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因叫声惊悚得恶魔之名,实在太冤

 苏睿思 2015-12-16

因叫声惊悚得恶魔之名,实在太冤

说了蜜獾,自然不能不说说袋獾。

最大的肉食有袋哺乳动物

因叫声惊悚得恶魔之名,实在太冤

袋獾是一种有袋类的食肉动物,只分布于澳大利亚的塔斯马尼亚。

体型矮胖粗壮,头大尾短。贮存脂肪的尾部是袋獾健康的指标,因为瘦削的尾部代表袋獾健康欠佳。毛发呈黑色,不过胸部和臀部往往带有小块白色的毛。毛色深褐或灰色,喉部及臀部具有白色块斑,吻为浅粉色。体形与鼬科动物相近。腹部生有育儿袋。

因叫声惊悚得恶魔之名,实在太冤

袋獾是袋獾属中唯一未灭绝的成员,身形与一只小狗差不多。自袋狼于1936年灭绝后,袋獾成为现存最大的食肉有袋动物。

袋獾曾对塔斯马尼亚岛居民饲养的家畜造成威胁,当地政府曾允许居民猎取袋獾。直至1941年袋獾被正式公告为保育类动物,对它们的狩猎行为才停止。

惊人的咬合力

因叫声惊悚得恶魔之名,实在太冤

科学家曾研究39类灭绝和幸存肉食哺乳动物的犬齿,分析出动物撕咬力量和其身体大小的相对关系。肉食哺乳动物的脑量越小就留给咀嚼肌更多空间,其撕咬力量更大。胎生肉食哺乳动物的脑量平均是有袋类的2.5倍。

3万年前生活在澳大利亚的袋狮是已经灭绝的肉食动物中撕咬力量最大的,高达100公斤。袋狮的撕咬能力是现在活着、身体大小一样的狮子的三倍。

因叫声惊悚得恶魔之名,实在太冤

袋獾是现在活着的撕咬力量最大的哺乳动物,一只6公斤重的袋獾能够杀死30公斤重的袋熊。但常吃腐肉。袋獾每天平均吃掉相当于其体重15%的食物。

可以最高时速达13公里奔跑。雄性袋獾平均体重则为8公斤;雌性平均体重6公斤。野生袋獾的寿命为6年。

被激怒时会放出臭气

脸上和头顶有触须,以便在黑暗中寻找猎物或侦测同类的存在。在被激怒时会放出臭气,刺鼻程度可与臭鼬比拟。

声音恐怖

因叫声惊悚得恶魔之名,实在太冤

袋獾在进食的时候发出刺耳的声音。有时会有12只袋獾一起进食,叫声在数公里外也可听见。

袋獾以它那独特的嚎叫声和暴躁的脾气著称于世,塔斯马尼亚最早的居民因为被夜晚远处传来的袋獾可怕的尖叫声吓坏了,因此称它们为“塔斯马尼亚恶魔”。

袋獾至少有20种身体语言,包括它们那广为人知、样子凶恶的呵欠,这种哈欠是露出牙齿,威慑潜在的攻击者,以及11种叫声,每个动作都具有内容,比如畏惧、屈服或是攻击并用以互相沟通。

离开育儿袋就不会回去

因叫声惊悚得恶魔之名,实在太冤

袋獾的妊娠期为31天。仅有米粒大小的、20---30只刚刚降生的幼崽必须艰难的从产道爬进只有四个乳头的育儿袋中,留在那里约105天。因为里面只有四个乳头,因此只有四只幼崽能活下来,大多数会夭折。育婴袋是向后开口的,因此母亲难以和子女直接交流互动。

因叫声惊悚得恶魔之名,实在太冤

与袋鼠不同,袋獾离开育婴袋后便不会回去,但会留在母亲的巢中约3个月,到次年1月独立生活。袋獾母亲每年只有约6星期的时间不需养育子女。

袋獾与文化

塔斯马尼亚的国家公园、野生动物机构均以袋獾为标志。

因叫声惊悚得恶魔之名,实在太冤

澳大利亚还曾发行有关它的纪念币。

澳政府限制出口袋獾,因此它们只能在澳洲被饲养。不过,却向丹麦哥本哈根的动物园送出了两头袋獾,庆祝该国的弗雷德里克王储伉俪诞下长子。(因为丹麦储妃出生于塔斯马尼亚)。

因叫声惊悚得恶魔之名,实在太冤

在国际最广为人知的袋獾参照可能是华纳兄弟的乐一通(LooneyTunes)动画剧角色塔斯(Taz)。塔斯的外貌和袋獾甚为相似。

--------------------------

微信公众号:ziranguancha

投稿联系微信:yequ36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