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宋辽金(907年——1279年) “荆关董巨”:荆浩、关仝、董源、巨然;郭忠恕;周文矩;顾闳中;李公麟;梁楷;赵佶;张择端;李嵩;萧照;陈居中;李成;范宽;燕文贵;郭熙;王诜;王希孟;米友仁;“南宋四大家”又称“李刘马夏”: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黄居寀;杨凝式;“宋四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文同;崔白 元(1271年——1368年) 赵孟頫;高克恭;“元四家”:黄公望、倪瓒、吴镇、王蒙;钱选;柯九思;张雨;杨维桢;康里巎巎 明(1368年——1644年) 边景昭;林良;夏昶;戴进;吴伟;张路;汪肇;蓝瑛;“明四家”: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青藤白阳”:徐渭、陈淳;周之冕;董其昌;陈继儒;陈洪绶;崔子忠;祝允明;邢侗;张瑞图;米万钟;王铎;倪元璐;傅山 清(1636年——1911年) 焦秉贞;唐岱;金廷标;张宗苍;郎世宁;“清初四王”:王时敏、王鉴、王原祁、王翚;吴历;恽寿平;“四僧”:石涛、朱耷、髡残、弘仁;“扬州八怪”:郑燮、罗聘、黄慎、李方膺、高翔、金农、李鱓、汪士慎;华嵒;高凤翰;居巢;居廉;赵之谦;“海派四杰”:任伯年、虚谷、蒲华、吴昌硕 吴昌硕 红梅图轴 时代:清 尺寸:纵159.2 横77.6 质地:纸; 赏析:吴昌硕(1844—1927),原名俊,字昌硕,别号缶庐、苦铁、老缶、缶道人等等,浙江湖州安吉人。晚清民国时期著名国画家、书法家、篆刻家,“后海派”代表,杭州西泠印社首任社长,与任伯年、赵之谦、虚谷合称为“清末海派四大家”。 《红梅图轴》以篆书笔意写出, 线条圆浑厚重, 气度恢宏。梅枝穿插有致,俯仰交合,繁而有序。红梅以朱砂点出, 色彩浓烈而明亮, 自有一种古艳的风韵。 推荐语:奔放处不离法度,精微处照顾气魄。 袁江 春苑夜游图轴 时代:清 尺寸:纵104厘米 横49.5 厘米 质地:绢 赏析:袁江字文涛,号岫泉。雍正时,召入宫廷为祗侯。袁江是我国绘画史上有影响画家,宫廷画家,专工山水楼阁界画。在清康熙、雍正、乾隆时期,楼阁工整山水当以袁江最有名。当时还有他的侄子袁耀同齐名。他们两人曾受扬州的山西盐商的聘请,到山西作画,作品在北方流传较多。他擅画山水、楼台、师法宋人。他的绘画素材多为古代宫苑,尤长于界画。 《春苑夜游图轴》为楼阁界画,山石皴法源自宋代闫次平,多鬼皴,楼阁学习郭忠恕,工整严密。近景宫殿楼阁,飞檐耸立,丹墀高叠。宫苑内花木扶疏,枝繁叶茂,众人往来其间。 推荐语:有清一代推为第一的界画家。 周臣 山斋客至图轴 年代:明 尺寸:纵136.4 厘米 横72.2 厘米 质地:绢 赏析: 周臣(1460–1535),字舜卿,号东村,中国明代职业画家。吴(今江苏苏州)人。擅画。中国明代中期的著名职业画家。他生活在成化至嘉靖年间,生卒年不详。字舜卿,号东村,吴(今江苏苏州)人,生年不详,卒于明世宗嘉靖十四年(即1535年)。擅长画人物和山水,画法严整工细。他有两个学生特别著名,一个唐寅,另一个仇英,唐寅、仇英青出于蓝,风格上极为接近,但当时名气已超过老师。 此图描绘山斋主人待客来访的情景,布局严谨周密。山斋为全图的重心,它处于冈峦环抱、溪流萦绕、嘉木交阴的环境里,显得幽深隐蔽。主人端坐斋内,似在等待客人。一客曳杖正朝山门行来,不远处溪河桥上亦有来客,并有携琴僮仆相随,点出了“客至”的主题。隔溪对岸平林漠漠,雾霭冉冉,楼阁隐现,远处峰峦巍峨层叠,流泉迂曲下注,境界深远壮阔,气势雄伟恢弘,体现出取法北宋中原画派高远布局法的特征。笔墨技法主要出自李唐,近冈远峰运用方硬的小斧劈皴和刮铁皴勾斫,表现出嶙峋坚实的石骨和明晰的山石轮廓。古松枝干虬曲和倒挂的形态,颇接近马远的松树法。斋室用界画画法和配以玲珑剔透的太湖石,描绘都极其整饬精巧,反映出画家深得“院体”画状物写生周密不茍的传统。而在表现中景树丛和云霭时,又以浓淡不同的水墨点染晕化方法为之。虚化朦胧,颇有米氏山水的遗意,在全图的严整中注入了文人画虚灵的气韵。这是周臣风格的代表作。署款“姑苏东村周臣写”,下钤“东村”朱文方印、“舜卿”朱文方印。 推荐语:画家不同于元明文人画那般追求荒率空寂的意境,而是赋予雄伟恢弘的气势,有着自己的艺术特色。 (传)郭熙 古木遥山图轴 年代:宋 尺寸:纵185.2 厘米 横107.5 厘米 质地:绢 赏析:该作品构图比较奇特,山峦之间,绿树环绕之下掩映着一家民居。笔法属于宋人常用的勾勒方式,但是构图上看,既非平远又非深远,也不像完整的小景人物山水构图,更像是从一张大的山水作品中截取的一个局部。 推荐语:体现了典型的宋代山水风格。 任颐 芙蓉白猫图轴 时代:清 尺寸 赏析:任颐(1840—1896),即任伯年,清末著名画家。初名润,字次远,号小楼,后改名颐,字伯年,别号山阴道上行者、寿道士等,以字行,浙江山阴航坞山(今杭州市萧山区)人。任伯年是我国近代杰出画家,在“四任”之中,成就最为突出,是“海上画派”中的佼佼者,“海派四杰”之一。任伯年的绘画发轫于民间艺术,他重视继承传统,融汇诸家之长,吸收了西画的速写、设色诸法,形成自己丰姿多采、新颖生动的独特画风,丰富了中国画的内涵。 此图经营位置巧妙,主体突出。白猫伏于湖石之上,以淡墨勾勒,毫毛毕现,栩栩如生。白牡丹墨线勾勒,设色雅致简淡。钤印“任伯年”与“任颐”两白文印。 推荐语:他的花鸟画总是充满了诗的意境。 文嘉 曲水园图卷 年代:明 纪年:嘉靖己未(公元1559年),作者时年59岁 尺寸:纵24.2 厘米 横145.5 厘米 质地:纸 赏析:文嘉(1501~1583),字休承,号文水,明湖广衡山人,系籍长州(今江苏苏州)。文徵明仲子。吴门派代表画家。初为乌程训导,后为和州学正。能诗,工书,小楷清劲,亦善行书。精于鉴别古书画,工石刻,为明一代之冠。画得徵明一体,善画山水,笔法清脆,颇近倪瓒,着色山水具幽澹之致,间仿王蒙皴染,亦颇秀润,兼作花卉。明人王世贞评:“其书不能如兄,而画得待诏(文徵明)一体。”詹景凤亦云:“嘉小楷轻清劲爽,宛如瘦鹤,稍大便疏散不结束,径寸行书亦然,皆不逮父。” 图绘松竹掩映中,一文士读书于曲水园中。而画卷的三分之二的幅面画山峦清远,江濑隐约,风帆沙鸟翩然远引,更显得曲水园的幽静清旷。根据作者卷后自题介绍:“董君子元有别業在黄浦之上……”应是当时滬上一带风光。此图作于嘉靖己末,文嘉时年五十九岁。款署“茂苑文嘉”,钤“文嘉之印”、“文休承印”二白文方印。卷前有王谷祥“曲水园”篆书引首,卷后有文彭、周天球、黄姬水等人的题跋。 推荐语:吴门派代表画家之一,明清篆刻的一代宗师。 宋人 雪麓早行图轴 年代:宋 尺寸:纵163.5 厘米 横74.3 厘米 质地:绢 赏析:北宋,范宽,可能为南宋黄怀玉所做。绢本,设色。以风格雄奇峻厚见称,为当时关、陕间画家所宗尚。此幅极类范宽画派,为传世的稀有之品。 推荐语:从这幅画里,正可以鲜明地看到范宽绘画的流风余韵。 文徽明 真赏斋图卷 年代:明 纪年:嘉靖己酉(公元1549年),作者时年80岁;丁巳,作者时年88岁 尺寸:纵36 厘米 横107.8厘米 质地:纸 陈道希 捐赠 赏析:文徽明(1470-1559),原名壁,字徽明。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少拙于书,刻意临学,亦规模宋、元,既悟笔意,遂悉弃去,专法晋、唐。著莆田集。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征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明代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曾官翰林待诏。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真卿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真赏斋图》,明代画家文徵明作。为好友华夏(字中甫)而作。华夏在无锡隐居时,曾在太湖边修建了别墅——真赏斋。他收藏金石书画凡四十余年,鉴赏水平很高,时称“江东巨眼”。此图是画家八十八岁时(公元1557年)所作。构图简洁别致,主题突出,用笔苍润,秀挺,富有表现力。图右画太湖石一组,展现出一个幽静秀美的天地,古松、高梧中修竹丛生,掩映着一幢草堂书屋。室中主宾隔案对坐,似展卷交谈,传神的几笔把人物写得生动而准确,使整个画面完整精美。 推荐语: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真卿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望贤迎驾图 年代:宋 尺寸:纵195.8 厘米 横109.6 厘米 质地:绢 赏析:此幅图轴,据清人茹棻、永瑆考订系描写唐安史之乱后,至德二年(公元七五七年),唐肃宗李亨在陕西咸阳望贤驿,迎接由四川归来的李隆基的故事。图中宝盖下李隆基白发黄袍,老态龙钟,正在接见向他叩谒的父老;另一宝盖下的李亨黑须朱袍,陪同接见众多百姓。全图场面宏大,人物众多,各种不同身份的人物动态和神情,都刻画得细致生动,恰到好处,连声声吠叫的黑犬和持捧吆喝的人,也成了突出主题点晴之笔。人物的用笔细劲畅利,树石的画法近似李唐,虽无款识,但从其笔墨风貌看,高于南宋画院名家。又据近人高霖灿考证,认为此图是画汉高祖刘邦立国以后迎其父亲到新丰的故事,此图应称《新丰图》。有关此图的考证前后有此二说,并引于此。右裱边上方附有永瑆书“宋画望贤迎驾图”题签和题记各一。曾经清成亲王永瑆和韩秦华收藏。 推荐语:场面浩大人物众多而不乱,人物动态、神情刻划细致生动。 崔子忠 云中玉女图轴 年代:明 尺寸:纵168 厘米 横52.5 厘米 质地:绫 赏析:崔子忠,1644年逝世,明画家,初名丹,字开予:改名子忠,字道母,号北海,青蚓(一作青引),生员,曾游董其昌之门,李自成克北京后,绝食死。善画人物,仕女,题材多佛画及传说故事,取法唐宋,颇具古意。 画中玉女头戴紫金冠,双手交叉放在小腹前,在云中缓缓飞升。作者以流利秀润的线条描绘了玉女柔嫩的肌肤和稠密的衣褶,极有质感。用浓黑的头发衬托出玉女秀丽的脸庞,典雅庄严。缭绕的祥云用屈曲的战笔水纹描,烘托云霭变化无定的气氛。笔墨精妙,设色清雅,有飘渺空灵之感,脱俗而极具古意。上有诗题及跋语数行。曾经清高士奇收藏、跋记。崔子忠以善人物名世,但传世作品少见,此为其代表作,定为一级品,因此十分珍贵。 推荐语:与陈洪绶齐名,号“南陈北崔”。 ![]() 蓝瑛 华岳高秋图轴 年代:明 纪年:顺治九年(公元1652年),作者时年68岁 尺寸:纵310.9 厘米 横102.2 厘米 质地:绢 魏庭荣 捐赠 赏析:蓝瑛(1585-1664),一说(1585-约1666),明代画家。字田叔,人物画像号蝶叟,晚号石头陀、山公、万篆阿主者、西湖研民。又号东郭老农,所居榜额曰“城曲茅堂” 。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是浙派后期代表画家之一。工书善画,长于山水、花鸟、梅竹,尤以山水著名。其山水法宗宋元,又能自成一家。师画家沈周,落笔秀润,临摹唐、宋、元诸家,师黄公望尤为致力。晚年笔力蓊苍劲,气象峻 ,与文征明、沈周并重。 此图描绘华岳的深秋景色 :流泉飞溅,山径迂回,满山红树,两高士漫步小道,观瀑笑语。构图气势雄伟,笔势刚健豪迈。 推荐语:蓝瑛绘画对明末清初影响很大,被后人称为“武林派”。 ![]() 赵之谦 桃宾牡丹图轴 年代:清 尺寸:纵175.3 厘米 横93.6 厘米 质地:纸 赵之谦(1829年-1884年),中国清代著名的书画家、篆刻家。汉族,浙江绍兴人。初字益甫,号冷君;后改字撝叔,号悲庵、梅庵、无闷等。赵之谦的篆刻成就巨大,对后世影响深远。近代的吴昌硕、齐白石等画家都从他处受惠良多。 此图湖石钩勒圆润谨劲。桃子与牡丹的描绘采用恽寿平的没骨画法,又参以勾线填色之法,两种画法统一在凝重沉厚的笔法中。敷色善用红、黑、绿等重色,在对比中求协调,使画面浓丽热烈。笔墨坚实,色彩鲜明,达到了雅俗共赏的艺术效果。 推荐语:“海上画派”的先驱人物,其以书、印入画所开创的“金石画风”,对近代写意花卉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 吴昌硕 设色菊花轴 年代:清 尺寸:纵119.9 厘米 横51.6 厘米 质地:纸 赏析:吴昌硕(1844—1927),原名俊,字昌硕,别号缶庐、苦铁、老缶、缶道人等等,浙江湖州安吉人。晚清民国时期著名国画家、书法家、篆刻家,“后海派”代表,杭州西泠印社首任社长,与任伯年、赵之谦、虚谷合称为“清末海派四大家”。 菊花是吴昌硕经常入画的题材。画菊花或伴以岩石,而渴笔大片擦染,生出奇趣之景。吴老素喜爱西洋红,观之此画,可见石下红菊之调就是其所好。《设色菊花轴》墨叶以焦墨画出,菊叶以大笔泼洒,浓淡相间,层次分明。有白菊居于画心之上,红菊在其下。见此墨色,可见其大笔晕染功力与对色调的调控能力。构图也近书印的章法布白,作对角斜势,虚实相生,主体突出。 推荐语:用篆、隶、狂草笔意入画,色酣墨饱,雄健古拙,重整体,尚气势。 ![]() 高其佩 松鹰图轴 年代:清 尺寸:纵161.1 厘米 横74.7 厘米 质地:纸 赏析:高其佩(1660—1734),清代官员、画家,指画开山祖。字韦之,号且园、南村、书且道人。别号颇多,另有山海关外人、创匠等。奉天辽阳(今属辽宁)人,隶籍汉军。康熙时以荫由宿州知州迁四川按察使,雍正间擢都统,后罢去。工诗善画,所绘人物山水,均苍浑沉厚,尤善指画,晚年遂不再用笔。 此图不论是苍鹰还是松枝都不做繁缛的描绘,省略细节,直取风神,真所谓计白当黑。其次就是富有情趣,高其佩则用墨,轻灵迅捷,有飞动之意,充满着“奇情逸趣”,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比兴意味。再有是生动。从苍鹰的造型和线条墨点中可以窥见。悟得“一笔所难到处,指能传其神,而指所到处笔勿能及也,笔多任务细,指多写意”,遂独创自家面目。 推荐语:高其佩大胆地创造出了别具情趣的“舍笔而求之于手”的表现技法。 ![]() 任颐 风尘三侠图轴 年代:清 质地:纸 赏析:任颐(1840—1896),即任伯年,清末著名画家。初名润,字次远,号小楼,后改名颐,字伯年,别号山阴道上行者、寿道士等,以字行,浙江山阴航坞山(今杭州市萧山区)人。任伯年是我国近代杰出画家,在“四任”之中,成就最为突出,是“海上画派”中的佼佼者,“海派四杰”之一。任伯年的绘画发轫于民间艺术,他重视继承传统,融汇诸家之长,吸收了西画的速写、设色诸法,形成自己丰姿多采、新颖生动的独特画风,丰富了中国画的内涵。 此图的大致内容是:隋末司徒杨素的侍妾红拂女与才子李靖相爱后私定终生,后在剑侠虬髯客的帮助下为唐王李世民建立了功勋。所画的情景是红拂女和李靖在月老虬髯客的相助下策马相会,红拂女明眸送秋波,虬髯客暗中欢笑。画家用钉头鼠尾描组成火焰般的衣纹,表现出自己内心按捺不住的激情。任颐曾多次以风尘三侠为题作画,反映了画家对描绘反封建题材的人物画怀有炽热的创作热情。马匹作白描法,颇有装饰趣味,黑驴用没骨法,但肌肤的表现效果欠佳 推荐语:任伯年往往寥寥数笔,便能把人物整个神态表现出来,着墨不多而意境深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