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云南人镜头下的滇西北:蓝天碧水如诗如画

 真友书屋 2015-12-17

高中毕业,我只身来到北方,只为逃离故土,慢慢的我读懂了月是故乡明。

东北、西北、西藏、江南??不,只有一个云南。





本文整理了三四年来我在滇西北的旅行见闻,把它拿出来分享,希望你也会喜欢。因为是摄影集,所以并没有严格的按照时间顺序,更多的是随心按照地域排版,阅读时可以不用纠结于时间。


行走日记:滇西北风光

摄影、撰文/洞幺



洱海边的渔船


驾车路过洱海海东湿地,肚子饿了停下来吃午饭,饭后在洱海边闲逛,正好碰见这几只废弃的渔船。这些年随着大理旅游产业,大爆发,游船取代了渔船成了洱海的主角,许多渔民也转行开饭店客栈等。几艘破败的渔船显得极为沧桑。



泸沽湖


那一次到泸沽湖很幸运,不仅免去门票,还碰到难得的好天气,彼时云南正值雨季。水天一色,水平如镜,倒映着远山,白云和摩梭族古老的猪槽船,怎能不让人心动呢。



修通讯线路的人


泸沽湖边的大落水村有一处喇嘛庙,可远观泸沽湖。在去喇嘛庙的路上碰到检修通讯线路的,拿起相机想拍湖的时候忽然发现镜头里的这个点,原来是个人挂在电线上,以为这是城市特有的场景,没想到在这偏远的村庄也能见到。想工人辛苦的同时也感叹旅游发展之迅速,要是在非旅游区,如此大小的小村不知要何时才能用上宽带。



晚霞


日落后又过了一会儿晚霞才完全绽放出来,洒满了整个湖面,遍布天空。此前从未见过如此纯粹的晚霞,不愧被称为最佳观景点。因相机焦距不够,用三张照片拼接而成。



缅茨姆


最喜欢的云南山峰之一,缅茨姆,是梅里雪山的第二高峰,半遮半露,藏族村寨点缀其间,禁不住一次次停车拍照,终于在变幻莫测的云海中抓到这一张相片。



古城晚霞


从观音峡启程已是七点,想雨过天晴后应当会有晚霞,所以一路飞奔朝古城去。到了古城发现实在难找到一座比较高的建筑可以看晚霞映衬下的古城,来来回回像无头苍蝇一样奔波最后还是没找到好的地点,但晚霞果然还是如期而至,而且美得出人意料,以前从未见过这样有层次、艳丽的晚霞。



落日余晖下的丽江古城


落日余晖下的丽江古城。为了寻找古城的最佳拍摄点花了三天时间爬了很多楼,最后终于在古城西侧的山顶拍到了这一张照片,也算是了却了一桩心事。丽江古城很大,几乎所有建筑都是木质结构(很多仿古),很是壮观。



云雾缭绕的玉龙雪山


在雪山脚下睡了一晚,懒得动手搭帐篷就裹了睡袋在车里睡了一夜,没能看到理想中的第一缕阳光洒在雪山上的美景,不过云雾中朦胧的雪山也不失为另一种美。



蓝月山谷的迷你瀑布


玉龙雪山蓝月山谷景区实际上是人造景观,通过人工建造水坝拦挡雪山融水,形成湖泊和瀑布。瀑布虽然迷你,但如丝般的水流也确实很漂亮。



一条溪流


路边无数溪流中的一条,瀑布是小水电站泄出水口,这在怒江沿岸极为常见,多如牛毛的小水电站造就了一个个人工瀑布,除了人造这个梗之外,很难说这瀑布不美。



溜索


如果铁索桥吓人,那么溜索就是恐怖了。就这么一根冰冷光秃的铁索,再加上一个滑轮就构成了两岸的交通线。



西瓜


这是一个西瓜,就是一个西瓜而已。当时在澜沧江峡谷,开了半天车了还没吃饭,后来在路边看到一个西瓜摊,只怪孤陋寡闻,我心里的想法是,澜沧江河谷竟然有西瓜,竟然有西瓜哎,吃完又去西瓜地里拍照,觉得这个青绿色的西瓜比较漂亮。



页岩


路边悬崖上的页岩,线条很规则,整个峡谷地区都是这样的地质,页岩极不稳定,也是造成灾害多发的原因之一。



怒族村庄的石板屋顶


因为怒江峡谷独特的页岩地质,能劈出特别薄而且面积特别大的石板,所以当地传统村寨都是用这种石板做屋顶,可以说,任何地方的民风民俗都是和当地的自然地理息息相关的,特别是在工业极为落后的时期,人只能适应自然,没有能力加以改造,哪怕今天都依然还是。




贡山县丙中洛


丙中洛乡,现在因丙察察进藏路线而为人所熟知,坐落在嘎娃嘎普雪山下。此图是在等神山日落时拍摄,天边若有若无的晚霞,乡村的炊烟,构成一幅安静祥和的画卷。但近看丙中洛,却有种盲目开发失了魂魄的错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