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咬文》流行语为何难以服众

 gs老张 2015-12-18

[摘要]在海量网络流行语面前,《咬文》的十大流行语评选,只能代表一小部人对网络心态的观察意见。你若同意,拍掌就好,若不满意的,吐槽就行。互联网时代,不存在强制你接受某一类流行词语的土壤。

腾讯文化 冯翊

最近一个叫“然并卵”的网红又火了。《咬文嚼字》(以下简称《咬文》)评选了十大流行语,像什么“获得感、互联网+、颜值、宝宝、创客、脑洞大开、任性、剁手党、网红、主要看气质”都上榜,人们注意到,榜单缺了“然并卵”。评选者解释说,这个词汇“比较粗俗、有争议”。《咬文》主编郝铭鉴把话说得更清楚,“然并卵”“既无语言智慧,又无内容形式,只有语言使用者的人性。”

把这两句话比着看,很容易让联想到,在这个主要看气质的年代,“然并卵”先生有着粗俗的气质。

“然并卵”的支持者表示不服,他们纷纷在各大新闻网站、微博新闻之下跟帖,表示,“评出来没人用,然并卵”,更多人以呼喊网红“然并卵”的名字来自发抵制这一结果,更有人别有用心地认为,“这样的新闻,估计就是要把‘然并卵’送上第一的宝座”。

其实小编觉得,支持者的这些抗议行为是徒劳而无用的,因为《咬文嚼字》的评选,也许就不需要服众,10个流行语如果都服众,你怎么喷?就是要让你喷,才遗落一些备受众人爱戴的网红,如今年的“然并卵”,去年的“小鲜肉”,2013年的“小伙伴”,2012年的“屌丝”,它们虽然没上榜,可哪个不是红到了今天?试问《咬文》的良苦用心几人能懂?

好了,阴谋论到此为止,请看以下正经的分析:

《咬文》流行语为何不能服众

一、《咬文》从大量流行语中挑出十个,总有遗落,技术上不可能完全服众

《咬文》主办方告诉公众,他们是在100多个收集条目中,经过了数论删选,挑出了10个流行语,其中7个来自网络,像颜值、宝宝、脑洞大开、任性、剁手党、网红、主要看气质,都是网络流行语。

相对每年产生流行语的数量,这7个选择可以说是沧海一粟。据不完全统计,2013 年有1350个流行新词,当代汉语每年诞生1000个语文性新词语。而就在去年,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商务印书馆、人民网邀请网友评选十大流行语、网络用语新词,网友提交了7000余条流行新词。今年5月,人民日报引用中文百科网站互动百科联合创始人梅春的话说,截至今年4月,互动百科词条量已突破1200万,这其中包含了大量网络词汇。

《咬文》流行语为何不能服众

在近6亿网民中,每个人都参与了词汇的创造、使用、传播,凭借词汇的语义构建起来的语境,是网民表达意见和抒发情绪的场所。有趣与无聊是识别所有流行语的二维码。一个简单的逻辑是,一千个网民中有一千个有趣与无聊的“品相”,在不受任何干扰的前提下,一千个网友或许能选出一千个不同的十大流行语。

所以,《咬文》评选者要从万千个流行语中选出能讨好各色网民的有趣与无聊,甚难。永远都会有意外落选者,如果“然并卵”当选十大流行语,自然也会有人跳出来说,“狗带”为何不算?“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为何不算?我朋友圈的“笑cry”“醉了”呢?

面对各种追问,造榜人在答不出所以然时,最常用的回答便是无法讨好所有人,一方面确实有难处,技术上不可能采集到所有人的意见,另一方面,即便是多数人的意见,也总有反对声音。而反对意见所代表的东西,往往能借助媒体扩散,成为主流。以《咬文》的评选为例,历年“十大流行语”的落选者,像“屌丝”“小鲜肉”,已经从流行语成了固定的常用语,活到今天,近年来《现代汉语字典》的数次修订,网友还十分期待“屌丝”能够入选。没有入选会反而是大新闻。

《咬文》流行语为何不能服众

《咬文》流行语为何不能服众

二、《咬文》的评选推广只代表一种价值观,观念上不寻求覆盖所有人的意见

《咬文嚼字》执行主编黄安靖告诉媒体,“悲催”的“然并卵”在初选的第一轮就被淘汰了。这次评选他们坚持的原则是,本着向社会推荐、推广的目的,不符合社会文明规范的用语,“无疑不在推荐、推广之列。”从这次评选的十条流行语的推荐理由中,我们或许能够看到《咬文》的价值判断。譬如第一条的“获得感”,理由是“‘获得感’”能够表达“人民群众共享改革成果的幸福感”,语言表达十分官方。在岁末赶上榜单末班车的“主要看气质”,更是最近才流行开来,它给出的理由是“在过分追求‘颜值’的时代,‘主要看气质’的流行有‘正能量’意义”,似乎并没有注意到网民在使用这一流行语时,以调侃抒发无聊,追逐有趣的心态。

《咬文》推出十大流行语的评选后都会强调一下评选的原则,比如2012年就明言通过“十大流行语”向社会传递正能量。

《咬文》流行语为何不能服众

2013年也是“秉承一贯宗旨”,“十大流行语”中必有正能量,人民网更是在新闻通稿中明确指出倒逼、逆袭是正能量:

《咬文》流行语为何不能服众

联想今年的“正能量”——“主要看气质”,可以说,《咬文》自2012年之后,传递正能量已经成为该刊物评选的价值观,十个流行语里,必然要有一些位置留给正能量,2012年十大流行语的第一条便是“正能量”,实乃价值观的贯彻元年。

但这种价值观在2012年之前评选的印迹中并不十分明显,小编整理了2010年至今《咬文嚼字》评选的十大流行语,发现从2012年后,具有正能量的流行语增多了:

《咬文》流行语为何不能服众

表格中,标识为椭圆形的流行语具有正能量意义,从中可见,《咬文》主办方在2010年用1条词汇、2013年、2014年均用4条,2015年回落到用1条来传递正能量,更值得注意的是,自2012年以来,十大流行语中的第一条,原产地并非来自江湖,而是庙堂,具有较为浓厚的官方色彩,反映了时代气息的变迁。

这无可厚非,《咬文》作为上海市新闻出版局主管、上海文化出版社主办的省级刊物,在多元价值体系充斥社会中,无论传递什么价值观,都是它的自由。岁末“十大流行语”的评选经常成为热点,媒体炒作令人意外的落选流行语,或许是它所期待的能引起注意的方式,即借助负能量的一面,来让人注意“正能量”。至于说服所有公众来认可它眼中的“十大流行语”,可能是次要的。

《咬文》流行语为何不能服众

从落选理由可见,文明度是评比的硬指标,也寓含评选者们的价值观。

三、没有寻求所有人认可的动力,不代表就能忽视网民对评选标准的意见

“十大流行语”历年评选都会引发网民的吐槽狂欢,今年的“然并卵”不过是去年的“小鲜肉”,前年“小伙伴”的重演。以2013十大流行语小伙伴的落选为例,当时评选者认为,“小伙伴”虽然流行但拒收录,是因为它的词源暗指“生殖器”,不雅(“屌丝”至今拒被《现代汉语词典》收录的理由也是如此),当时的媒体还为之打抱不平:

《咬文》流行语为何不能服众

而比较今年“然并卵”落选与2013年“小伙伴”落选的吐槽,发现往年的吐槽看起来像新的一样。

2013年“小伙伴”落选后,网友称:

@小石柱:专家?惊呆!

@zilu君:多重标准归根结底还是某一条呵呵后标准,但既然是流行语,就应该以流行为首要标准,low文化也是文化,客观记录才能有所反思。

@东莞理工河南同乡会:砖家的评选让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

@SilverBeginner:刚知道“我和我的小伙伴们都惊呆了”原来信息量这么大。

今年的“然并卵”落选后,网友称:

@Aciculate:流行就是流行,不会因为你觉得它粗俗就不流行。

@最后一秒啊啊啊:有些词强制流行也是醉了。

@日月教主东方不败:这是谁评的?年度网络用语应该让网民来选,不是专家自己搞!你们要是这样选,我叶良辰第一个不服。

不难发现,网友多吐槽“流行语”的话语权不在自己手上,流不流行并不是专家说了算,也并不同意《咬文》方所理解的价值观,吐槽火力仍然集中在“专家”与“评选标准”,同时以调侃来表达自己的不满。

实际上,网友不必提醒《咬文》评选者们这些落选的词语很流行。以今年的“然并卵”为例,评选者对其流行度已经心知肚明,《咬文》执行主编黄安靖承认“今年最流行的无疑是‘然并卵’”,然而由于该杂志固执“文明”的标准,传递正能量的宗旨,上榜的呼声再高也并没有什么卵用,很显然,由于定位以及身份所限,刊物内心并没有寻求更多人认可的动力。这其实是一种危险的信号,正如2013年《东方早报》在“小伙伴”落选十大流行语后发表的评论所说:“(宫廷语言)的流风之下,它仍然在影响着我们的语言专家,以至他们挑选年度流行语,都自觉地让语言承担起它们并不具备的社会功能,很显然,这样遴选出来的十大流行语,充其量只能是专家们的自娱自乐,离这种遴选应描写本年度社会动态的要求还远着呢。”

结语

在海量网络流行语面前,《咬文》的十大流行语评选,只能代表一小部人对网络心态的观察意见。你若同意,拍掌就好,若不满意的,吐槽就行。互联网时代,不存在强制你接受某一类流行词语的土壤。毕竟话语权下放至每一个人身,那种一选就成为经典永流传的模式一去不复返了。在这种环境下,《咬文》放下包袱,专心咬文嚼字,也许是最合适的生存方式。返回腾讯网首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