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旗袍青秀 内外兼修

 百了无恨 2015-12-18

旗袍青秀 内外兼修

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今天开幕。这两天,美女礼仪们着一身青花瓷色的鱼尾旗袍,在乌镇枕水酒店的华美宫首次亮相,令人惊艳。那么旗袍从开始流行到今天走过了哪些改良路?传统旗袍上的那些讲究你了解吗?

看创新

青花瓷旗袍

有浓浓的乌镇元素

一身旗袍,能展现我们国家的文化传统,又能显示女性的优美曲线,不仅高贵优雅,还散发出浓浓的中国风。旗袍成为中国礼仪小姐特有的标志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这要从20多年前说起。1990年,北京举办亚运会,美丽端庄的中国礼仪小姐首次向亚洲和世界展现了东方文化的魅力。典雅的旗袍,让中国礼仪小姐更显得温婉动人。从此,礼仪小姐的旗袍成了各种体育赛事的固定颜值担当。比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就出现了N种礼仪旗袍,有的素雅,有的华丽,非常抢眼。旗袍的风格,也和现代小礼服融合在一起,衍生出各种“中国风”的礼仪服装,从而在各种大型会议上大放光彩。

青花瓷给人以古典、简约之感,青花瓷是中国陶瓷史上一朵艳丽的奇葩,以白底蓝花为主要特征,色泽清新,纹饰优美。青花瓷有着浓郁的东方味、中国味,有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被认为最富中国情调。蓝白相映的青花瓷旗袍式长裙,宛若会行走的中国古典瓷器。

据乌镇互联网大会的服装设计师、来自乌镇的土生土长的朱建龙说,这次礼仪姑娘所穿的礼服是一件带有鱼尾的半高领长袖改良旗袍,绸缎面料,喇叭袖口和鱼尾下摆都采用了中国传统的波浪纹,高贵复古,又不失水乡韵味。礼服以白色、蓝色为主色调,旗袍主体部分印着雅致的淡蓝色的菊花(桐乡产杭白菊),领口下方是取材自乌镇窗锁设计的传统花纹,有浓浓的乌镇元素。中国传统乱针绣的运用形象逼真地再现了青花瓷的晕染效果,鱼尾裙的廓形设计凸显了中国女性的柔美曲线。

看细节

传统旗袍一定不会是后背拉链式的

近些年来,经过再次改良的旗袍频频出现在重大场合,引起了大家对旗袍文化的再次关注。在各种元素都纷纷加入旗袍的今天,真正意义上的传统旗袍到底是什么?旗袍的美又体现在什么地方?区别一件传统旗袍最显而易见的地方有以下几个方面:

1.面料:

现在市面上有很多旗袍,花纹美丽,料子图案多样,实际不然,真正的传统旗袍最好的面料莫过于丝绸。

2.量体:

实行一人一版、一人一款的制作过程,全身上下要求36处量体,细致到锁骨、肘部,因此,测量是重中之重。一件手工制作的旗袍,最短也得半个月才能完成。

3.手工:真正意义的旗袍一定不会是后背拉链式的,整个衣身全部靠手工做的盘纽相连。盘扣能否恰到好处遮蔽合拢旗袍,这扣子的位置就是关键,扣子太高,可能胸前就不太有板型,太低也许腰身这里就要有问题。改良后的旗袍,尤其是店里卖的,已经都简略了太多的工序,太追求商业效果,减低了成本,一切时尚都开始以方便为目的。对襟扣成了装饰,后背的一道拉锁就隔绝了里与外。

4.盘扣:旗袍的盘扣最能反映一件旗袍的工艺水平,盘扣讲究硬挺、紧实,定盘扣要针脚细密紧实。现如今旗袍工艺中盘扣由于长期受到人们忽视,其制作水准与当年差距最大,其实越是这些容易被忽略的小细节越是一件旗袍值得玩味的地方。每一例盘扣都有表现其特征的名字,从普通直形扣到栩栩如生的蝴蝶扣、蜻蜓扣、菊花扣、梅花扣和象征吉祥如意的寿形扣等,有近百种之多。

5.开衩:要想穿出气质却不失典雅的旗袍内涵,开衩就是一门学问。一个有经验的旗袍师傅不会问你要开多高的衩,也不会随你的意给你开一个不伦不类的衩。传统来说,旗袍的开衩高度为双手自然下垂手掌虎口的位置。也可根据个人的喜好,调整开衩的高度。但最低不能超过指尖,不然窄裙摆的旗袍将会影响行走。

6.内里:真正意义上的传统旗袍,在右手边袍有一层多出来的内里,其实并不是内里,而是避免走光故意这样做的,这是其中的一个原因,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这多出来的一截是为了穿着者在穿的时候拉平板,拉出型来,整整齐齐地扣上姊妹扣,凸显出丝绸的质感和穿着者的贴身,显现前凸后翘的身材,这就是东方美的神韵。因此穿着旗袍时这是最重要的一步,否则再好的旗袍也会黯然失色。

看传统

20年代:

浅亮颜色成主流

欧美纹样渐渗透

旗袍是在二十世纪上半叶参考满族女性传统旗服和西洋文化基础上设计的一种时装。尽管旗袍改于满族妇女的旗装,但旗袍并不是旗装。传统旗袍的裁制一直采用直线,胸、肩、腰、臀完全平直,使女性身体的曲线毫不外露。二十世纪20年代,受西方服饰影响,经改进之后的旗袍逐渐在广大妇女中流行起来。旗袍最初是以马甲的形式出现,马甲长及足背,加在短袄上。后将长马甲改成有袖的式样,也就成了新式旗袍的雏形。

在配色上,民国时期旗袍一改中国传统服饰颜色的对比强烈,而是采用西方含灰色调的配色方式,使纹样整体趋于柔和、素雅的感觉。各种浅亮的颜色如浅蓝、浅绿、鹅黄色逐渐成为主流色彩,而大花纹样也颇流行。此时中国传统的花卉纹样如牡丹、菊花、荷花灯依然是旗袍的主要纹样,浅色底与浅色的大团花朵搭配,这种“文明新装”可以说将女性的清新淡雅发挥到了极致。

除了对传统的延续,旗袍的图案还受到外来纹样的渗透和融合。流行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新艺术样式”是一种欧美的装饰艺术,在中国的旗袍上多有体现。“新艺术样式”纹样多使用蜿蜒曲折的线条,常见题材有藤本植物、盘绕的绦带、火舌、波纹、水草、木纹、百合花、老虎、斑马和天鹅。纹样中使用最多的形象是玫瑰花。此外还有一些几何形图案纹样也颇为流行,如闪电形、棋盘形、楼梯形、金字塔锯齿形、三角形以及多边形。

30—40年代:

“扫地旗袍”

开衩时高时低

二十年代后期和三十年代,旗袍在长短、宽窄、开衩高低以及袖长袖短、领高领低等方面的改动尺度有所反复。1929年,受欧美短裙影响,原来长短适中的旗袍开始变短,下摆上缩至膝盖,袖口变短变小。后来又有校服式旗袍,下摆缩至膝盖以上1寸,袖子采用西式。

这一改变后来遭非议,1931年后旗袍又开始变长,下摆下垂。三十年代中期发展到极点,那时的旗袍下摆几乎疯长到可以“及地”的状态,袍底落地遮住双脚,称为“扫地旗袍”。张爱玲的小说《花凋》中就有描述民国长款旗袍的桥段,那是一个民国末年归国留学生对30年代的及地长旗袍的怀念:“这件旗袍制的特别长,早已不入时了,都是因为云藩向他姐夫说过,他喜欢女人的旗袍长过脚踝,出国的时候正时兴着,今年回国来,却看不见了。”

清代旗装不开衩,出现旗袍后,旗袍在缩短袖子时也悄悄在左边开低衩。后来衩越开越高渐渐及膝部高到大腿。由于有人反对,袍衩一度回到膝盖以下。但舆论压力一减小,袍衩又迅速升高,1933年后流行大开衩旗袍,有时几乎无限接近臀根的部位,与“疯长”的及地旗袍下摆形成了巧妙的呼应。“顾兰君式”的旗袍曾风靡一时。一张照片中,顾兰君旗袍开衩高到大腿根,袖口也有半尺长的大衩,开放度不输于现代女性。

传统旗袍是上下一条直线,外加高高的硬领。三十年代初期,袍腰开始日积月累地收缩,到1934年后,女性身材的曲线终于全部显露出来。高耸及耳的领子也逐渐变矮,后来有的成了无领旗袍。原先能遮住手腕的旗袍袖子缩短至肘部。以后袖长越来越短,缩至肩下两寸,1936年后几乎无袖。

在欧洲,30年代女装的摆线一直很低,而腰线较高。长裙是30年代的特征,是区分于20年代女装的标志。这表明旗袍与国际女装的流行几乎是同步的。

30年代末出现了“改良旗袍”。旗袍的裁法和结构更加西化,胸省和腰省的使用使旗袍更加合身,同时出现了肩缝和装袖,使肩部和腋下也合体了。有人还使较软的垫肩,谓之“美人肩”,这表明女性开始抛弃以削肩为特征的旧的理想形象。

此时旗袍已经完全跳出了旗女之袍的局限,完全是一个“中西合璧”的新服式了。旗袍的局部被西化,在领、袖外采用西式的处理,如用荷叶领、西式翻领、荷叶袖等,或用左右开襟的双襟。这些改革的应用虽并不广泛,但表示了当时人们思想上的自由,旗袍原有的程式不再是必须遵循的。旗袍与西式外套的搭配也是“别裁派”的一个特点,这使得旗袍进入了国际服装大家族,可以与多种现代服装组合,用现在的话来说,它已经“国际化和现代化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