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乔布斯:一个蕴含在丝滑巧克力里的隐秘的真理

 zhw9888 2015-12-18



1847年,位于英国布里斯托的芳润巧克力工厂,第一次制成了适合远距离运输的块状巧克力。在这之前,巧克力制作者都仅仅把黑巧克力和牛奶巧克力当作食品加工中的调味品。而160多年后的今天,当一家大型糖果公司邀请我们加入一个创新项目时,我和我的咨询团队发现了一个蕴含在丝滑巧克力里的隐秘的真理。


对于巧克力爱好者而言,他们对黑巧克力或牛奶巧克力的偏好程度并不完全取决于味觉。但大多数时候人们评判巧克力时,经常评价的是巧克力的口味,因为味觉更直观并易于描述清楚。人们对黑巧克力或牛奶巧克力的偏好程度,更多地取决于更深层次的文化体验和记忆。所以很多时候,我们在谈论对某款黑巧克力或牛奶巧克力的喜好程度时,只是在肤浅和无意识地表达蕴含在内心深处的关于食物的文化信条,是它们驱使我们做出选择的。


我们通过一系列科学的研究和观察手段发现上述事实。在研究中,我们把一些巧克力爱好者带到百货商店,并告诉他们可以自由地选择自己最喜欢的食品区域进行挑选。结果发现一些人径直走向了民族风味食品区、香料货架和咖啡区,但另一些人却直接奔向日常食品区(主要陈列奶酪、牛奶和冰激凌)。之后,我们询问了这些人对巧克力的偏爱。大多数选择民族风味食品的人是黑巧克力的粉丝,而奔向日常食品区的人则偏爱牛奶巧克力。根据这个研究结果,我们意识到这背后蕴含着一些奥秘。


牛奶巧克力会让人产生一种内在的舒适感,当牛奶巧克力在你的口中慢慢融化时,你会更重视自己的体验,有时甚至会陷入回忆。而且,融化的牛奶巧克力会让人感到柔软、馥郁,并产生出一种亲密感,像是被母亲抚摸一般,能够让人暂时逃离严酷的外部世界。相比之下,黑巧克力则代表的是对外部世界及刺激的一种集中—味觉体验不断向外蔓延。黑巧克力香浓、苦中有甜的味道,会给人一种复杂的味觉体验,使个体的自我意识、戏剧化的感受、冒险以及接受新颖事物的意愿被激发出来。一位我非常喜欢的黑巧克力的顾客就说:“吃完黑巧克力,我感觉更爱我的男朋友了。”


消费者对黑巧克力和牛奶巧克力持有如此迥然不同的观点,那这两种产品怎么能同样对待呢?这两种产品的营销方式又怎么能一样呢?我们必须忽视这两种巧克力口味上的差异,寻找消费者对黑巧克力和牛奶巧克力产生不同感受的深层原因。本研究的结果之一就是(实际结果更为广泛):你将可能在市场上看到一些巧克力新品,这些新产品应用了我们从消费者身上获得的新发现,它们能更好地迎合消费者的需求。牛奶巧克力给消费者的满足感源自它在口中的感觉—香甜、丝滑、柔顺,但也很普通,因此新的巧克力会更注重提高牛奶巧克力的口感,延长它在口中的融化时间。例如,将牛奶巧克力做成长宽、厚薄不一的波浪形,这样当把它吃进嘴里时,消费者就能有一种全新的感觉,并且由于其融化时间的不一样,还可以延长牛奶巧克力在口中的停留时间。而对于黑巧克力,制作者则会更注重提升它在人们吃完之后的感觉,使消费者感受到更强烈的刺激,心理透明度更高,新品黑巧克力可能会加进一些特殊的成分,使消费者在吃了巧克力之后感觉精力充沛,更加清醒,能够更好地感知外部世界。


对巧克力所做的这些创新,就是我所谓的“思考线”。这种创新方法更为谨慎,也更少出错。因此,利用这种方法提出新的想法及产品洞见都更容易取得成功。思考线主要有5个步骤,每个步骤都包含一些细节,比如碎片化的想法和零散的记忆、新信息、有趣的联想和一些杂乱的数据等。将这些琐碎的部分整合起来,可以构成强大的知识体系,帮助我们取得卓越的创新。下面我将和大家一起分享将这5个步骤完美串连起来的秘籍。


就像生活中的许多事情一样,为了成功完成这本书,我也走了很多弯路。起初是胡安·马里亚诺(Juan Mariano)鼓励我写本书,然而当我跟他交流我对这本书最初的想法时,他显得很茫然,并充满困惑。“怎么了?”我问他。“我完全没有搞清楚你在讲什么,”他说,“为什么不按我们当初招聘新员工时你讲的方式来写这本书?”从他的反应中,我明白最初我对如何写好这本书思考得并不充分。


无形的思考线突破时间、地点或条件的限制,连接起那些注定要遇见的人。我们给了你可以任意延伸、折叠或编织的红线来完成完美的创造。


“你是说要探索思考线下所隐含的意义和潜在的联系,然后问一些合适的问题?”我问他,他点头称是。“有道理”,我暗暗想。回到正题,就像我一直所认为的:人生从来就不是按照既定的路线前进,而是由一些看似毫无联系的生活碎片交织在一起。从一些管理者过去的事例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当黛布拉走进我的办公室时,我知道她肯定会说一些看起来毫无关联的事,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她所说的那些事,会非常不可思议地变成创造性的解决方案,帮助我们解决一个大难题。”也有人说“我‘从A走到Z,又走回C’,因为有时我会突然蹦出一个想法,但是我必须反复思考将所有信息都串连起来”。我喜欢先思考所有事情,然后再和聪明的人反复不停地讨论—这是我用思考线将零散信息联系起来的唯一方法。在同事的帮助下,《思考线:让你的创意变为现实的最佳方法》才得以成功出版。我希望读者朋友们能够发现:这将是市面上关于创新最方便有用且简单易懂的图书之一。


思考线的说法源自一个古老的东方传说,它隐喻:找到事物之间的正确联系,就可以获得精彩的创意并取得具有商业意义的创新。在这个传说中,月亮上住着一位月老,每天晚上他都会带着一个大袋子和一本书外出,袋子里面装着红线,这些红线会把那些注定要相见的有缘人牵起来。月老的任务就是根据书上说的,用红线把两个有缘人以某种方式牵起来。“无形的红线穿越时空的限制,将命中的有缘人系在一起。红线可伸可缩,但是永远不会断开。”


正如“千里姻缘一线牵”一样,我相信最伟大的创造就是能够突破历史、技术、文化、行为、需求以及情绪等障碍,被偶然联系起来的结果,而我们是可以发现这种偶然的。思考线把知识、记忆和洞见等编织起来,形成一匹无缝拼接的布料;思考线也可以冲破时间、空间、条件等限制,将注定要相遇的消费者需求与新产品及新服务连接起来,并最终取得成功。如果能在消费者群体中获得“这就是我想要的”的反应,那这样的创造就一定能吸引消费者的眼球。


每个人都能发展出思考线。将零散的思维组织在一起,我们将能更深层次地挖掘自身的能力,突破固定思维,这样我们就能跳出思维定式,而这将是我们最有利的商业武器。


目前市面上很多讲创新的书都是从后往前追溯创新的过程,比如介绍发明家如何发现新点子。这的确有价值,但是它不能帮助我们理解怎样才能创新。而其他一些相关书籍则是从学院派的观点出发,探索如何在一个企业里培养“创新氛围”。它们都没有触及核心问题,即个体该如何开始创新?


本书将会告诉你如何培养洞察力,如何激发新的创意和想法。本书的每个部分都会讲解如何发现你之前没有意识到的现象之间的联系,帮助你对事物之间的关系有一个全新的了解,从而帮助你创新。本书首次与读者分享了一些比较完善的意识层面文化取向的研究观点,帮助读者产生更多的想法并促成伟大的创新,创造更多更好的消费者服务和产品。它打开了一种信息挖掘分析的新视角—挖掘消费者行为背后隐藏的更深的文化信息,更重要的是学习用这种隐藏的文化信息以便发展更多收益可观的创造或创新。这种方法已帮助我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和思维上取得成功,并且也在其他企业家身上得到了验证,包括美士宠物食品、高露洁、美国运通、玛氏、强生、麦当劳、利洁时家化、欧莱雅和达能等。


本书关注日常生活用品,无论是只有两名员工的公司所开发的厨房水槽,还是更大组织层面上的产品。然而,在西方国家,很多人都将创新视为技术突破,他们认为技术突破有助于产生具有革命意义的新产品,这些产品能够得到社会精英和“早期用户”的认可,并占领巨大的市场份额。但创新并不仅仅代表了前沿尖端技术,它还应面向普通人。只要人们能够提出好想法,证明其价值,并对该想法进行完善,就是在创新。本书可以为你们提供帮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