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如何过"冬" —浅论景区冬季管理 作者:赵峰 一、知己知彼——全面调研 1 收集宏观信息。对任何行业来说只要认清社会发展大趋势,顺势而为,必定事半功倍。对于旅游业来说宏观信息主要包括宏观经济发展趋势、社会需求发展、国家旅游政策法规等,建议景区经理人们不仅要盯眼前的一亩三分地,同时必须认真研究透彻政府旅游大政策以及社会、经济展大趋势,进而因势利导为自身的下一步发展谋定品牌布局。 2 收集旅行社信息。景区管理者都知道旅行社是景区的重要销售渠道,但是很多管理者由于业务繁忙没有时间和旅行社进行深入沟通。冬季这个空闲期正好有时间让我们到市场上走一走,看一看,聊一聊。走一走就是要通过走访了解下我们景区在客源市场真实现状,看一看既要看营销员的市场工作状况,同时也看下其他景区的市场运营状况,聊一聊通过交流沟通收集建议、解决问题;同时也通过交流增进感情。利用这些合理有效的手段最终达到景区和旅行社彼此了解,良性沟通,和谐共赢。 3 收集游客信息。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老百姓对旅游趋之若鹜,但同时对旅游的要求也“水涨船高”起来!很多景区有这样一句口号“游客是上帝”,但纵观中国的景区,甚至整个旅游业真正把游客当作上帝的很少,认真研究“上帝”更是凤毛麟角。景区要想在激烈的竞争异军突起,就不能再走“低价大战”这种损人而不利己老路子;而是要推出满足游客的旅游心理,符合游客需求的产品的基础上同时做好包括硬件建设、软件服务。这就要求景区必须要高度重视游客需求调研,利用冬季景区闲置的人力资源广泛进行游客调查,通过网络调查、问卷调查、街头调查等科学手段收集游客信息。才能为下一步景区发展提供可靠参考资料。 4 收集其他景区信息。冬天对各个景区来说是个难得的休闲的时刻,正好利用这个时间互相学习。“他山之玉,可以攻石”通过实情实景,实事求是的学习对方优秀的管理、服务、营销做法。同时,高层的交流还可以取长补短,共谋区域旅游集群发展的大业! 笔者在2006年年末负责太行(林州)大峡谷景区时,非常注重冬季调研,先后聘请专业的调研公司做了翔实的市场调查,在此基础上经过认真分析市场重新定位,推出符合游客需求的特色活动,广泛结盟发展等策略。07年即实现门票收入翻三番达到1120万的成绩。 二、厉兵秣马——全体培训 现在越来越多的景区已经意识到冬季人才培训是景区人才战略重要组成部分。多会通过内部训练、外聘专家的形式对员工进行工作技能等方面进行培训。当然这些景区都有自己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团队,制定的培训方案必定也是“结合实际,优中选优”。但是笔者认为培训中一定要注意一下几个问题: “德才并举”说起 “德才并举”好像是人力资源部招人的标准,但是在景区现实经营中,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必须招募一些当地居民,这些人由于受到一些条件制约,其文化程度大多不高,思想观念落后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员工的思想教育、心态教育,树立景区员工正确的人生观,做到“领导在不在工作一样好,游客多与少服务一样好”的良好工作心态,打造景区工作“自动钟”状态。 全体培训景区内是个综合的社会群体,存在诸如:餐饮、宾馆、商铺、索道、滑道、游艺、交通等依靠为游客提供服务而生存社会群体。他们是景区有机构成重要的一份子,他们的服务水准也代表着景区服务水准的高低!所以景区除了对内部员工的培训外也要注重对这些群体的培训,也可以协助,甚至直接组织他们通过专家讲座培训、其他优秀服务同行学习等灵活形式来提高他们的服务水准,为景区全面的提升助力。 北京巅峰国智就非常重视对“人才战略”。接手周村景区后第一件事就是派专家结合景区实际情况对全体人员进行“服务标准化、服务制度化” 等一系列的培训,为周村5年取得了收入增长25倍的旅游业奇迹奠定了雄厚的“人才”基础! 三、因地制宜——全脑营销 “因地制宜,借势利导”景区冬季营销必须要根据各地不同的情况制定适宜的办法,充分利用景区的旅游资源优势,开动脑筋深度挖掘营销亮点、借势利导渠道推销从而打开景区冬季营销的局面。 在这里因地制宜,首先要因“地”制宜,毕竟景区冬季的特殊性,尤其是山水景区由于所处的位置,大多都会出现大雪封山,道路不同的现实状况,那么这些景区主要做的就是上文提到的练内功的问题。但也有一些景区,尤其是人文景区多处在城市中或者附近。这些景区受到的影响相对会少一些,这些景区就要考虑下文的因地“制”宜了 说起这点先举个例子:开封翰园碑林,一个占地仅百余亩的文化主题公园,开业初期由于资金,市场定位,景区吸引力再加上附近的清明上河园,龙亭知名景区包抄,日子过得是十分凄凉。后来在总经理李孝杰的带领下转变思路,利用冬季河南各个景区冬歇这个空挡期,模仿老北京庙会成功策划了开封翰园碑林庙会。通过持续不断的营销创新已经使翰园庙会成为中原地区规模最大、质量最好的也是性价比最高的庙会。同时翰园的庙会的效益也由第一年12万的收入增加到2009年春节300万收入!翰园碑林就是抓住了冬季河南各景区的营销的真空时期异军突起!同样景区冬季营销这方面还有很多先行者譬如:四川九寨沟、黄龙的冬日“冰瀑节”,周村的民俗“过大年和花灯元宵节”,吉林举办“冬季捕鱼大赛”。这些因地制宜、丰富多彩景区特色项目极大的丰富了冬季旅游市场,满足了游客需求的同时也取得了不菲的收益的典型案例。 从这个例子不难看出人文景区的冬季营销是大有可为,不可否认我们景区在旺季都是营销的高手,轰轰烈烈的景区活动、妙笔生花的广告宣传此起彼伏!但是一到了冬季,除了温泉和滑雪外特色冬季旅游节目外,其他景区多偃旗息鼓。这对具有一定冬季旅游条件,可以开发冬季景区旅游项目的景区不仅损失了应得景区收益,更多的是错失了景区品牌成长的大好时机。所以笔者认为这些景区要利用大多数景区的宣传空挡立,足现实资源、创新营销思路、开发特色旅游项目!必定可以吸引大量的游客,取得经济、社会效益双丰收! |
|
来自: 阳光普照一生 > 《万青山花海小镇旅游度假风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