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职场饭局: 明明开胃又开心的场面,却有人饿着肚子想逃离

 昵称14448462 2015-12-17

文/猎聘网温雅

陶熏然(化名)每周都会有至少两次跟工作相关的饭局,虽然她可以衣着光鲜、神采焕发地出现在饭局上,但是从骨子里比较抵触这样的应酬,因为她清楚这种饭局并不能让自己表里如一地开心。

陶熏然在北京一家互联网公司品牌部工作,隔三岔五就会有来自同事、客户的饭局。她将它们分为“重要的、必要的、需要的”,通常她都会认真对待,“欣然”前往。

“我表面上会很积极去完成这些事,不带入个人情绪,毕竟不是小孩子了。但是如果没有这些事情,我会很开心。即使这些事情能推动我的工作,也不见得会为开心加分。”陶熏然告诉猎聘网。

1你不抱功利心对方可能抱这种心态

让30岁的陶熏然觉得心累的是这些饭局都涉及场面上的应酬。如果只是占用自己正常的工作时间,她心理上还能接受。实际上,这些饭局已经占用她很多私人时间,这让她心里很不快。

“大家都是抱着功利心在谈事情,你不抱着这个心,对方可能会抱着这个心态。我是没那么功利的人,不喜欢私人时间还在谈功利的买卖。”

在各种饭局中,陶熏然比较喜欢参加朋友之间的饭局。同样是谈工作,在朋友的饭局上,由于少了功利的因素,陶熏然会比较放得开,能找到让自己舒服、自在的状态。在工作中因为投缘和她保持联络的人,一起吃饭“已经不是打开人脉的敲门砖,而是一种沟通手段。”而她工作中的人脉从不被饭局左右——“我不会因为参加饭局,人脉就拓展了;不参加饭局,人脉就没了。”陶熏然说。

像陶熏然一样,不少职场人平时要应对繁多的饭局。《中国青年报》2012年春季一份涉及1700多人的调查显示,56.6%的受访者感叹自己的饭局很多。在受访者中,70后占36.6%,80后占28.9%,60后占21.9%。在受访者最不愿意参加的几类饭局中,商务聚餐居首位,65.4%的人选择受访者表示不愿参加商务聚餐。

时事评论员曹林最近发文,抒发饭局给自己带来的烦恼。在今年11月《羊城晚报》的一篇文章中,他表示自己再也不参加那种多是陌生人的应酬性饭局,以后尽可能回家吃饭,理由是跟家人一起不必装,可以回归吃饭的本质。

“日常工作中可能需要各种装,而吃饭应该是一件很快乐的事,一边吃饭一边还得装,这是多么痛苦的事。”曹林写道,“……说些一听就知道很假还要装作很真诚的客套话,要夸陌生女性年轻有气质,要装作很真诚把年纪大一点儿的人的年龄猜得年轻一些……有时为了打破尴尬,还得拼命找话题,没话找话说——这对一个不喜欢说废话的人而言,实在是莫大的煎熬。”

2年龄大了该精简人脉发展深入关系不求多

职场饭局多少带有功利的色彩,有一些职场人趁势借力使力,从功利的视角来解读职场饭局,将这类饭局分为有效社交和无效社交,在此基础上,尽可能趋利避害。

冯韶华(化名)近几年就在刻意减少自己的无效职场饭局。今年35岁的冯韶华是北京一家国际NGO的传媒主管,他的女同事很多,每逢周末和节假日都有人出来张罗聚餐,少则七八人,多则十几人。刚开始冯韶华还去得比较频繁,后来渐渐去得少了。

“说实话不太喜欢这种饭局。我这些女同事喜欢谈论八卦、衣服和孩子之类的话题。整个饭局下来,除了吃不饱、听一肚子八卦之外,没什么作用,确实是无效的社交。” 冯韶华告诉猎聘网。

冯韶华说自己比较喜欢人数少、能够深聊的饭局。如果是为了增进关系或者合作而举办的公关饭局,他的态度都会很积极。这样的饭局他一个月会去两三次,席间他可以跟别人有针对性地深聊,共享一些信息或资源,或发掘出很多合作的可能性……这些让他对此类饭局感觉“良好”。

减少出席同事饭局之后,冯韶华丝毫没有担心会影响自己和同事之间的关系,因为他相信自己做出的是一种成熟的选择。

“年轻的时候可能喜欢天天跟人吃饭,到一定年龄,有孩子之后就没那么多时间。”冯韶华说,“随着年龄的增大,人脉就应该精简,找重要的深度发展,而不是求多。”

3国人讲究人情味先交朋友再办事

在中国这个注重圈子的社会,也有人觉得职场饭局创造了一种比办公室更加轻松、具有人情味的气氛,那些在办公室办不到的事情在饭局上往往迎刃而解。

道路明(化名)是北京一家IT公司的高管,他每周会有两三次跟工作有关的饭局。对于这些饭局,他认为不能简单用自己是否喜欢这种情绪化的因素去判定,既然都是为了“工作所需,沟通感情,推动事情”,就应该带着积极的心态参加。

“大家吃饭都还是要吃得其乐融融吧,要是吃饭不开心、有压力,压根就不会撺掇这个局。”道路明告诉猎聘网,“中国很多事情除了利益关系之外,主要是人情味、朋友圈,大家都是先交朋友再办事。很多事情都是在饭局这种场合勾兑出来的。”

饭局不仅仅是吃喝、交际的场所,对于一些不善言辞、不善应酬的人来说也是一个学习和实战的场所,别人在这个场合如何接人待物也许正为前者提供了有益的正面或反面教材。 “这种场合教人学会场面上的交际和应酬。” 道路明强调。

4细节难逃别人法眼刻意回避易陷孤立

因为职场饭局具有公务社交属性,一些老板常常会根据自己员工饭局上的表现,来考察他们在工作细节上是否达标。

据《成都商报》今年8月的一篇报道,有个人刚参加工作那一年的某天,下属单位来汇报工作,领导带他出去招待来宾。在持续一个多小时的饭局上,他总共说了不到五句话,此外,他还在席间端茶倒水,他觉得自己并无不妥。事后,他的领导事后很不高兴,认为他“一点儿都没有体现出作为上级单位职工应有的大气”。

过于刻意回避职场饭局,同事会感觉到抵触的力量,同时会“以彼之道,还施彼身”。本来同事之间在办公室除了公事,私下的交流并不多,如果对这种交流表现冷淡,久而久之,就会导致被同事孤立。

《重庆晚报》2010年曾有一篇报道谈及同事饭局对一个人职场命运的改变。此人在重庆一家公司做文案,由于性格内向,起初两年很排斥同事聚会。后来同事活动就没人通知她,年底评优的时候,尽管业绩不错,也少有人给她投票。领导对她印象不深,有什么好事也想不到她。她意识到这个后果后,立刻改变了对同事饭局的态度。后来,她跟同事的关系亲密、融洽了很多,领导多次在公开场合表扬她“进步大,人缘好,业务能力强。”

5平常心奔赴饭局不要患得患失

职场饭局重在“局”,而不是“饭”。当这种饭局不可避免的时候,要清楚饭局的目的是什么、和什么人一起、在什么场合吃。只要不是违背党纪国法,不涉及公款吃喝、贪污腐败,不妨平心静气地接受。

如果你是一个活泼外向、喜欢拓展关系、善于调节气氛的人,职场饭局正是你长袖善舞的时候;如果你是内向人、不善言表的人,也不要强迫自己去跟每个人都自来熟,只要遵守应有的饭桌礼仪,及时回应别人的询问,不要一味在沉默中吃饭,避免造成冷场。

最好以平常心看待职场饭局,不要将之看得一无是处,也许饭局中建立的“弱关系”在意想不到的时候会给你开辟另一条道路;同时,也不要对这种饭局寄予厚望,不要指望一顿饭能解决所有的问题,更不要指望吃顿饭就和别人情比金坚。职场饭局不讨嫌小帖士

1)遵守餐桌礼仪,尽量照顾到所有人的口味和感受;

2)永远安全的话题是谈天气。新闻事件、社会热点一般情况下都是大家感兴趣的谈资;

3)聊聊大家的家乡和爱好也是无公害的,也许饭桌上还会结识老乡和志趣相投的人,这些都可以创造新的话题;

4)懂得掌握分寸和随机应变,不要只顾自己聊得痛快,要给别人展现自己的机会;

5)不要贪杯失态;不要强行给人敬酒,要考虑到别人饭后的出行安全;

6)提前离席前要跟主人打招呼后悄悄退场,切忌呼朋引伴,带走一片人,筵席瞬间解散会让主人扫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