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lanlingshuizu 时间:2014-07-04 一直都想在工厂化水产养殖方面摸索出一条独立的道路。这一行是新兴行业,群雄并起,但市场相对混乱,暴利还在持续。人们都在追求短期利益的最大化,而没有几个人耐得住寂寞,或舍得下投资去搞一些真正有价值的数据来。在此情况下,我们决定以边缘人的身份一点一点抠。。 行业内应该有不少的高手,但他们一般都不会在网上显山露水。去年江苏一个虾苗厂向社会招贤纳士,出资30万元请大神出山搞定循环水中的亚硝酸盐,但在一个显要的水产论坛上,一群人乱吹一通后无一人应征。这就是现状。 我们本来是做循环水养殖设备的,但水产行业的高风险导致的高利润让人心动。谁掌握了核心的技术,谁就可能笑到最好。所以我们鸟悄地行动了。 废话不说,上图: ![]() 这个池子还在调水阶段,海水盐度为9‰,目前因为前面一次失败的放苗经历和投食,加上自来水本身氨氮含量超标,所以一直在用硝化细菌。这个池子环形的周围是生物滤池。里面旁边有一个过滤和沉淀池。白色箱子那里是一个紫外线杀菌器(浸没式的)。 这几天一直都在监控温度、溶氧度、氨氮和亚硝酸盐。但国内好的水质检测仪实在太少了。所以买了一台进口的亚硝酸盐检测仪,好像还不错。精准度要进一步验证。 --------------------------------------------------分隔线 我争取把这些过程写下来,一人身兼数职,太忙了。个人的能力有限,创业几年了有很多事情还得亲力亲为。希望有兴趣的朋友一起交流。如果能招来高手指点就太好了。 作者:BTG5495 时间:2014-07-05 11:50:00 这个没有解决办法,除了换水 ---------------------------------------------------- 循环水养殖的最终目的就是不换水。 上一张亚硝酸盐检测仪工作照。这几天池水的亚硝酸盐很高,达到1.1mg/l了。前一段投放的硝化细菌起到作用了。但这个亚硝酸盐对虾也是有毒的。要再养一段时间的水看一下如何去除亚硝酸盐。这个也是我们这个实验的关键。 ![]() 支持,如果成功,对内陆城市养虾将是极大的促进,我看过一个录像,人家美国人在沙漠里面养殖虾子,就是用的这种技术 这一段时间忙着开发新产品。水还没养好。亚硝酸盐太高。一般的池塘养殖,这时要放光合菌种了,但我们循环水养殖就要用硝化细菌。具体的效果要大量的实践数据来验证。我会尽力避免“应该、大概、可能”之类的东西忽悠自己。极尽严谨地根据数据推理,科学分析。把循环水养殖里边的弯弯道道都摸透了,是我这个项目的目的 作者:BTG5495 时间:2014-07-09 22:47:00 生物过滤器大部分是水浸没式的,类似于生化箱。但我朋友将水泵设置成开半个小时 ,关两个小时,自动的。结果水泵开机时滤料被全部淹没,关机时一部分生物滤料是暴露于空气中的。这样它交替地处于潮汐的环境中,这样更利于生物细菌发挥作用。硝化细菌能解决亚硝酸钠的问题? ---------------------------------------------- 已经降到0.03以下了,但我怀疑是因为加了肥水素以后,藻类把它给吸收了,但也有可能一部分是我们的生物过滤器给起了作用了。但我要的是完全不依赖光合细菌这种传统的方法而只用生物过滤。生成物硝酸盐的去除,我们也生产了一台新型的硝酸盐去除器。马上就可以在天涯首次亮相了。 我太忙 ,都是一个哥们弄的。我还是会抽时间自己一点一点地抠的。 昨晚在中国水产论坛上随便发了点东西,竟然上了头条。。。没想到啊。 太忙了,国外的订单扎堆了。 经过两次投放虾苗,都失败了。不管是Ph,还是溶氧、氨氮亚硝酸盐,都控制在标准范围内,虾苗投放也是遵循xia苗场的通用方法,但都是第二天早上,全部壮烈牺牲。 现在是第三次投苗,池水全部改成珊瑚盐,放的是中山一家苗场的非一代苗。这次竟然投放成功了!分析发现,头两次的海盐是便宜的劣质盐,应该是重金属超标或缺乏微量元素。 水里加了各种有益菌,微量元素、藻种等。目前虾儿们活动进食都正常。每天都严密检测水质指标。生物过滤间断性开启。期待。。。 这次的养殖密度达到了一立方2000尾,若成功,出货密度将达到40公斤每立方,若不成功,将再次投苗,直到摸透成功为止,哪怕失败十次一百次! 虾苗。老外对这个也感兴趣 ![]() ![]() @香桥响水 2014-08-20 14:28:00 什么时候商品出池? ————————————— 刚下苗一周,个别已见长,但以后怎样还要谨慎观察。离商品还远。纯粹实验性质 一直关注楼主。我有产品和思路,应能解决你的养殖水中硝酸盐问题。 个别虾有两厘米了 ![]() 很快,个别虾有5厘米厂了,一克左右。 ![]() 生物滤池起到作用了,氨氮和亚盐都维持在很低的水平。 ![]() 作为一个准养殖人员,我也对循环用水式的工厂模式养殖感兴趣,最重要的一点是工厂化的养殖是未来的一个趋势,且不说能够在内陆大力发展起来,就目前水资源不断恶化的现状来说,都是一条可以长期走下去的道路。我一直对这方面感兴趣,希望有机会去楼主的基地参观学习一下。 不好意思,好久没上来这里。因为我们主要是做设备的,养这个虾都是为了切实去验证很多理论上的东西,并且去年做的都没有装我们自己生产的设备。 报告一下去年的结果:虾是养成了,差不多都长到15G一尾,但到后期,有一点白斑。后来很多行业内的人士包括一个养殖的博士过来也帮我们看过。说那是病毒。如果是普通养殖户,建议在虾病严重前卖掉。 我们主要针对循环水来进行系统设备生产的,对虾病这一块不懂。但自始至终我们的这种养殖模式都能很有效地控制氨氮和亚硝酸盐。基本上是三天内一监测。 今年,仍然是这个池,但砸掉了一圈生化滤池,改用系统设备,包括微滤机、袋式过滤器、紫外线杀菌器、滴流生化塔。准备底层养澳洲淡水龙虾,上面养宝石鲈。水面种菜。当然是高密度循环水养殖。 这一段厂里实在太忙,所以这个事情就拖延下来了。有时间我会继续关注大家的反馈,有好的意见和建议请不吝赐教哈。 好样的,工厂化高密度养殖我也一直在弄!真的很辛苦。我在山东高密度养殖三文鱼,循环水处理到最后池子里面硝酸盐含量特别高,得经常换水!后来我把鱼菜共生结合在一块,即能解决硝酸盐的积累又能收获蔬菜,挺好的!不过种菜只能吸收一部分的硝酸盐,我还做了个反硝化化处理!楼主的菜是种在哪里的啊?浮板直接种上鱼池的吗? ----------------------------------------------------------------------------------------------------------------------------- 作者:偏转转 时间:2015-10-03 12:11:00 ![]() ![]() ![]() ![]() ![]() 作者:偏转转 时间:2015-10-03 12:21:00 这是改造后专门来做鱼菜共生的大棚。油麦菜长到八十公分了,依然可以吃!相当爽口。后来发现卖菜远比卖鱼来钱快,从种下去到收获二十五天就可以卖一批 ![]() 一颗白菜足有脸盆大 在工厂化高密度养殖当中,由于生产车间都是半封闭状态,光线不足导致蔬菜生长好,如果采用补光灯会额外加大投入成本。一般将养殖车间水引到隔壁温室中,经过蔬菜吸收后在返回养殖池。 ![]() ![]() 广东的一家集装箱养鱼 此贴干货甚多。 楼上诸位都是大能之辈。 当然玩这个要求的钱多。 楼主:lanlingshuizu 时间:2015-10-21 15:32:00 你发的这个集装箱是华大基因的还是番禺农业局的?我在广州番禺农业局那个集装箱看过一眼,基本结构都一样,不过他是在箱顶种菜。 楼主讲讲集装箱养鱼可行吗~~~价格12万一个箱~养殖4吨宝石鲈``设备和你们生产的差不多大同小异@偏转转 关于鱼菜共生,我觉得有两个关键: 1.种菜的基质可以用陶粒,菜池可以设计成虹吸式,这样的话,生物过滤这一环效果会很好,且成本低廉。 2.设计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水位落差不要太大,然后用大流量的轴流泵,可以节省很多电费。 海水循环水方面,我有朋友在厦门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降低亚硝酸盐的办法。其实也是鱼菜共生。 楼主:lanlingshuizu 时间:2015-11-14 09:51:00 一个40尺的集装箱内尺寸大概是这样的,12*2.34*2.69米。除去设备占用的空间,水最多也就是60立方。养4吨鱼。平均70KG/立方的养殖密度。不算太高。 楼主 我想自己搞个集装箱海水养殖实验来降低一下成本 设备你们可以提供方案价格吗 循环水养殖技术没接触过 可以技术支持最好不过了 初次创业起步资金少 望楼主给个集装箱设备方案 在此谢过但买集装箱的钱12万拿来自己做温棚和设备,同样养这么多水和鱼,土建和设备的成本都有了。所以如果土地没有限制的话,完全没必要搞个集装箱来养。保温棚就可以了 才看了一个新疆养三文鱼的介绍,电视上的,他们也是工业方式养殖,好像用的主要是一种菌来处理亚硝酸盐,一共3道工序,最后能实现90%水复用率,楼主这个能达到什么样的层次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