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乌镇记忆(一):古镇

 百城主人 2015-12-16
 住宿的地方有个很特别的名字,叫做昭明书舍。在乌镇西栅景区里,所有那些被称作客栈或是会所的住所里,“书舍”这个名字实在是很别致的了。及至走进昭明书舍,看见大堂的布局竟然就如一个书香门第的书房,更甚至于从大堂入口处延伸至底的天花板都用了竹简装饰,竹简上刻写着《昭明文选》中的文字,配合了射灯的光线像书海层层叠叠,我不由笑了。“昭明书舍”,实在是再贴切不过的一个名字了。更何况书舍的旁边就是著名的昭明书院,一千五百年前,昭明太子萧统曾经在这里读书。我相信日后那部《昭明文选》,也是因为浸濡了乌镇的灵气而得以流传千古的。

住过国内外那许多宾馆,还就算昭明书舍的客房给我的印象最是特别。房的空间不大,窗是那种老式而又轻巧的格局,窗棂上糊了一层白纸,仿佛就那么轻易地隔开了一个时代。老式的茶几上有着一部同样老式的电话机,再旁边摆放的居然是一张古色古香的架子床。架子上还有一袭蓝印花布为你做着关于古镇沧桑而悠久历史的诠释。于是梦里水乡便在这个夜晚很容易地和我不期而遇。

西栅夜晚的美,是你所不能想象的。街灯点点,印满青石板铺就的巷道,又倒映在那咿呀的橹声里,随了一叶挂满红灯笼的轻舟远去。涟漪点点,再和了那水纹渐次扩散开来,于是整个西栅都有了几分层次,变得立体而生动起来。以致一个夜晚你都可以一个人坐在河畔,哪怕只是为了听听西栅的水声。这样的夜,只能用自己的心灵来记录。有人说,在西栅的夜晚哪怕就是失眠也是幸福的,因为即使失眠,也能听见西栅流淌千年的呼吸。

西栅那错落有致的呼吸声还在每一个清晨召唤着早起的人们,晨雾中的古镇更加安静,几许炊烟升起在蜿蜒细长得似乎没有尽头的弯弯水巷里,巷子的两侧是鳞次栉比清一色的乌檐青瓦,古老的门窗上有残缺的雕花和斑驳的油漆。如幅幅水墨画,深远而不张扬。而水,更不消说了,那是乌镇的灵魂。很久之前,黄磊和刘若英在这里合演了一部电视连续剧叫《似水年华》,我读过这部小说的原著,也曾不完整地看过这部连续剧。记忆中最深刻的就是《似水年华》里那一架一架的书,想起黄磊和刘若英在书架的两边,一个眼神,一段时光,一种爱情,那么地令人神往。 难怪刘若英会说:“如果你想要让自己能够休息一下,希望去的那个地方会有浪漫跟奇迹发生,我觉得你可以去乌镇”。也许在她的心中,乌镇就是这样美丽和充满爱情的滋味。也因此在给乌镇做形象代言人的宣传片里,刘若英会说:离开纷乱的都市回到这里。停下脚步,宁静可以让伤感隔离,时间真的不曾改变什么,放开手送走烦恼,光影里的小桥流水人家,满载的是生活里饱满的笑容。时间改变了许多事物,却不曾改变过这里。那个笑得像花一样的孩子、一个轻快跳舞的女子,还有我的赤子之心------生活在梦里的乌镇。

枕水江南,乌镇。那画面真的,很美。

美到让你感觉如果有一天和你自己相爱的人手挽手悠悠地走在青石板铺就的小巷,踏着细细碎碎的步,远离都市的喧嚣、感受这里的宁静与沉稳。感觉就像过了一辈子、爱了一辈子。

桨声荡漾里,浮起的,就是一个被叫做乌镇的古镇。

(刘若英的代言:http://video.qq.com/v1/videopl?v=5gGsmUpmA8r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