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优化纳税环境 落实优惠政策扎实开展2003年度减免税普查工作

 郭军民 2015-12-16

优化纳税环境  落实优惠政策

扎实开展2003年度减免税普查工作

——邵阳市地方税务局减免税普查分析报告

   

税收优惠政策作为财政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在政府宏观调控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为社会各界所重视。但由于我国的减免税申报数据不完整、政策审核不严格、统计核算不规范,致使管理和监督难以到位。为全面了解减免税的基本情况,分析研究减免税的政策效应,提高减免税政策的管理水平,国家税务总局、财政部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一次减免税普查。通过普查,全面澄清我国减免税的总量规模、主要减免项目以及减免税在地区、企业类型和行业上的分布特征等基本情况,为下阶段减免税政策调整提供科学依据。为了使减免税普查工作真正落到实处,我局根据《国家税务总局、财政部关于印发〈减免税普查实施方案〉的通知》(国税发[2004]83号)精神和省局的文件要求,结合我市的实际情况,积极主动地开展各项普查工作。
  
 一、我市减免税普查工作的开展情况

国家税务总局、财政部从7月份开始对2003年的减免税情况进行普查,这种全国性的普查在我国税收史上尚属首例。为了使这次减免税普查工作达到预期的目的,我局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

1、统一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近两年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为贯彻中央关于实施西部大开发、支持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减轻“非典”疫情对国民经济运行的负面影响及加快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系列重大决策,出台了一系列的税收优惠扶持政策,对国民经济的稳健运行和社会协调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减免税政策在基层的贯彻落实情况如何,这是社会各界都十分关心的热门话题。为加强对减免税普查的领导和组织工作,我局成立了以主管局长为组长,计划统计科、税政管理科、征收管理科等相关科室所参加的减免税普查工作小组,制定严密的实施方案,为普查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加大宣传力度,强化业务培训。为提高减免税政策的管理水平,促进减免税政策的落实,我局采取多种形式搞好宣传动员,使税收优惠政策家喻户晓,让纳税人真正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对内以业务培训为主,通过深入细致的学习,使全体税务干部对总局的有关文件精神学懂、学透,并在办税服务厅设置税收优惠政策咨询台,负责税收政策的宣传解释工作;对外,逐户上门发放《关于开展减免税普查的公告》、《2003年企业减免税调查表》及填表说明,辅导企业按政策填报调查表,让税收优惠政策深入到基层各纳税单位。

3、部门密切配合,工作落实有序。减免税普查是一项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政策性强的工作,搞好普查的关键就是各业务科室必须加强合作、分工负责。由征管部门负责《调查表》的发放、回收和《个体工商户交税测算表》的测算,税政部门负责政策咨询、辅导填报、基础数据审核和上报分析材料,计财部门负责普查工作的组织实施和数据的录入、整理、加工、上报,并负责整体的组织和协调工作。通过加强各部门的沟通与协作,使得我局减免税普查工作能够顺利开展下去,整个工作高效紧凑、 有条不紊。

4、深入基层调研,确保数据真实。数据是否真实可靠是整个减免税普查工作成败的关键所在,为此,我局要求各基层税务机关,深入到各纳税单位进行政策调研,以保证减免税普查数据的真实性。各基层主管税务机关必须要求纳税人严格按照《调查表》的内容和要求如实、认真填报《调查表》,并结合日常税收征管所掌握的情况,逐户对纳税人填报的《调查表》进行认真、细致的验对审核,发现问题,及时到纳税单位进行核对,防止漏报、错报,保证数据真实、准确;税政部门再对《调查表》的填报情况,按政策进行复核,以确保万无一失,为即将实施的新一轮税制改革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支持。

5、实行单项考核,强化责任追究。为了使减免税普查工作达到预定的目标,我局在制定减免税普查实施方案时,将其纳入各基层单位年度工作目标考核,并制定单项奖励办法,促使各基层单位高度重视这次减免税普查活动,认真安排好各项工作。同时,要求各基层单位对上报数据认真负责,不得瞒报、虚报,对在验收检查中发现不如实上报数据的,将在全市范围内予以通报,并按规定追究相关单位和责任人的责任。

二、我市2003年减免税政策执行情况及数据分析

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对减免税普查工作的要求,按照省局的统一部署,我局精心制定了实施方案,扎实开展各项普查工作。据统计,这次普查的总户数为62077户,享受减免的户数为20075户,占总户数的32.34%,减免税金额为84487114元,占全市税收收入总额的17.31%。其中:对2973户企事业单位发放了《调查表》,回收《调查表》2973份,享受减免的企业393户(次),减免税额72604165元,占整个减免税总额的85.84%;对59104户个体工商户进行了调查测算,享受减免的个体工商户19682户(次),减免税额11882949元。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在我市得到了积极、有效的落实,对引导我市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下面针对这次调查了解、掌握的情况,从三个不同的角度,分析阐述现行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对我市经济税收工作产生的深远影响。

    1、从减免项目来分析

我市属经济欠发达地区,对纳税人的税收减免都是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实施的税收优惠政策,涉及的减免项目主要集中在再就业扶持减免、非典专项减免、文化教育卫生减免、金融保险减免、民政福利企业减免、投资抵免、第三产业优惠减免、资源综合利用减免以及其他减免等9个项目,减免的具体情况见附表(1):

附表(1                                                         单位:户次、万元

     减免项目

调查内容

再就业

减免

非典专项减免

金融保险减免

福利企业减免

投资

抵免

第三产业减免

资源利用减免

文教卫减免

其他

减免

减免户次

19637

21696

149

17

2

2

1

12

1575

减免金额

918

269

4718

96

103

12

87

538

1678

 

从上表可以看出,我市减免项目主要集中在再就业扶持减免、非典专项减免和金融保险减免三个项目,这些减免税优惠政策的贯彻落实,对我市经济的发展和税收工作的开展产生积极影响。

1)再就业扶持减免对我市经济税收工作的影响。再就业税收优惠政策,关系着亿万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着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关系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近年来,国家为了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维护社会经济稳定,出台了一系列针对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税收优惠政策。为使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得到了积极、有效的落实,我局与劳动、社会保障部门共同研讨政策落实中的各个环节,统一认识、统一步骤,互相沟通再就业企业审批、享受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税收优惠政策的情况。2003年度,我局共对19637户纳税人落实了再就业税收优惠政策,减免税额918万元,使我市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对我市再就业工程的有力实施发挥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对促进地方方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产生了深刻影响。但在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税收优惠政策的执行过程中仍然暴露出一些问题和漏洞,尤其是对下岗失业人员从事个体经营税收优惠政策难以准确把握,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下岗失业人员从事个体经营的具体认定条件在再就业优惠政策的相关文件中没有进行明确,不利于基层税务机关操作;二是对从业人数和生产规模缺乏应有的限制,仅我市就有3户年经营收入超过100万纳税人享受了再就业,没能充分发挥其扶持弱势群体的职能作用;三是对投资来源缺乏必要的审核。一些人为了享受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税收优惠政策,招募下岗失业人员充当工商登记的经营者,从而达到规避纳税义务的目的,由于登记的经营者即法律责任人确实是下岗失业人员,使得税务机关在操作过程中很难掌握和监控,从而对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优惠政策的贯彻落实造成不良的影响。下岗再就业人员税收优惠政策是我国税收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目前广为社会关注的一项税收优惠政策。对下岗失业人员从事个体经营给予税收优惠无可非议,但为了维护再就业税收优惠政策的严肃性,我们认为应进一步完善此优惠政策,对下岗失业人员从事个体经营享受减免税优惠政策时,应当考虑经营规模而给予区别对待,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税收优惠政策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达到预期的效果,实现公平、公正的根本价值。

2)非典专项减免对我市经济税收工作的影响。针对非典疫情对我国经济产生的深远影响,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及时出台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此举开创了我国政府面对突发事件、特定行业短期减免税收的先例,也是自建国以来政府实施的最大规模减税计划。非典疫情对我市经济影响巨大,20031季度我市国民生产总值达      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   %,经济运行形势良好,受非典疫情影响,我市200313季度的国民生产总值仅为      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   %,特别是饮食、旅店、旅游业较上年同期下降十分明显,税收收入形势十分严峻,我局从大局出发,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非典专项减免的有关优惠政策,2003年我局共对21696户纳税人实行了非典专项减免,减免税额达269万元。由于减免税能够及时到位,为纳税人恢复生产提供政策支持,充分发挥了税收优惠政策的推动、引导和扶持作用,为促进我市经济回升和健康发展做出较大的贡献。

3金融保险减免对我市经济税收工作的影响。对金融保险企业实行税收优惠政策是我国国民经济宏观调控的一项重要举措。为了充分发挥税收的经济标杆作用,我局严格按照国家的税收政策,认真落实国家的有关税收优惠政策,2003年,我市共对149户次纳税人实行了政策减免,减免税额高达4718万元,占全市地税税收收入的9.7%,占减免税总额的55.4%。金融保险减免项目主要是金融机构往来利息收入、2000年以前的应收未收利息抵扣营业税、助学贷款利息收入、国债、再贴现利息收入、一年以上返还性人身保险等,体现了国家税收政策对一些特定项目、特定行业的政策扶持。通过贯彻落实这些减免税优惠政策,可以有效地降低金融保险企业的税收负担,提高其盈利水平,增强其自身发展的后劲和抵御风险的能力,使其资本金能得到及时补充,从而提高其核销呆坏账的能力,以较高的经营水准迎接加入WTO后即将到来的全球金融业的挑战。

2、从经济类型来分析

这次减免税普查涉及的对象是2003年底以前所有已办理纳税登记的纳税人,普查的目的主要是了解减免税在企业类型和行业上的分布特征。目前,我国对不同经济类型的企业实行不同的税收优惠政策,特别是对内、外资企业在税收优惠政策上的差异,表现尤为突出。从这次普查统计的情况来看,我市各种经济类型的减免税情况见附表(2):

附表(2                                                         单位:户次、万元

   经济类型

 

 

调查内容

内资企业

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外商

投资

企业

个体经营

国有

企业

集体

企业

股份合作企业

有限责任公司

股份有限公司

私营

企业

减免户次

293

195

7

35

46

47

14

10

42806

 

减免金额

4382

338

20

281

1777

59

42

61

1188

 

通过对减免税普查报表进行分析,我市减免税从经济类型的分布来看,主要集中在国有、集体、股份有限公司和个体经营四种类型上,这是经济欠发达地区一种基本格局。下面从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两个不同的侧面来分析,减免税优惠政策对我市经济税收工作产生的影响。

1)企业减免税优惠政策的贯彻落实对我市经济税收工作的影响。由于我市属省内的老工业区,拥有较多的国有、集体企业,但大多数企业历史包袱沉重,生产设备陈旧、生产技术落后,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基本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为了改变这种落后局面,一是对这些企业的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等按政策规定进行困难减免。2003年我市共对92户企业实行了困难减免,减免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等595万元,通过政策扶持,缓解企业资金短缺的压力,对企业的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二是稳步实施企业改制。市委、市政府按照上级文件精神,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改制方案,鼓励、引导私营企业、外资企业等经济组织参与国有、集体企业改制,为我市经济发展注入新的血液。到2003年底止,先后对    户国有、集体企业成功进行改制,通过企业改制,为下岗失业人员提供      个就业机会,同时通过再就业扶持减免进行政策扶持,为改制企业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使我市经济焕发新的生机。                                      

    2)个体工商户减免税优惠政策的贯彻落实对我市经济税收工作的影响。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个体、私营等各种形式的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快生产力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为了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经济的发展,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制定了一系列的税收优惠政策,特别是再就业扶持减免和提高起征点减免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是国家扶持弱势群体,鼓励社会就业,提高经营者收入的重要措施,执行好再就业扶持减免和起征点优惠,关系到广大下岗职工和个体经营者的切身利益。2003年,我市共对9862户个体工商户实行再就业扶持等方面的政策减免,占纳税登记总户数的15.89%,减免税额909万元。总体上来讲,我们对个体工商户的再就业扶持减免政策的贯彻是比较到位的。对起征点以下的双定户按规定进行了税务登记,要求纳税人按季报送纳税申报表,以便对其销售额或者经营额进行监控,对此类纳税人按规定实行跟踪检查和动态管理,对达到起征点以上的纳税人及时调整定额,申报征税;对弄虚作假骗取国家税收优惠政策的纳税人进行严肃查处,以确保税收经济职能的实现。通过普查,我们发现基层税务机关在对起征点优惠政策的管理方面尚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对未达到起征点的部分个体经营者的纳税定额硬性提高到起征点以上;二是对调整起征点的文件到达前征收的该项政策执行期内的税款不予退还给纳税人;三是对起征点以下的双定户提供必要的纳税服务方面人为地设置障碍,如不按规定及时为纳税人提供普通发票等。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纳税人不按规定设置帐簿或不按规定建立进货、销货凭证粘贴簿,致使税务机关对其收入情况难以进行核算和监控,从而导致部分税收优惠政策不能执行到位。

3、从减免方式来分析

我国国现行的减免方式主要分为征前减免和退库减免两大类。“征前减免”是指不须征收入库而直接减免的税款;“退库减免”是指已征收入库但通过审批输的退库减免。从这次减免税普查统计的情况来看,我市的税收减免方式主要是以征前减免为主,2003年,全市地税系统的各类减免税总额为8449万元,其中征前减免为7120万元,占整个减免税总额的84.27%;退库减免税1329万元,仅占减免税总额的15.73%

1)征前减免对税收经济工作的影响。由于征前减免税未纳入申报,致使减免税核算统计数据不完整,从而无法核实减免税的总量规模,无法掌握减免税对税收收入的影响程度,更无法正确反映减免税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2003年我市整个地税系统税收收入仅为48800万元,征前减免税竟然高达7120万元,占年度税收收入的14.59%,征前减免税对我市经济的发展的支持力度之大是不容置疑的。但据基层税务机关反映,在普查过程中,不少纳税人仍然提出这样的疑问,“税务部门又没有给我减免什么税,要我填减免税调查表干啥?你们是不是在虚报减免税啊?”纳税人产生这样的疑问,一方面说明我们的税收优惠政策没有很好地宣传到位;另一方面也说明我国现行的减免税核算体系尚不够健全。

2)退库减免对税收经济工作的影响。退库减免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由税务部门审批办理的即征即退减免、税务部门其他退库减免和财政部门审批办理的流转税先征后返减免。从调查统计的情况来看,我市2003年退库减免税总额为1329万元,其中:税务部门即征即退税款53万元,税务部门其他退库税款1271万元,财政部门先征后返税款仅5万元。这些数据表明,由税务部门审批的退库税款,基本上能够按照税收政策落实到位,而由财政部门审批的退库税款,则存在较大的差异。从我市的实际情况来看,产生差异的原因主要有:一是经济欠发达,财政赤字严重,当地政府缺乏可用的财力来保证减免税返还;二是中央加大了对地方政府越权减免税收问题的清理整顿力度,使得地方政府不敢在减免税问题上乱开口子;三是对引资企业采用地方政府补贴方式(如设置高额奖励基金、按税款入库金额进行补贴等),绕开“地方政府越权减免”这一敏感话题,实行变相减免。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税收秩序的混乱,同时也给税务统计带来了相当的困难。

三、对减免税管理和政策变革的建议

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出台税收优惠政策的频率比较高,涉及减免税的种类比较多,具体条款千差万别,再加之现行的税收体系比较混乱,以地区发展为主的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造成许多市场主体处于不平等的竞争地位,导致地区经济发展出现了严重的不平衡,从而进一步扩大了地区经济的差异。因而,加强对减免税的管理,完善减免税政策体系,已成为新一轮税制改革的重要课题。

1、对征前减免实行定期申报制度。在现行纳税申报表中,增设“征前减免”项目,要求纳税人按照规定的期限进行纳税申报,便于税务机关对此类减免税进行管理和监控,也有利于国家从宏观上来掌握和了解减免税的总量规模。

2、将减免税纳入国家预算进行管理。减免税实际上是一种隐性财政支出,无论哪种类型的减免税,都会造成财政收入的减少。地方政府为了促进本地经济的发展,在招商引资工作上出台一系列的优惠措施,变相制定减免税优惠政策,在中央与地方的减免税博弈过程中,地方政府的减免税方式正在逐步转变,由最初的直接减免演变为“先征后返”形式,再转变到设立奖励基金进行地方财政补贴等方式,使减免税更具隐蔽性。如果将减免税纳入国家预算进行管理,就能有效地防止这种行为的发生。

3、统一行业优惠政策,营造公平竞争环境。在我国现行的减免税体系中,同一行业不同经济类型的纳税人,在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待遇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比如内、外资企业在享受税收优惠政策方面的差异就十分明显,这种差异的存在不利于企业之间的公平竞争。

4、逐步取消地区税收优惠,突出产业导向主体地位。地区性税收优惠政策,在促进重点地区发展上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同时也拉大了地区经济的差距,不利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平衡、协调发展,而国家急需重点发展的能源、交通、环境保护等产业又缺乏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因此,“取消地区税收优惠,实行同等待遇;实行行业优惠政策,并使其体现国家政策导向”将成为今后我国减免税改革的主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