春光荡漾子规啼,柳绿桃红作嫁衣,

蝴碟闻香臻缱绻,鸳鸯戏水泛涟漪。
晴雯献彩岚萦境,明月含情影映堤,
欣喜山川添秀色,敷荣美景迓晨曦。

  【评析】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诗人选择了最能表现春的意象渲染了浓郁的春景春情。在这样的大好春光来,让人流连忘返,凸现了主题“恋”。但尾联显得无力。浓春时节,山川自然秀,一个“添”字无来由,败笔。由于结句势弱,影响了整首诗的艺术效果。


二十二、七绝·紫玉兰   文 / 秋高气爽1
紫云坠树闹林丛,擎炬苍枝啸碧空。
冷雨难移朝上志,凉风裹绕更葱茏。

  【评析】咏紫玉兰,首句喻紫云坠林丛,想象奇特。二句接着说如高炬的火炬燃烧碧空,有新意。以上是色,转写其品格,“冷雨难移朝上志”,确有风骨。以上三句,层层递进,蓄满了势头。可惜结句不佳,收的无力。以“葱茏”状紫玉兰,不妥。炼字不够。

 

二十三、七律·云海生涯   文 / 心照不宣

    吾非华夏栋梁才,云海生涯暗自裁。
祖国河山招羁旅,家乡桑梓唤徘徊。
偶然心性烟水去,无意旧情梦魂来。
我自漂浮天地远,何曾彻夜晓悲哀。

 

【评析】一首抒怀诗。起句即自况非栋梁才,所以过云海生涯。颔联有味,紧承“云海生涯”,招羁旅、唤徘徊,对仗工整。颈联尾联,对人生的感慨,有些沉闷。该诗风格稳健,基调沉郁,抒发了自己漂浮羁旅的心情。炼字尚欠,家乡桑梓,意义重复。

 

二十四、七绝·江南夏   文 / 三千3000
随风万倾荡青波,绿水澄溪普翠禾。

 虾稻彭争徐日盛,过江素野渐鹄多。

  

【评析】小诗清新,用韵,格律正确。题江南夏,但看不出江南特色,没有反映主题。内容单薄,没有放开视野,只是写了水、绿野和鹄。全是景语,没有倾注个人情感,缺乏韵味。

二十五、金缕曲   文 / 王子懿

渐入桃源世。透微凉﹑风流云散,躁浮心止。独向清溪听逝水,两岸青峰对峙。
云影里﹑苍鹰展翅。快意登临须忘我,近半坡﹑闲看羊儿稚。这美景﹑赖天赐。

人间乐事争如此?立危崖﹑短吟长啸,胸中万字。一块石头随风掷,抛却无边心事。
凭谁问﹑昨非今是。击楫中流曾许誓,对溪山﹑暂忘豪情志。同我者,二三子。

 

【评析】抒怀作品。上半阙以景寓情,以入桃源起兴,抒发了忘我的愉悦心情。下半阙主要写人,抒发乐于山水的恬淡胸怀。主题集中,用语精炼,基调明快。但在用意上,上、下半阙都有“忘我”的意境,要是下半阙拓展下思路,使之升华,作品就有了感染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