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身上有“12口井”,能预防和治疗疾病

 金玉满堂书馆 2015-12-16
人身上有“12口井”,能预防和治疗疾病
   识你身上这“12口井” 重要时刻能防病
 



   每个人身上都有“12口井”,每条经络都有一个井穴,其异常能反映脏腑疾病!也许你从未听说,甚至不敢相信,但它们确实存在,并且默默地为我们的健康服务。用好我们身体的“12口井”,可洞悉身体内部的健康问题,针对疾病提前采取措施。

1

“第一口井”:中风


取穴:少商(肺经井穴)位于拇指外侧,距指甲角0.1寸。
动作效果:有清热利咽、醒脑开窍的功效。

针对疾病:外感风热引起的咽喉肿痛、咳嗽、鼻衄、发热,心下胀满,中风昏迷,指腕挛急。   操作:向腕平刺0.1~0.2寸,或点刺出血。

2

“第二口井”:手指麻木



取穴:商阳(大肠经井穴)位于食指外侧,距指甲角0.1寸。
动作效果:有宣肺解表、泻热开窍的功效针对疾病:牙痛、咽喉痛、耳鸣、昏迷、手指麻木。
操作: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

3
“第三口井”:心痛



取穴:中冲(心包经井穴)位于中指尖端中央。

动作效果:有回阳救逆,醒神通络的功效。

针对疾病:中风昏迷、中暑、心痛、心烦、小儿夜啼、舌强肿痛、掌心发热。      操作:浅刺0.1寸。  

4
“第四口井”:头痛



取穴:关冲(三焦经井穴)位于无名指外侧,距指甲角0.1寸。

动作效果:有清热解表、宣达三焦的功效。

针对疾病:头痛、目赤、耳聋、咽喉肿痛、心烦。

操作:斜刺0.1-0.2寸。

5

“第五口井”:心悸



取穴:少冲(心经井穴)位于小指内侧,距指甲角0.1寸。

动作效果:有宁神醒脑、清热熄风的功效。

针对疾病:心悸心痛、胸胁痛、癫狂、昏迷。

操作:斜刺0.1-0.2寸,或三棱针点刺出血,或艾炷灸1-3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6“第六口井”:耳鸣



取穴:少泽(小肠经井穴)位于小指外侧,距指甲角0.1寸。

动作效果:有清热通乳、散瘀利窍的功效。

针对疾病:疗头痛、目赤、视物昏花、咽痛、耳鸣、热病昏厥、急性乳腺炎、肩臂外侧痛。    操作: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

7

“第七口井”:遗尿



取穴:大敦(肝经井穴)位于足大趾外侧,距趾甲角0.1寸。

动作效果:有回阳救逆、调经止淋的功效。

针对疾病:疝气、遗尿、女性崩漏、癫痫。

操作:浅刺0.1~0.2寸。

8

“第八口井”:胸痛、便血

取穴:隐白(脾经井穴)位于足大趾内侧,距趾甲角0.1寸。

动作效果:有调经统血、健脾和胃的功效。

针对疾病:腹胀、暴泻、善呕、胸痛、心痛、便血、尿血、月经多、崩漏、多梦。     操作:浅刺0.1寸。

9

“第九口井”:牙痛


取穴:厉兑(胃经井穴)位于足第2趾外侧,距趾甲角0.1寸。

动作效果:有苏厥醒神、和胃理气的功效。

针对疾病:鼻衄、牙痛、咽喉肿痛、胸腹胀满、热病癫狂、腿脚寒冷。

操作:浅刺0.1~0.2寸。

10

“第十口井”:偏头痛


取穴:足窍阴(胆经井穴)位于足第4趾外侧,距趾甲角0.1寸。

动作效果:有清热解郁、通经活络的功效。

针对疾病:偏头痛、目赤肿痛、耳鸣、多梦。

操作: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

11

“第十一口井”:目痛

取穴:至阴(膀胱经井穴)位于足小趾外侧,距趾甲角0.1寸。

动作效果:有清头明目、矫正胎位的功效。

针对疾病:头痛、目痛、鼻塞、鼻衄、足心热。

操作:浅刺0.1寸。   12

“第十二口井”:舌干咽痛



取穴:涌泉(肾经井穴)位于足趾弯曲时前脚掌中部凹陷处。
动作效果:有滋肾益阴、潜阳熄风的功效。

针对疾病:头痛、头昏目眩、二便不利,足心热,中风昏迷、舌干咽痛、失音。

操作:用手掌托来回搓摩涌泉及足底部108次,要满面搓,以感觉发烫发热为度,搓毕,再用大拇指指肚点按涌泉49下,以感觉酸痛为度,两脚互换。


身体不适不用害怕,牢记这身体的“12口井”,摆脱各种疼痛的困扰。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