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朱妙根書《中國歷代著名詩文》篆書系列叢書作品網展(二)

 百了无恨 2015-12-19

  朱妙根,1946年10月出生,浙江杭州市人。現為西泠印社理事、西泠書畫藝術研究院院委、研究員,中國書協會員。歷任西泠印社出版社常務副社長、總編輯,《西泠藝叢》主編。早歲中文專業畢業,1985年入中國美院書法篆刻專業,師從沙孟海、劉江、金鑒才等。擅長書法、史論,書法兼及真、草、篆、隸、行,尤精篆書、隸書、行書,作品先後人展西泠印社國際書法篆刻展覽、全國新文人書法大展等國內外大展。

  1992年作為西泠印社代表團成員赴日本作書法學術交流。1993年與郭仲選、謝學理等赴日本等辦書畫展覽。2000-2001年先後隨西泠印社書法代表團赴香港、澳門交流訪問。2015年夏天隨《中國書畫名家展》出訪歐洲西班牙、義大利、法國、荷蘭、比利時五國,大獲成功!大量書法作品被北京人民大會堂、全國政協、中國國際商會等國內外多家博物館、紀念館和專業書畫團體收藏或刻碑勒石。

  1997年擔任西泠印社出版社常務副社長、總編輯、《西泠藝叢》主編期間,著有多部美術、文學、旅遊等專著,達200多萬字。並有幸參加西泠印社百年紀念巨著《西泠印社百年史料長編》、《西泠印社百年圖史》的編撰工作,出任執行副主編、編委,廣受學術界歡迎和關注。編輯大型《吳昌碩畫集》、《中國篆刻史》和《中國篆刻叢書》以及黃賓虹、徐悲鴻等《歷代名家畫語錄圖釋》,先後獲國家優秀圖書提名獎和浙江省圖書一等獎殊榮。

  《西泠印社記》

  釋文:

  西泠山水清淑,人多才藝,書畫之外,以篆刻名者,丁鈍丁至趙悲數十余人。流風余韻,被于來葉。言印學者,至今西泠尤盛。同人結社,並立石勒鈍丁、悲諸先生像,為景仰觀摩之所,名曰西泠印社。社地與梅嶼、柏堂近,風景幽絕,集資規畫。創于甲辰,成于癸醜。堂舍花木,位置點綴,鹹得其宜。於是丁君輔之、王君維季、吳君石潛、葉君品三,修啟立約,招攬同志,入社者日益眾。于甲寅九月開社,份份秩秩、觴永流連,洵雅集盛事也。印之佩,見於六國,著于秦,盛于漢。有官印、私印之別。刓玉笵金,間以犀角、象齒。逮元時始有花乳石之制,各以意奏刀,而派亦遂分。鈍丁諸人,尤為浙派領袖。浙派盛行於世,社之立,蓋有由來矣。顧社雖名西泠,不以自域。秦璽漢章,與夫吉金樂石之有文字者,兼收並蓄,以資博覽考證,多多益善。入其中如探龍藏,有取之無盡、用之不竭之概。嘗觀古人之印,用以昭信,故曰印信。上而詔令文移,下至契約箋牘,罔不重之。書畫至風雅,亦必以印為重。書畫之精妙者,得佳印益生色;無印,輒疑為偽。印之與書畫,固相輔而行者也。書畫既有社,印社之設,又曷可少哉!予少好篆刻,自少至老,與印不一日離,稍知其源流正變。同人謬重,予社既成,推予為之長。予備員,曷敢長諸君子。惟與諸君子商略山水間,得以進德修業,不僅以印人終焉,是則予之私幸耳。甲寅夏五月二十又二日,安吉吳昌碩記並書。

  吳昌碩(1844-1927),初名俊卿,初字香樸、香圃,又字蒼石、倉石、昌碩,-一作昌石,號缶廬。浙江安吉人,寓居上海。1913年被公推為西泠印社首任社長。詩書畫印博採眾長,自成一家,被譽為四絕,為縱跨近、現代的傑出藝術大師。書法初師顏真卿,後法鐘繇、王羲之,得力於石鼓文,筆力遒勁,氣勢磅薄。篆刻鈍刀直入,蒼勁雄渾。他將書法、篆刻的行筆、章法、體勢融入繪畫,形成獨特畫風,對後人産生極大影響。著有《紅木瓜館初草》、《元蓋廬詩集》、《缶廬詩》、《缶廬別存》、《缶廬集》、《缶廬印存初集》4冊等。吳昌碩一生酷愛梅花,逝後安葬于余杭超山,以梅為伴。解放後,杭州、安吉、余杭上海等地建有五處吳昌碩紀念館(室)。

  《西泠印社記》是1914年,西泠印社成立十週年,作為首任社長,吳昌碩親自撰書的。今天杭州西湖孤山上的同名石碑,就是根據這件作品刻的,一直被西泠印社視若珍寶。

  《岳陽樓記》釋文:慶曆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具興,乃重修岳陽樓,增其舊制,刻唐賢今人詩賦于其上。屬予作文以記之。(具 通:俱)  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前人之述備矣。然則北通巫峽,南極瀟湘,遷客騷人,多會於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若夫淫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曜,山嶽潛形;商旅不行,檣傾楫摧;薄暮冥冥,虎嘯猿啼。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隱曜 一作:隱耀;淫雨 通:霪雨)  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鬱鬱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時六年九月十五日。

  范仲淹(989-1052年),字希文,漢族,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軍事家、文學家,世稱“範文正公”。范仲淹文學素養很高,寫有著名的《岳陽樓記》。《岳陽樓記》是北宋文學家范仲淹應好友巴陵郡太守滕子京之請,于北宋慶曆六年(1046年)九月十五日為重修岳陽樓寫的。其中的詩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較為出名和引用較多的句子。文章通過對洞庭湖的側面描寫襯托岳陽樓。滕子京是被誣陷擅自動用官錢而被貶的,范仲淹正是借作記之機,含蓄規勸他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試圖以自己“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濟世情懷和樂觀精神感染老友。這是本文命意之所在,也決定了文章敘議結合的風格。《岳陽樓記》超越了單純寫山水樓觀的狹境,將自然界的晦明變化、風雨陰晴和“遷客騷人”的“覽物之情”結合起來寫,從而將全文的重心放到了縱議政治理想方面,擴大了文章的境界。

  朱妙根老師公眾號二維碼

  《岳陽樓記》

  釋文:

  慶曆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具興,乃重修岳陽樓,增其舊制,刻唐賢今人詩賦于其上。屬予作文以記之。(具 通:俱)

  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前人之述備矣。然則北通巫峽,南極瀟湘,遷客騷人,多會於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若夫淫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曜,山嶽潛形;商旅不行,檣傾楫摧;薄暮冥冥,虎嘯猿啼。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隱曜 一作:隱耀;淫雨 通:霪雨)

  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鬱鬱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時六年九月十五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