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该给清华自创学位证点赞?

 gs老张 2015-12-17

[摘要]这次由清华大学领衔的学位证书改版事件,涉及到了更深层的概念——自由,即高校第一次能自由地为毕业生设计一个留存一生的念想。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件事不能说小,因为自由无小事。

曾有这么一句流传甚广的戏言:中国发学位证最多的不是哪所大学,而是过街天桥上。这一方面说明我国各种假证泛滥成灾,另一方面也说明我们对学位证有多么迫切的需求。而学位证之所以容易造假,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长得像”。几乎所有高校的学士、硕士、博士证,除了颜色不一样外,外形都一样,大红的国徽、蓝底两寸照片、黑色文字再配上蓝色的校长签章,齐活。

如今这一切都要改变了。从明年1月1日起,各高校可以自主设计印制学位证,并且明确规定:不得使用国徽标识。清华大学已经明确表示将从明年起启用新版学位证。那么,究竟应该怎么看待这个改变?在学位证上的这种自由又意味着什么呢?

一、严格讲,高校拥有的只是“印证权”,并非“发证权”

高校自主设计印制学位证的消息一出,很多人第一反应是:高校的权利太大了,想发证就发证,这怎么控制乱发证,怎么限制校领导腐败啊?别忙,看看媒体报道先。

【文化观察】为什么该给清华自创学位证点赞?

清华大学新学位证学士、硕士、博士学位证书封套配色样本

【文化观察】为什么该给清华自创学位证点赞?

清华大学新学位证学士、硕士、博士学位证书样本

根据《中国青年报》12月15日的报道,此次清华大学自主设计的学位证书,是我国高校首次自行印制学位证书。报道中称“‘清华版’学位证书设计分为证书和封套两个部分,其中证书部分为本次设计工作的主体,包含必要的学位授予信息,并融合清华元素。设计团队采用了庄重、典雅、严谨的设计风格,力图体现清华‘行胜于言’的风骨,并且在美学上体现‘人文日新’的精神。”

发现点啥问题没有?通篇讲的是艺术和设计上的事,大家最关心的发证权限和防伪等问题完全没说。恩,因为没啥可说的,清华贵为我国第一学府,也没牛到可以发证的地步,而只是可以自主设计和印刷而已。

其实学位证最重要的东西不是封皮,也不是印着照片的那张纸,而是那串16位的编号。再精湛的假证制作工艺,也不能“黑”进教育部网站去给你生造一个编号出来。不管证书怎么变,这串编号还是由国家统一发放的。所以怕高校自己印证书就可以随便发证了,就有点杞人忧天了。

二、现实层面讲,自主设计学位证是与国际接轨

既然高校拿到的只是可怜巴巴的“印证权”,而非“发证权”,那这项新政策里所谓的自主还有什么意义吗?

有的,比较明显的现实意义就是与国际接轨。像清华这种名校,经常会碰到与外国或港台高校合作培养学生,并共授学位的情况。这时候,尴尬的事情就出现了。

比如,英国的学位证是这样的,校徽顶在头上——

【文化观察】为什么该给清华自创学位证点赞?

邓亚萍女士展示她的剑桥大学博士学位证

【文化观察】为什么该给清华自创学位证点赞?

一般英国大学的毕业证

美国的学位证是这样的,校徽也顶在头上——

【文化观察】为什么该给清华自创学位证点赞?

美国哈佛大学学位证

即便是香港的学位证,头上顶的也是校徽,不是紫荆花——

【文化观察】为什么该给清华自创学位证点赞?

香港理工大学学位证

而我国学位证呢?头顶上是红彤彤的国徽——

【文化观察】为什么该给清华自创学位证点赞?

中国某高校学位证

画风不大一致哈。我国学位证书以国徽压阵,是有其历史背景的。自1981年中国实施学位制度以来,学位授予单位颁发给学位获得者的学位证书,均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制定格式和统一印制。国徽印在学位证的封皮和证书顶端,起到了庄重、严肃、正式的作用。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之前曾表示,学位证书统一格式和印制,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与我国学位制度和高等教育发展阶段相对应的,起到了规范学位证书使用、防止滥授学位和伪造学位证书等作用。通俗地讲,打上国徽,盖上钢印,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具有很好的防伪效果。

现在嘛……你懂的,只要你想要,假证贩子可以从封皮到内页给你做到100%相似,只要一个电话,跟你不见面都能直接快递到你家里去,包邮哦亲!

【文化观察】为什么该给清华自创学位证点赞?

北京某过街天桥上,办证电话已经写不下,开始一层摞一层了

既然由国家背书的意义已经不大,而国际上又有成熟经验可借鉴,那改变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按照官方的说法,随着学位工作和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统一制发学位证书在许多方面已不适应,学位授予单位也提出了改革要求。调整学位证书制发方式,既符合我国学位工作实际,又体现了国际通行做法,便于人才交流。

三、更大意义上讲,自主设计学位证是高校向自主办学迈出的一小步

“大学使用自主设计的学位证书,是对‘校本学位’的最好诠释,也体现了大学的自信和荣誉。”在澎湃新闻的相关报道中,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如是说。据这位专家透露,以往大学颁发的学位证都是国家统一发的一张纸,连这张纸上的内容,也是要按照规定的来。自主设计证书表明高校自主办学已经迈出了一小步,但还远远不够,还需要高校“自主办学”真正落到实处。

以上信息透露了三个问题,一是这件事本身是好的,能够自行设计印刷学位证,是一项进步;二是这个进步还不够,他还期望看到更多进步;三是这种对高校制度的吐槽有些敏感,他不想透露真实姓名。

【文化观察】为什么该给清华自创学位证点赞?

清华大学新学位证封套的封面、封二及博士学位证书样本

这位匿名专家的观点颇具代表性。在笔者接触过的大学教师、知名学者中,对高校体制的种种弊端愤而斥之的有不少,但如果多问一句:“可以把你说的整理出来发表吗?”得到的答案几乎都是“这怎么能发出来呢,当你是朋友咱们私下随便聊的……”

其实,不用专家说,上过大学的人都多少能感知到我国高校存在的一些问题。就举最简单的课程设置为例。我们上大学时,很多课在上的时候就知道:这门课只在考试时有用,拿到学分后,这辈子就不会再用到了。

还有一种情况,是全国一盘棋,全国一刀切,比如这种——

【文化观察】为什么该给清华自创学位证点赞?

这种部委下一道文,全国所有院校统一开课的例子不胜枚举,高校在课程设置上的主动权相比国外来讲比较小。

自从慕课这种远程视频形式的课程风靡网络后,中国的学生开始大量接触国外公开课,很多有趣有料的课颇受欢迎。比如传播很广的耶鲁大学公开课等等。有些学生看完后在网上感叹:中国的教授什么时候也能上这种课?其实这有点愿望教授们了,不一定是他们不想,而是开一门新课,很多时候他们说了也不算。

【文化观察】为什么该给清华自创学位证点赞?

《耶鲁大学公开课-死亡》的视频截图。这门课由于探讨问题极端,授课教师自由散漫(全程几乎都盘腿坐在讲台上)而广受中国网友好评。

【文化观察】为什么该给清华自创学位证点赞?

耶鲁大学公开课中有很多课程是在中国课堂上很难见到的,比如上述这些。

另外在一些学科的深度设置方面,中外(尤其是中美)也有区别。比如美国的法学、医学不设本科,因为他们觉得律师(法官)、医生责任重大,必须在具备了一定基础之后才能学,因此只向本科已经毕业的学生开设法学、医学的硕士研究生课程;而中国这两个学科都是本科招生大户。另外美国人认为管理是应用学科,学到硕士足矣,实践中应用最重要,所以不设管理学博士学位;而在中国,管理学不仅有博士,还有博士后,如果谁胆敢提出管理学取消博士学位,估计众多管理学博导们就饶不了他……

【文化观察】为什么该给清华自创学位证点赞?

某高校管理学博士后流动站信息

当然,不是说老外做的都对,中国人怎么做都不对,只是客观上讲,美国在法律、医学、管理学方面的发达程度都是世界领先水平的,他们的经验可能有值得借鉴的地方。

以上从学科和课程设置方面说了一下如今高校存在的问题。客观上讲,我国高校目前的独立性、自主性不是很强,能自己做主的事不是那么多。自主设计印刷学位证这件事,老实讲不是什么大事,我们更在意的是拿到这个证本身,而不会太关心这个证是怎么做的。但当政策允许后,清华大学在第一时间(明年1月1日)启用新证,并早早着手设计,这份行动力还是值得点赞的。

结语:

学位证和结婚证有些类似,都是说起来重要,一辈子却用不到几次的证件。证件样式改与不改,改成什么样,本不用太在意。但这次由清华大学领衔的学位证书改版事件,涉及到了另一层概念——自由,即高校第一次能自由地为毕业生设计一个留存一生的念想。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件事又不能说小,因为自由无小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