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再谈特奖 | 不会缺席的“职业胜任力”

 影落平湖 2015-12-17




编者按

研究生特奖分享会已经渐渐走来。又是一年与学霸面对面的时候。


怎样的努力才能让我们在这所园子里度过更有价值更值得回味的几年青春时光?如何才能让我们的努力保持正确的方向?


特奖给这个园子带来的思考,已经不仅仅是“特奖”本身。这也正是我们要在这几天“也说特奖”的原因。


清华园里一年一度的研究生特等奖学金评选已经落下帷幕。我们惊叹于各路牛人精彩绝伦的表现,毫不怀疑他们代表了清华研究生群体的高水平;我们翻看他们简历上长长的个人成就,不由默默感叹人和人之间的区别,甘心情愿地献上自己的膝盖。确实,他们无疑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也是清华园作为一所学术重镇的重要建设者。


2015年特奖:我们该注意到什么?


当我们看着2015年度研究生特奖获得者的个人成就时,是不是在赞叹之余,感觉少了点什么:杭婧:在《Science》上发表高水平论文;曹玮:SCI论文20篇;吴伟:学术论文30篇,其中SCI收录16篇,EI收录2篇,中文核心6篇,申请发明专利6项;崔彬:SCI论文23篇;等等。这是几个博士特奖获得者的情况。田天:荣获西贝尔学者称号,科研之余热衷参加社会志愿服务活动;周滢垭:2篇EI论文,1篇国际会议论文,1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吴晓玲:SCI论文6篇。后面三位是硕士特奖获得者情况。


考察完今年特奖获得者的基本情况,我们可以发现,今年特奖的主要考量标准依然是个人论文发表情况(数量及质量)。对博士如此,对硕士亦然。对于学术重镇清华大学来说,这当然理所应当,我们的重要目标是培养一大批杰出的学术人才。


但是在特奖申请阶段,我们曾注意到,评选政策《关于开展2015年清华大学研究生特等奖学金评选工作的通知》中说,特奖评选“博士生主要侧重考察其科研创新能力;而硕士生主要侧重考察其成为行业骨干的潜质或科研创新能力。”


当时的一份特奖政策曾说明,“成为行业骨干”体现为硕士生“职业发展能力的多样化”。硕士评选要突出他们的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或者职业发展能力。用一个词来说,要注重他们的“职业胜任力”。细心的小伙伴难免会问:今年的特奖评选体现了“职业胜任力”吗?


坦白地讲,从上面的数据来看,今年的评选依然侧重于学生的学术表现,职业胜任力并没有得到很好体现。那么,这是否意味着所谓的“侧重考察其成为行业骨干的潜质或科研创新能力”只是口惠而实不至呢?


“职业胜任力”:我们想表达什么?


今年的特奖政策希望体现硕士生的“职业胜任力”,亦即他们“职业发展能力的多样化”。之所以如此强调,其原因在于,我们希望作为全清华学生最高荣誉的特奖,能够有更加丰富全面的内涵,能够涵盖更多类型的同学,使其更具有代表性。而以往我们的特奖评选侧重于学术维度,其价值取向偏于单一。这里的学术维度,我们简单地定义为:发表论文的数量、质量及其影响因子。


清华大学一方面是一所传统工科学校,清华的很多学科其实不适合一般意义上的学术维度。现有的特奖评价体系更多从发表学术论文的篇数、论文影响因子等因素考量一个人的学术水平。可是对于大量的工科专业来说,它们更多侧重于实践。工科专业的学生也许能将某个模型做得特别出色,而这个模型也许能在国家工业4.0升级过程中发挥重要重要,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升级。但是由于专业原因,他们的论文发表数比较少。这就使很多工科专业在特奖评审方面处于不利地位。


另一方面,清华又是一所综合性大学。比如美术学院,他们的学生可能在艺术设计方面别具匠心,但可能终其在清华的几年,他们都不会发表论文,那确实不是他们所擅长的。再比如社科学院,他们的学生也许能够针对某种社会现象写出极为深刻的评论,甚至对国家制定相关政策有一定借鉴意义。但他们很难像一些专业那样高频率地发表文章。这些都导致很多文科专业在特奖申请上较难突出。


如上所述,以往特奖政策太强调学术,但是由于现实学科分布因素,有些学科以及大实验室更容易在短期内产生比较明显的成果,另外一些学科则很难出现诸如大量论文发表之类的学术成果。这是现行特奖政策所需要解决的一些问题。如何才能有更加丰富全面的内涵?如何才能够涵盖更多类型的同学?


研究生特奖作为全清华学生最高荣誉,有着很强的导向作用。在进行制度设计时,无疑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以免影响特奖政策的综合功效。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该如何考量呢?


就业:学术维度外的另一种考量


我们知道,就人才培养而言,任何学科都有学术和职业两个方面,特别是工科专业,和产业融合更密切一些。我们现行的毕业去向统计,也主要是从深造和就业两个方面来衡量的。


根据学生职业发展指导中心的数据,从2005到2014这十年间,清华园已经走出了67名研究生特奖获得者。除环境学院的伊朗留学生哈米德之外,还有58名同学毕业。


58名已毕业的研究生特奖得主中,博士有48人,占比82.8%;硕士有10人,占比17.2%。根据学校相关数据,他们的毕业去向主要是继续深造,出国(境)深造和国内深造者累计达31人,占比53.5%;签约就业人数为24人,占比41.4%。而统计整个清华大学的毕业生去向(含本科生),2014年在国内升学的占30.1%,出国(境)深造的人数占16.5%,总体继续深造的占46.6%;签署三方协议就业的占41.0%,灵活就业的占10.8%,其余为自主创业,总体就业的占比53.8%。


大体而言,过去10年的研究生特奖获得者毕业去向,选择深造继续深造的与选择就业的比率约为5:4。考虑到继续深造的学生中将来毕业后,可能会有一部分人选择签约就业,因此总体上,过去10年研究生特奖获得者选择深造与选择就业的比率保守估计为1:1。而2014年清华大学毕业生去向中,选择深造与选择就业的比率也大致为1:1。


如果将过去10年研究生特奖未来发展道路与全校学生的一般情况进行比较,我们可以发现,二者之间并无显著差异。我们知道,现有的研究生特奖政策是以学术为导向的,我们期望该政策能够对学生选择发展道路产生一定影响。但就现有数据而言,这种影响并不是特别明显。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只是粗略推断,如果需要精确结果,还需依据进一步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而且,特奖获得者签约就业可能包含学术领域,数据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重复。因而,该结果只能表示粗略情况。


透过以上数据,我们应该明白,对于绝大多数研究生而言,他们毕业后并不会选择学术道路。毕竟,选择科研就选择了一个小众的人生。


如果清华的毕业生在未来可能仅仅只有10%-20%会毕生从事与学术相关的工作,而其他学生基本都选择了与学术相关度不大的就业,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选择“职业胜任力”作为特奖政策除了学术维度外的另一大考量因素,也就有其充分的合理性了。这也可以说是“职业胜任力”这一说法出台的一大背景。


“职业胜任力”:未来,将不会缺席


将我们的学生努力培养为“治国栋梁、兴业英才、学术大师”,是清华的一贯追求,也是百年历史奠定的宽广格局。着眼于国家的需求而培育人才是清华的重要任务,也是百年清华的重要使命。


“培养什么样的人,怎么样培养这样的人”,始终是清华不断思考的命题。我们有足够优秀的学生,他们在学术上能够取得骄人的成绩,在其他方面也能够同样突出。让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和发展志趣选择多样化的成长路径,构建学生自由成长的氛围与环境,努力让每个学生都成长成才,这是清华一贯努力的目标,也是清华一直在努力践行的要求。


今年的特奖政策希望能突出硕士生的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或者职业发展能力,而最终的选拔结果与预期存在一定差距。这很容易理解。


任何一个政策从提出到完全实行都要经历一段时间。因为政策有其历史惯性,受到惯例、舆论等因素影响,和现实相比,会有一定程度的滞后。今年我们提出了新的想法,经过一年的实践,我们知道该如何改进,这就是进步所在。


在反思与改进的过程中,我们将来的机制会更加完善,考核会更有综合性,制度会更加科学。作为全清华学生最高荣誉的特奖,将会有更加丰富全面的内涵,能涵盖更多类型的同学,本身更具有代表性。


“自强不息”,清华从来没有停止自我改善、自我提高的历程。对于特奖政策同样如此。我们今年提出“职业胜任力”,并不是空喊口号,因为在百年清华教改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将与时偕行,不会缺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