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前财政官员:别了零利率政策0评论 2015-12-18 01:28:40 来源:金融界股票 金融界美股讯:联储加息决定宣布之后,曾任小布什总统特别助理、美国铸币局局长的莫伊(Ed Moy)在Newsmax撰文总结了零利率政策过去七年的表现,对其结束拍手称快: 2015年12月16日,星期三,曾经在金融危机和大衰退时代扮演关键角色的零利率政策(ZIRP)终于宣告死亡,时年恰好七岁。 死讯是在这一天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会议结束后,由联储主席耶伦予以确认的。 零利率政策诞生于2008年12月16日,比起双胞胎哥哥量化宽松晚了22天。他们是联储的货币政策与总统及国会的财政政策联姻的结晶。不过,在零利率政策诞生后,财政政策很快就和货币政策离异了,再也没有回到过这个家庭。 这是一种非常规的权宜手段,只是为了在次贷危机和近乎崩溃的重创发生后稳定和刺激美国经济。 将联邦基金利率降低到零,是希望低廉的借贷成本可以推动经济走出金融危机,迎来强劲复苏。资金将流向股票、房地产和商品等风险较高的资产。“财富效应”将推高资产价格,进而刺激消费,带动经济增长。 莫伊2006年至2011年任美国铸币局第38任局长 尽管引发了种种争议,但一般意见还是认为零利率政策与同时推行的量化宽松立下了稳定美国经济的功劳。美国经济摆脱了通货紧缩和萧条的威胁,增长速度从-4.0%变成了2.2%,失业率从10%变成了5%,通货膨胀率从-2.1%变成了0.5%。 然而,我们的经济复苏同时却又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弱势的。从复苏开始到现在,经济年平均增长速度只有2.2%,而二战以来的典型经济复苏应该是4.5%。 “财富效应”也很值得质疑。资金确实流向了股市,造成了到今天还依然存在的牛市。房地产领域的表现是复杂的,一些市场复苏了,而另外一些没有。可是,商品的投资却造成了严重的供应过剩,最终导致了价格的崩盘。 还有,大多数美国人其实并不拥有股票或者房地产。结果就是,伴随这些资产价格的上涨,实际上是出现了财富从大众到华尔街的转移。消费并没有获得相应的提升,而经济的增长更是大大低于其潜力。 许多人都相信,零利率政策的效力有问题,很大程度上是其单亲家庭的背景导致的。由于财政政策缺席,经济复苏的担子全都压在了货币政策和两个孩子零利率政策及量化宽松肩上。后者作为短期措施确实是有效的,但是持续时间太长,在财政政策不能配合的情况下,这些只能阻碍经济的健康发展。 零利率政策是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孩子,而它的身后虽然尚未正式确认,但据说是有一个私生子的,叫做负利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