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涨姿势‖买二手房也有“潜规则”,这样你能省一大笔钱

 随缘落幕 2015-12-16


1、故意夸张税费


虽然大部分中介不敢在费用上作假,但一些工作人员为了表现出给客户省了一大笔钱,往往把本来就不用交的费用拿出来说事儿,比如按照规定营业税房产证超过两年则不用缴纳,但有些中介人员就把这项税费故意说成要超过五年才不用收取,然后说自己可以找关系免除,以便让消费者觉得中介“上面有人”,把买房子一事全权委托给该中介。


应对办法:熟悉交易费用


整个交易中,所涉及的费用包括契税、营业税、交易费、评估费、按揭费、中介费和物业维修基金,其中普通住宅的契税是按照评估价的1%收取,营业税房产证超过两年则不用缴纳,中介费按成交价3%收取,但因为竞争激烈,有些小中介经过讨价还价可以打7折。


2、偷懒少提省钱办法


询问有没有省钱的办法,大部分中介都会说已经把费用算到最低。但实际上,提供一些发票单张是可以用来抵消个人所得税的,因为怕麻烦,很多人会直接跳过这步。


应对办法:所得税可用发票抵


消费者要交的个人所得税部分,是用评估价减去购房价格差额的20%,也就是说如果一套房产买房时价格是50万,评估价格为60万,那么你要交2万元的个税。但是这部分税费是可以用包括购房、按揭利息、评估、装修在内的各种发票来抵消的,分分钟可以省去要交的一大笔个税,所以日后做完房屋评估记得要发票哦。


3、拿到钱就放手


“我跟业主签了购房合同,中介拿到钱了就不搭理我了!”市民方先生说,他买了一套房子,中介开始的时候非常热情,但是拿到钱之后对他的要求就开始爱理不理了,自己因为不清楚办理过户的方法,要求中介帮忙去办,但中介答复说签了合同,服务已经终止了。


应对办法:要求跟到出了房产证


对于中介到底应跟进到哪一步的问题,虽然上世纪90年代末对于中介服务的规定就是促成买卖双方交易便可完结,但实际上,现在二手市场的竞争越来越大,中介一直跟进到消费者房产证过户已经成为行业自发的行为,如果遇到有中介人员收了钱翻脸不认账,消费者也是有理由要求其继续跟进的。


省钱妙招


四类人群只用付两成


虽然买二手房同样能做按揭,但相比第一次购买一手楼,消费者即使是第一次购买二手房,首付也必须在三成以上。但是,一些特定的人群,可以只付两成首付,其中包括公务员、教师、医生、事业单位的在编人员。


选准银行做按揭


精明的消费者,还能通过筛选银行来省下一笔钱。目前,像四大国有银行,二手房的按揭往往直接给一些按揭代理公司办理,二手房购买者要做按揭,先得付给代理公司一笔手续费,费用各家银行不一,按照房产数百元到上千元不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