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百岁老人:有些恨仍无法放下|南京大屠杀|幸存者

 黄河入海一粒尘 2015-12-16

核心提示:“说真的,有些恨,仍无法放下。”去年,面对记者,老人摇了摇头,此后再不言语。

 

作者:叶子君,原题:《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百岁老人:有些恨仍无法放下》

12月13日,第二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南京城里,回忆与眼泪。

91岁的幸存者伍正禧说,希望在有生之年能看到日本道歉。78年前,南京北极阁周围遍地死尸,伍正禧曾在那搬运遗体。

长沙城里,戎瑞霞刚过了百岁生日。

那年她22岁,看见邻里被杀,也从此家庭离散。

“说真的,有些恨,仍无法放下。”去年,面对记者,老人摇了摇头,此后再不言语。

12月13日,长沙冷雨。百岁的戎瑞霞老人,又想起了78年前的狼烟往事。

那年,她藏在漆黑的地窖里,躲过了日寇冰冷的刺刀。那年,出门前,她都在脸上抹着灰,低头飞快走路,也曾哆嗦着跪地求饶。

四天前,她刚过百岁生日,亲友满座,著名旅美画家李自健携太太给她贺寿。

她是长沙年纪最大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也是李自健画笔下最重要的“祖母”。她已满头白发,慈祥寡言。但当电视剧里出现日本军人时,她会直盯着屏幕,攥紧拳头,用力地从牙缝里挤出四个字:“打死你们。”

【约定】 百岁宴上,老人守望特殊来客

12月9日晚,长沙市南景饭店,戎瑞霞静坐席上,红色毛衣映衬白发如雪。

十八桌来宾,大厅早已热闹,戎瑞霞不时向门口张望,身边两个座位空着。

四天前,小女儿汪珠珍发短信邀请李自健出席母亲的百岁寿宴,李自健回复“将携夫人丹慧亲临祝贺”。

宴席开始,两位客人如约出现,戎瑞霞笑了。除了红包和祝福,两人还为老人带来了翻拍的油画作为贺礼。

凝视着画中的自己,戎瑞霞在人声鼎沸中陷入沉静,凑上来的小女儿汪珠珍惊叹出声:“这是妈妈!”

大屠杀幸存者戎瑞霞,就是李自健油画《忆》的原型。

【礼物】 苦寻数年,终于找到您

这份特殊的礼物,李自健已埋头准备一年。

百岁宴上,李自健还和老人约定:等明年国庆李自健美术馆开馆,这幅叫《忆》的油画,将挂在第一个展厅的第一面墙上。

“去年听说李自健要来,我怕弄错,仔细问是不是十八子李、自己的自、健康的健。”回想起2014年12月与李自健的初次见面,戎瑞霞的小女儿汪珠珍仍然激动。

这位著名的湖南邵阳籍旅美画家,因创作《南京大屠杀》巨幅油画而享誉世界,也因油画的全球巡展而遭遇日本右翼势力百般阻挠与威胁,但一直坚持用画笔为真实历史代言。

他一直在寻找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为他们画像。此前七八年,他将寻找幸存者的重心放在大屠杀惨案当地。

“在南京,我见过几位幸存者,也拍过照片,但可能是因为匆忙,都没有达到理想要求。”李自健说,“没想到在长沙就有这样一位老人,这太难得了。”

去年此时,因为本报报道,李自健火速联系记者,登门雨花区社会福利中心,终于和老人见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