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牛膝菊Galinsoga parviflora

 真友书屋 2015-12-15
潘枟迪 植物私塾

前几日气温骤降,下了好几场霜。去地里巡视,我的番薯叶子全蔫了,软趴趴的;其他不知名的杂草也命不久矣,寂黄枯枯然。马上就冬至了,草木萧瑟、万叶凋零,实在是世人不愿意看到的景象;突然,在一片寂寥中我看到了一丛绿色,还夹杂着星星点点的白色,甚是奇怪。蹲下身去,凑近,呀!好美好有意思的小花呀!

初秋之时我就见过她,长在低洼的农田中,垄与垄之间的沟壑处,很密集,一丛一丛,甚至布满整条低沟。没想到这么冷的时节又再次相遇,顿觉惊奇,都12月了,竟然还没被冻死更惊奇的是,这玩意还是菊科的,菊科是大部分人看到都想踩死的,但她的辨识度却相当之高。

她叫牛膝菊,也叫辣子草,原产于南美,据说1915年首次在云南被发现。哇哦,我们是不是该庆祝她传入中国一百周年啊!那么遥远的美洲,与世界各大洲之间隔着浩瀚的汪洋大海,牛膝菊是怎样以自己的根须去丈量中华大地、甚至攻略地球的呢?这可能是一个童话故事,也是一个神话故事,估计美洲大地的牛膝菊子孙,正在回味先辈们的英勇传说呢!她是一年生草本,我看到的大多都是10-50cm高,叶对生(菊科里面稀有哦),长椭圆状或卵形,有着白色稀疏贴伏的短茸毛。最具辨识度也最美的就是她的花,虽然花很小,但是很有意思;花序上有4-5个白色的舌状花,舌片先端三裂,像五把白色塑料小叉子插在黄色的管状花上,也像是一个小小的“山”字形的鹿角。有种特殊的萌感。
牛膝菊喜冷凉型气候条件,不耐热。难怪整个夏天都不见其踪影,12月份独然是她的天下。牛膝菊被认为是一种危害庄稼的杂草,因为种子量大、生长迅速,适应大多数环境。可我不觉得她是恶性杂草,我每次见她都只是布满整条低沟,从来没长到垄上去。但是百度一搜牛膝菊,出来的全是各种对付牛膝菊的论文,求牛膝菊的心理阴影面积
终于到了大家最期待的“怎好能”时间了。物种日历里面说,在牛膝菊的老家南美,它经常被作为香料植物,哥伦比亚称之为“guasca”,用在沙拉里,或者用在一种叫Ajiaco的汤里。植物志上说,牛膝菊营养丰富,嫩茎叶可以食用,有特殊香味,风味独特,可炒食、凉拌、作汤、作火锅食材;全株可入药,有清热解毒,消炎,止咳平喘,止血的功效。但我怎么揉碎她的叶子,都没闻到任何味道;至今也没尝试煮汤。欢迎各位饕餮尝尝口感,告知我是否值得一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