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考研 很多同学纠结要不要考研,那么什么样的人适合考研呢? 下面几类情况比较适合考研: 1、对某学科有浓厚兴趣,想在这个学科内继续钻研,学习更多的知识; 2、已经工作,需要学历为自己增加晋升砝码; 3、本科专业实在不好就业,希望换个专业重新起航; 4、本科专业不喜欢,勉勉强强读到毕业,希望换个专业换个行业 5、理想的工作要求有研究生学历。 6、想换个城市寻找机会,又不想太冒险。 下面几类情况不适合考研: 1、没有明确目标,看见别人考,就想跟着考一个; 2、不想找工作,不想进入社会,想读研在学校里再呆几年。 研究生报考条件 考生的学历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经2年或2年以上(从高职高专毕业到2012年9月1日,下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且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业务要求的人员。 4、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含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5、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考研院校选择 一般来说,经过四年的学习和生活,考生对本校的情况比较熟悉和了解,成功率相对高一些。 以下几类同学适合考本校: 1、对本校比较满意的同学; 2、认为自己的实力考本校最有把握的同学; 3、想跟随本校某位老师学习研究的同学; 4、需要一个研究生文凭,专业院校都无所谓的同学等; 以下几类同学适合跨校: 1、对本校不满意,希望通过考研考取更好院校的同学; 2、希望拿到研究生文凭,本校竞争过于激烈的同学; 3、想要到报考院校所在城市工作和生活的同学; 考研专业选择—本专业还是跨专业 定好院校,就要考虑专业的问题了。 以下同学适合报考本专业: 1、对本专业比较满意,希望在专业道路上继续研究; 2、对本专业知识掌握较好,专业课基础扎实; 3、需要有研究生文凭,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学习新的专业知识; 以下同学适合跨专业: 1、对本专业不感兴趣,希望通过读研改变求职方向; 2、学习能力强,有信心通过复习拿下所跨专业的专业知识; 3、资料收集整理能力强,能找到所跨专业的信息和资料等; 选定本校本专业的同学,基本上考研目标就很清楚了。但是有跨校或者跨专业的同学,可选择的范围还是很大。这时候,主要可以从个人兴趣、就业前景、对考研的期望、院校的录取率和学费等方面做综合考虑。 需要注意的是,很多专业名称听起来是一回事,真正进去读了可能会发现跟想象的完全不同。建议大家在选择的时候尽量打听好实际情况,看看你要考取的院校和专业,是不是让你实现你的理想和追求。你对这个专业以及以后可能从事的行业状态,是否有足够的了解。免得辛辛苦苦考上之后再来感叹研究生读得不值。 选择考研地区 考研专业确定之后,接下来同学们要做的事情就是结合“城市”选学校。在选学校的时候为什么要考虑“城市”的因素呢?有两个原因:第一,根据教育部的统计,我们发现70%的研究生就业是选择本地就业,因此在报考的时候就要认真思考自己毕业之后是否想留在高校所在地工作。第二,中国地大物博,正所谓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每个城市的高校培养的学生或多或少都会打上当地的烙印,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性格以及特点,因此当地研招办对于当地的生源有着天然的亲近感。 最现实的考虑就是地域性因素对于研究生毕业找工作非常重要,例如首经贸、北工商、上海大学和深圳大学,这样的学校真的是跟外地的很多学校没法比,但是由于先天的区位优势,导致那里的毕业生竞争力并不比其他外地名校差,甚至还有本地化的过人之处。如果在上海读研,即使学校再差,专业再差,但你的导师这么多年也是有丰富的本地化人脉资源,给你推荐一个不错的工作应该不难。而如果你在兰州读研究生,你的导师就算想帮你,即使拥有上海资源,也一定比较有限。 总之,你未来选择的大学或者研招单位,不单单是这所大学、这个研招单位对你的教育,而且是这所大学或者这个研招单位所在城市的综合资源对你的教育。你在一个城市上学,不管你是这个城市中哪所学校的学生,你都会受到这个城市的整体影响。不管上的是名校还是普通院校,你都没有办法独善其身,摆脱这个城市给你打下的烙印。 既然城市如此重要,那么该如何选择城市呢?笔者认为,应当坚持“在哪工作,在哪安家,就在哪读研”的考研地区选择的基本原则。但是在面临选择的时候很多同学会在纠结“选择大城市还是小城市”,“选择发达地区还是落后地区? 我们认为如果一定要进行地区的转换,那么一定要选择比自己现在所在地区更发达的地区,比如从郑州到北京,这种选择很有可能需要牺牲你的专业和学校排名,因为竞争太激烈了,发达地区即使是比较差的学校,分数线都会比较高。但是这种转化会给你带来更多的机会,研究生本身就属于高端人才,一定要选择对于高端人才需求量特别大的地区,只有这种地方才能消费得起高端人才,摆在你面前的工作机会才足够多、足够好。 如果觉得北上广压力很大,那么你可以考虑选择自己的家乡,因为地区的转换意味着成本,成本意味着要额外的付出。选择在家乡生活和工作,你的成本是最低的。比如如果你是合肥的学生,并且是中科大毕业的,那么你基本可以在合肥像螃蟹一样横着走,出租车看见你都要让路。因为你是这个地区最好大学的学生,大家都很尊重你,家长请你做家教每小时都会多给10元钱。 如果你的家乡是一个小城市,没有像样的大学,甚至没有大学,如果你不打算选择北上广,就应该选择离自己最近的考研热点地区,比如,你的家乡是丹东,周围没有什么好学校,那么就可以就近选择大连或沈阳,因为区域文化相近,生活习惯类似,而且交通成本低。 学术型还是专业型 现在大家对专业型硕士有了越来越多的了解。专业型硕士是相对于学术型硕士而言,主要培养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的学位,主要面对需要加强专业知识技能的考生。而学术型硕士以培养教学和科研人才为主,授予学位的类型主要是学术型学位。 考研时间节点—什么时候做什么事 考研准备时间一般为半年至一年,这么长的时间里,必须制定完整的复习规划,按照自己的复习节奏和计划一步步往前走。计划分远近,也分大小,先统筹规划全年个阶段复习内容,再细分每日复习定量。 制定计划坚持三个原则:1、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2、不要和别人攀比,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3、计划成功还需靠行动,决不能放任自流。 考研复习—政英专业课你Hold得住吗 考研准备分为基础阶段、强化阶段和冲刺阶段,各个阶段各个科目的复习侧重点不同。 在基础阶段,以英语、数学和专业课为主,英语主要是单词和阅读,数学对照去年大纲过一遍课本内容,专业课则需要把参考书目浏览一遍,梳理基本学科框架; 目前看,可以先好好把握暑期的时间,这期间,有选择的参加辅导课学习将会让你事半功倍。现更有暑期体验营等你来免费体验学霸4天3夜的暑期生活~仅需300食宿费,享受正价报班的学习体验。(详情请留言“集训营+称呼+电话”我们老师会为你介绍~) 强化阶段中,随着考研大纲发布,英语可开始研究真题,锻炼阅读和翻译能力,数学则通过练习熟悉考研题型,政治开始系统认知教材内容,理解考纲知识点,专业课则建立整体框架结构,分轻重难点; 最后的冲刺阶段,利用模拟题检验复习成果,查缺补漏,数学多做冲刺试卷,巩固解题方法和技巧;政治进行实战模拟,强化弱项和整体框架,专业课将书本和笔记结合起来,通过研读真题巩固知识点,同时留意报考专业的学科热点。 那些琐碎的生活 到了暑假,以及考研最后的冲刺阶段,很多同学都会纠结考研复习地点,因为环境有时候对考研复习进度也很有影响。如果是自控能力很强,底子比较厚的人,在家复习是个不错的选择,如果是自学能力比较差的人,希望有研友陪伴的话,那在学校复习是很有利的,毕竟学校学习氛围更浓厚。而在外租房要考虑房价问题,环境地段,是否喧闹嘈杂,治安情况等等,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精力,以及金钱去解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