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吝啬”一词,来源于吝先生和啬先生的故事。
从前,有一位吝先生,他非常小气。有一次他到城里去办事,遇到了另外一个小气的啬先生,两人一路有说有笑,非常高兴。在分别时,两人还相约好中秋节的时候在子虚亭饮酒赏月,相见时吝先生要带酒,啬先生要带上菜。很快中秋节到了,两人都准时来到子虚亭赴约,因为两人都很小气,见面时双方都是空手而来的,两人面面相觑,突然哈哈大笑起来。为了打破这种尴尬的场面,吝先生首先说话了,他用手做了一个酒杯的形状,然后对着天空说:“月光如水,水如酒,请啬兄开怀畅饮。”啬先生也伸出手来做了一个筷子的形状,对着荷塘说:“池中有鱼,鱼是菜,请吝先生大饱口福。”于是两人互敬互让地喝了起来,还不停地说是好酒、好菜,即使是杜康和山珍海味也是无法相比的。此时有很多的游人从这里经过,都耻笑他们的怪异行为。其中,有一个人认识他们两人,就说:“两位仁兄赏月,喝的是吝啬酒,吃的是吝啬菜,活着是吝啬人,死了是吝啬鬼。”
以后“吝啬”一词被广为使用,形容非常小气、过于爱惜财务的人,即使在该用的时候也不用,我们经常把这样的人称之为“吝啬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