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战俘交换背后的尊严

 长乐无极 2015-12-16

战俘交换背后的尊严

2014-09-15 军迷趴

据俄罗斯媒体消息,乌克兰时间9月12日,民间武装与乌克兰政府军已进行了例行俘虏交换。民间武装方面释放了31名政府军士兵,而政府军方面交出了36名民间武装人员。

这仅是一次普通的战俘交换。除了交换,历史上对战俘的处理都体现了单边国家的意志。直到1949年8月12日签订《日内瓦第三公约》,规定各国不得虐待战俘。但极少国家能做到这样的规定,有时军方必须从战俘口中得到最新的战况,或敌营的下落,因此对战俘施以重刑,甚至为减少粮食的消耗,而杀害战俘。

大多数战败士兵都受到非人道对待(沦为奴隶、性工具等),而在战争尚未结束之前,战俘的生还率至今仍是相当之低。因而交换战俘是算是有效保证士兵生命的方式了。

战国时期秦军在长平之战大败赵国,坑杀40万赵军。这种野蛮的处理方式绵延千年都得不到有效缓解。

据称,在朝鲜战争期间,中朝为了取得飞行员关于进行细菌战的口供而进行拷打,如美国飞行员费席尔就指出他受到此种刑讯逼供。在朝战后美军和英军首次开展了对官兵被俘时遭受长时间折磨的对抗训练。一直到70年代北约的对抗审讯研究还在使用从朝鲜战争中的中国人那学到的技巧。

2004年,美军关塔那摩湾拘留营也爆出了虐囚丑闻。无罪释放的三名英国人宣称,营中美军对囚犯实施持续不断的拷问、性虐待、强行注射药品和宗教迫害等暴行。

在规定战俘交换的相关条例后,战俘的处理就显得人性许多。而世界范围内交换战俘最出名当属以色列了。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在机场迎接士兵沙利特回来。)

以色列犹太人和政府有这样一句话:we will never leave our soldiers behind.(我们绝不抛弃自己的士兵。)

1968年2月初,第3次中东战争即“六天战争”之后,以色列政府表示:埃及释放在押的洛茨和瓦尔特劳德夫妇,以色列就可以释放包括9名埃及将军在内的5000名埃及战俘。洛茨听后大吃一惊,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竟有如此之高的身价,但领事先生却保证这是事实。

类似的事件数不胜数:

1983年11月23日,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和以色列开始交换战俘,24日,双方完成战俘交换工作。在这次交换战俘中,以方释放了被关押在黎巴嫩南部安萨尔集中营和在以境内的约4500名巴勒斯坦和黎巴嫩人。作为交换,巴方释放了6名以色列俘虏。

1985年5月20日,巴以双方同时分别在日内瓦、加沙和纳布卢斯三个地点交换了战俘。按照双方达成的协议,在国际红十字会代表的主持下,巴方在日内瓦国际机场释放了3名以色列战俘,以方在加沙和纳布卢斯释放了1000名巴勒斯坦人和153名黎巴嫩进步阵线战士。

……

自1948年以来,以色列就一直在通过交换的方式向敌方“赎回”自己人。迄今,以色列共释放37045名阿拉伯人和波斯人,换回1321名以色列士兵和平民,包括遗体和残骸,甚至是遗物

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第一次交换俘虏出现在1948年的第一次中东战争时期(又称以色列建国战争),这也是以色列交换人数最多的一次。1948-1949年,以色列共释放6346名阿拉伯人,换回以色列人882名。

1968年,以色列共释放12名约旦士兵,换回3具遗体。后来以色列人发现,换回来的3副棺材中有2副只装着泥土。1975年,以色列用20名阿拉伯囚犯换回Eliyahu Hakim和Eliyahu Bet-Zuri的遗体。这两位犹太复国主义者在以色列建国前的1944年暗杀了英国驻中东公使,1945年被吊死于开罗。2007年,以色列送归3名真主党成员,换回溺水身亡并漂浮到黎巴嫩海岸的1位平民。2008年,以色列换回2位士兵遗体,释放了204名囚犯,包括一位名用木棒将一名小女孩活活敲死的重刑犯。

3名以色列士兵的遗体运抵特拉维夫德机场。

2010年,以方以52名囚犯从黎巴嫩真主党手中换取1986年失踪飞行员罗恩·阿拉德所携带的一把枪支。2011年,以色列以1027个巴勒斯坦战俘换回吉拉德·沙利特。

以色列被阿拉伯国家包围,民族、宗教矛盾不断。然而,自强不息的犹太人却能重现辉煌,善待每一名士兵与国民,为他们的生命冠以无上的尊严。如果一个国家的政府连自己的国民都不尊敬,哪怕再自诩怎么灿烂,也只能成为历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