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冬季感冒,国医大师来支招!

 道佛儒医旧葫芦 2015-12-16




小编导读


感冒的时候,身心脆弱,一些记忆深处的往事总是悄无声息地布满心间,徒生莫名的伤悲,越想越感伤。感冒总是令人身心憔悴,那股难受劲儿,很多人都亲身经历过。尤其在寒冷的冬季,感冒更是难熬,冬季感冒怎么办?国医大师来支招!



1
李振华:风寒感冒咳嗽方

【组成】荆芥10g,前胡10g,黄芩10g,知母10g,杏仁6g,贝母10g,苏子10g,炙桑白皮10g,炙款冬花10g,橘红10g,半夏10g,桔梗10g,苏梗10g,枳壳10g,甘草3g,生姜5 片为引。

【功效】祛风散寒,宣肺止嗽。

【主治】风寒感冒伴有咳嗽者。症见发热不甚,咳嗽吐白痰,喉痒,肢体酸痛,遇冷则甚,口不渴,小便清长,舌质淡红,脉浮数。

【用法】水煎服,每日1 剂。

【经验】本方为荆防败毒散合黄芩知母汤(《万氏家抄方》卷二)加减。方中荆芥祛风散寒;前胡散风清热,降气化痰;枳壳破气行痰消积。黄芩知母汤由黄芩、山栀、桑皮、杏仁、甘草、知母、贝母、桔梗、天花粉组成,主治火嗽、夏月嗽,有声,痰火面赤。本方去其山栀、天花粉以减其寒凉,加苏子、炙款冬花、半夏、橘红等降气化痰,苏梗理气宽中、止痛,生姜散寒发汗、化痰止咳、和胃止呕。所加6 味,性均辛温。故全方寒温并用,清解同施,适用于风寒感冒有化热迹象者。


2
张灿玾:治风寒感冒方

【组成】葱白连须30g,生姜20g,苏叶10g

【功效】疏风散寒。

【主治】适用于发热恶寒无汗者。

【用法】煎汤温服,每日1 剂,被覆取汗。

【经验】方中葱白宣通上下阳气,发汗解表;生姜散寒解表和胃;苏叶发散风寒,理气消滞。本方治疗风寒轻症。


3
张学文:荆防败毒散化裁

【组成】荆芥、防风、枳壳、薄荷、柴胡、黄芩、玄参、野菊花、蝉蜕、地丁、陈皮各9g,生甘草6g,土茯苓15g

【功效】疏风透表,清热解毒。

【主治】风毒郁表证。症见发热微恶风寒,面目或局部皮肤红肿,身痒或游走性疼痛,舌质红、苔白,脉浮数。

【用法】水煎服,每日1 剂。

【经验】风毒郁表证为卫分证较为常见的证候类型之一,此证由风夹温毒所致,治宜疏风透表、清热解毒。若用桑菊饮、银翘散诸方,往往效果不理想,麻桂辈更不合适。遇此证,以荆防败毒散加减化裁效果较好。除内服外,尚可用服汤剂后药渣加艾叶等煎汤外洗,或外熏,可增强疗效。用本方,药物的加减化裁是很重要的,方中所加野菊花、土茯苓等药可加强清热解表、疏风败毒之力,同时可制荆芥、防风等温性之品助热之性,往往收效甚捷。此法对于一些西医所谓的过敏性疾患亦较适宜。


4
班秀文:葱白七味饮加减

【组成】当归身9g,川芎3g,熟地黄15g,杏仁9g,鲜葱白18g,鲜苏叶18g,炙甘草6g,红枣3 枚,老生姜3 片。

【功效】养血解表。

【主治】血虚感冒。以头痛、发热、鼻塞、流涕、微寒无汗、口渴不引饮、体瘦形弱、大便干涩、小便淡黄、面色苍白、苔薄白而舌质淡为主症者。

【用法】水煎服,每日1 剂。

【经验】《外台秘要》中葱白七味饮由葱白、干葛、新豉、生姜、生麦冬、干地黄组成,劳水(甘澜水)煎,为养血解表方。本方变化加减,以当归、熟地黄、川芎养血扶正而充汗源;葱白、苏叶、生姜疏解祛邪;杏仁苦泄降气,宣肺止咳;红枣、甘草益脾和中,祛邪而正不伤。班老治虚人感冒经验:感冒、表证、新病,标也;虚人、里证、旧病,本也;治之当以本为主,兼以治标,以达扶正祛邪之目的。治本之法,虽有多端,但不外乎脏腑气血阴阳这些方面。而五脏之中,又以脾肾为治疗中心。因为脾为土脏,是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肾为阴阳之根,是气血之始,先天之本。肾充脾健,精血满溢,则正气可复,外邪亦除。

>>>>

新媒体编辑:王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