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朝首辅权争:派系斗争杀人不见血

 邓超越梦想 2015-12-18

 

 


电视剧剧照:张居正(左)与高拱(资料照片)



明朝中后期,有一个很特殊的现象,就是皇帝长期不理国务,这样就导致政治重心自然而然地落到内阁身上,谁成为首辅,谁就能主政,就握有最高的权势。这样一来,必然招致统治阶级内部争夺内阁首辅的尖锐斗争,杀人不见血的派系斗争一幕幕上演……



皇子依赖的孤傲俊才


  高拱祖籍山西,出身官宦世家。他自幼就被誉为神童,30岁那年考取进士,因为科举成绩好,如愿做了庶吉士,先进了翰林院,39岁那年,又得到一个至关重要的任命:成为裕王朱载垕(音hou读“后”)的讲官,也就是大明帝国未来继承人的老师。


  高拱性格的最大特点,就是太过得意,同僚面前一派傲气。但高拱在朱载垕面前,却完美收敛。高拱行事稳重,判断事务极为自信,尤其难得的是,他对朱载垕忠诚无比,大事小情不但卖力效劳,更极力宽慰。时间久了,不但被朱载垕极力倚重,甚至成了精神依托,彼此间的感情,从那时起就深厚。


  高拱崭露头角的时候,正是嘉靖年间党争最激烈的时期,首辅严嵩权势滔天,次辅徐阶暗中蓄力,两人都不好惹,夹在中间的官员,如果不想惹事,就得夹起尾巴做人。但高拱的表现,却实在高调,严嵩面前,从来都不买账。甚至有次聊天,还故意引用韩愈的诗词,当面讽刺严嵩的嚣张跋扈。这要搁在别人身上,怕早被严嵩恶治了。但严嵩深知此人不好惹,不但没发火,反而满脸赔笑,一心套近乎。而徐阶面前,高拱也极其强势。老谋深算的徐阶,早就注意到这个政治新星,也一心着力拉拢。


  后来,徐阶得势,甚至主动推荐高拱进入内阁。高拱成了阁臣后,对于徐阶的示好,不但依然不搭理,反而迫不及待,拉拢同是新阁臣的郭仆,串通一气和徐阶对着干,直把徐阶气得够呛。


  经过这几件事之后,高拱的形象,也在群臣中竖立起来——一个嚣张跋扈,谁的账都不买的狠角色。但即使那时候起,高拱的嚣张,却时常在一位后辈同事面前收敛:张居正。这时候的张居正,还只是个小角色。


  高拱认识张居正的时候,是在国子监祭酒任上,那时的张居正是他的副手,两人合作久了,高拱就暗自诧异:这个年轻人不单学问好,而且实干能力强,是个有前途的人物。后来,张居正在老师徐阶的关照下,也得到了高拱当年的机会,做了裕王的讲官,同样也成功抓住了机会,深得裕王的信任。他与高拱的关系,也更近了一步,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


  而对张居正来说,这微妙关系,却着实为难:一边是老师徐阶,一边是好友高拱,从嘉靖晚期开始,这两人就在内阁里掐,一直掐到嘉靖皇帝驾崩,昔日的裕王变成了隆庆皇帝朱载垕,两人还是不消停。而且,和政治强人朱厚熜不同,隆庆皇帝朱载垕,是个性格异常低调淡泊的人物,他执政最大的追求,就是垂拱而治,国家大事,基本都对大臣放手。他最大的麻烦,就是老师高拱与老臣徐阶之间的掐架。




徐阶高拱对对碰



  进入隆庆朝以后,徐阶和高拱之间的争斗更加白热化。两人之间的争斗,不止是争首辅这么简单,更大的分歧,还在二人的治国理念。


  徐阶是阳明心学信徒,不但行政上讲求稳定与小修小补,还特别热衷于讲学活动。而且还亲自主持各种阳明心学推广讲学,热情极其高涨。作为内阁首辅,他这样一带头,明朝上下讲学成风,官员们热衷此道,学术讨论闹得热烈,却没人干实际工作。


徐阶的这番行为,不但高拱觉得过分,就连徐阶的弟子张居正也觉得过分。从思想主张说,高拱和张居正,都深受明朝实学风气影响,做事讲求实际和效率,反对务虚空谈。特别是随着徐阶年龄增大,官样文章越来越多,也令高拱越发不满。


  隆庆元年(公元1567年),徐阶的心腹同乡、吏科给事中(一种官职名)胡应嘉,弹劾了高拱的亲信、吏部尚书杨博,高拱火冒三丈,将胡应嘉革职了。没想到,这下可捅了马蜂窝,因为胡应嘉弹劾杨博的事由,是杨博恶整御史言官。高拱这一发飙,就等于和全天下的言官为敌。于是,言官们群起攻之,一来二去,高拱难以招架,只得自己上疏辞职。


  等到高拱黯然回家,他才回过味这事来,其实从始至终,都是徐阶在背后算计:先是用胡应嘉来挑衅,然后吸引高拱报复,一报复就上钩,被言官们群殴,最终黯然去职。


  但是,聪明过头的徐阶,这次却犯了糊涂:忽略了朱载垕对高拱的感情。高拱走后,虽说内阁里基本换成自己人,连得意门生张居正都成了阁臣,但皇帝对他的信任,却是与日俱减。不久,徐阶却突然尝到了高拱的滋味:被御史们弹劾攻击,徐阶也明白了,这是朱载垕不想让自己干了。于是,他赶紧上奏请求退休,也不出所料,立刻被批准。


  徐阶去职后,在家闲住三年的高拱,终于再次得到任命,回任内阁大学士。这下京城却立刻炸了锅:当年骂过高拱的诸多言官们,竟然吓得纷纷请求调动。而这个时刻,高拱却主动派门生传话,希望言官们以国家大事为重,并保证不会计较私人恩怨。


  而对老对头徐阶的报复,高拱更有学问:徐阶退休回家没多久,昔日的直臣海瑞做了应天巡抚,在当地推行强力改革,并查到了徐阶家人侵占土地的罪证。徐阶被逼退田不说,两个儿子被抓了充军,眨眼之间,处境极度悲惨。为求自救,徐阶一面通过学生张居正在内阁给高拱施压,一面言辞恳切,给高拱写了一封道歉信。这样双管齐下,高拱面子满足,也就抬了手,不再追究徐阶的责任。以后,徐阶在家乡著书立说,安度晚年。



慧眼识才开新政


  在了断了与徐阶的恩怨后,高拱也开始在国事上大展宏图。在执政方略上,比起当年徐阶的修补来,他却是反其道,其中动作最大的,是吏治的整顿。


  自嘉靖年间起,明朝官场贪腐成风,风气大坏。高拱首先严抓考核关。吏部的考核制度更完善,每个官员每个月的情况都要汇总,年终统一考核,不合格的就要严办。另外,官员的选拔,也改了规矩,鼓励大批非进士身份的官员入仕提拔,但同样的,如地方官等职务,则交给年富力强的官员。而盐政、马政等以往被人轻视的职务,也格外重视,着力提高相关职务的待遇,并选拔干才。在高拱的这番动作下,明朝的吏治考核状况,一下大为扭转,官场效率也提速。


  隆庆四年(公元1570年)十月,当时一直侵扰明朝边关的蒙古土默特部,爆发了大内讧,老谋深算的高拱趁此机会,与其谈判,达成和议,双方开放贸易互市,从此以后,北方汉蒙两族之间的贸易蓬勃发展,且此后60多年里双方再未爆发战争。


  政绩不错的高拱,开始飘飘然了,他本来就是个傲气冲天的角色,这下更是专横无比。日久天长,越发招厌。这样一来,内阁里的几位老同事,也都一个个受不了他。一通闹将下来,内阁的成员、往日的旧友,竟然就只剩下了张居正。


  而一向与高拱亲密合作的张居正,长期以来,都是扮演小弟角色,但高拱得寸进尺,越发嚣张,眼看老同事都给排挤得差不多,张居正也着慌,心里也打开了算盘:等着他轰走我,不如我轰走他。



孤傲强人惨遭算计


  但是,高拱实力太大,不管拼哪方面,张居正都不是对手。不过,张居正有办法拉外援。张居正的外援对象,就是宦官集团的二号头目:东厂提督太监冯保。


  说起冯保和高拱的恩怨,说来也是高拱自找,深得朱载垕信任的高拱,不但抓住了内阁大权,甚至手还伸进了司礼监,连司礼监掌印太监的人选,都由他来操控。而在这事上,高拱的态度也很明确:就得找没本事、容易控制的。


  冯保能力出众,既能管特务,文化水平又高,还精通书画收藏,外加一肚子心眼,实在不是个善茬。因此,高拱百般提防,拼命压制,终于把冯保给压制怒了,和张居正一拍即合。


  隆庆六年(公元1572年)五月,朱载垕去世。8岁的小太子朱翊钧即位,次年改年号为万历。


  在人生的最后时刻,朱载垕对于高拱,还是寄托了厚望,当众对高拱说,国家大事,还需要您多多操劳啊。高拱也放了心,以顾命大臣自居。孰料,一宣读遗诏,却完全不是这么回事:竟然宣称国家大事,由内阁和司礼监共同商量,而司礼监的掌印太监也换成了冯保。这下高拱明白了,一定是冯保背后小动作。高拱很快发动攻击:不但亲自上疏揭发冯保奸诈,更发动门下门生写奏折弹劾。但没有想到,张居正早和冯保勾结,高拱的这番算计,先由张居正告诉了冯保,接着,两人火速行动,跑到万历皇帝母子处搬弄是非,外加冯保动用特务机关,硬给高拱安插个迎立外藩的罪名,这下高拱没救了。次日一早,圣旨就下来了:高拱擅权无君,逐回乡里。


  黯然回家的高拱,过了几年孤独凄凉的生活。于万历六年(公元1578年)病故于家。


(摘自《我们爱历史》 文/张嵚)



新刊推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