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敌杀死

 工匠路飞 2015-12-19
物化性质

原药为白色粉末,无味,用异丙醇重结晶为斜方晶系针状结晶,含量98以上的原药为无色结晶粉末。蒸气压2Pa(25℃)。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加成反应,未有已知危险反应。熔点98-101℃。20℃水中溶解度为0.002ppm,溶于丙酮、二甲基甲酰胺、二甲苯、苯。40℃贮存三个月无分解,在酸性介质中稳定,在碱性介质中易分解。对塑料制品有腐蚀性。

制备方法

农药敌杀死农药敌杀死
(1R,顺式)2,2-二甲基-3-(2,2-二溴乙烯基环丙烷羧酸),即二溴菊酸,用亚硫酰氯氯化,生成二溴菊酰氯。  
间苯氧基苯甲醛与氢氰酸加成得α-氰基间苯氧基苯甲醇。  
在吡啶存在下,二溴菊酰氯与(+)α-氰基间苯氧基苯甲醇作用得溴氰菊酯。 
溴氰菊酯分子中有3个不对称碳原子,有8个异构体,而且有最高活性的只有其中之一。在合成时为减少无效体(或低效体),降低成本,减少污染。

使用方法

防治农业害虫,主要以乳油对水喷雾,用于棉花、蔬菜、果树、茶树、油料作物、烟草、甘蔗、旱粮、林木、花卉等作物,防治各种蚜虫、棉铃虫、棉红铃虫、菜青虫、小菜蛾、斜纹夜蛾、甜菜夜蛾、黄守瓜、黄条跳甲、桃小食心虫、梨小食心虫、桃蛀螟、柑橘潜叶蛾、茶尺蠖、茶毛虫、刺蛾、茶细蛾、大豆食心虫、豆荚螟、豆野蛾、豆天蛾、芝麻天蛾、芝麻螟、菜粉蝶、斑粉蝶、烟青虫、甘蔗螟虫、麦田粘虫、林木的毛虫、刺蛾等,一般亩用有效成分0.5~1克。对钻蛀性害虫应在幼虫蛀入植物之前施药。
防治仓库害虫,主要采用乳油对水喷雾,对原粮、种子的防虫消毒,一般持效期半年左右。严禁在商品粮仓和商品粮上使用。对空仓、器材、运输工具、包装材料作防虫消毒,一般采用喷雾法。防治卫生害虫,主要以可湿性粉剂对水作滞留喷洒,或涂刷处理卫生害虫活动和栖息场所的表面。对蟑螂还可配制毒饵诱杀。防治卫生害虫不得用乳油。  

适用作物

溴氰菊酯适用作物非常广泛,可广泛应用于十字花科蔬菜、瓜类蔬菜、豆类蔬菜、茄果类蔬菜、芦笋、水稻、小麦、玉米、高粱、油菜、花生、大豆、甜菜、甘蔗、亚麻、向日葵、苜蓿、棉花、烟草、茶树、苹果、梨、桃、李、枣、柿、葡萄、栗、柑橘、香蕉、荔枝、杜果、林木、花卉、中草药植物、草地等多种植物。[1]

防治对象

棉铃虫、红铃虫、菜青虫、小菜蛾、斜纹夜蛾、烟青虫、食叶甲虫类、蚜虫类、盲椿类、椿象类、叶蝉类、食心虫类、潜叶蛾类、刺蛾类、毛虫类、尺蠖类、造桥虫类、粘虫类、螟虫类、蝗虫类等多种害虫均具有很好的杀灭效果。

施用方法

溴氰菊酯主要用于喷雾防治害虫,有时根据需要也可拌土撒施。
喷雾:从害虫盛发初期或卵孵化盛期开始用药,及时均匀、周到喷雾。在粮、棉、油、菜、糖、茶、中药植物及草地等非果树林木类作物上使用时,一般每667平方米使用2.5%乳油或25克/升乳油或2.5%微乳剂40~50毫升,或2.5%可湿性粉剂40~50克,或50克/升乳油20~25毫升,或25%水分散片剂4~5克,对水30~60升喷雾;在果树、茶村、林木及花卉上使用时,一般使用2.5%乳油或25克/升乳油或2.5%可湿性粉剂或2.5%微乳剂1500~2000倍液,或50克/升乳油3000~4000倍液,或25%水分散片剂15000~20000倍液,均匀喷雾。
撒施:主要用于防治玉米螟,在喇叭口期进行用药。一般每667平方米使用2.5%可湿性粉剂20~30克拌适量细土均匀撒施予玉米心(喇叭口内)。

注意事项

1.在气温低时防效更好,因此使用时应避开高温天气。
2.喷药要均匀周到,特别是防治豆英螟、姜螟等钻蛀性害虫,应掌握在幼虫蛀入果荚或茎内之前及时用药防治。否则,效果偏低。
3.使用该类农药时,要尽可能减少用药次数和用药量,或与有机磷等非菊酯类农药交替使用或混用,有利于减缓害虫抗药性产生。
4.不可与碱性物质混用,以免降低药效。
5.该药对螨蚧类的防效甚低,不可专门用作杀螨剂,以免害螨猖獗为害。最好不单一用于防治棉铃虫、蚜虫等抗性发展快的害虫。
6.对鱼、虾、蜜蜂、家蚕毒性大,用该药时应远离其饲养场所,以免损失严重。
7.安全间隔期,叶菜类收获前15天禁用此药。
8.误服中毒后,应立即送医院治疗处理。  

计算化学数据
1、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6.2
2、氢键供体数量:0
3、氢键受体数量:4
4、可旋转化学键数量:7
5、互变异构体数量:未确定
6、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TPSA):59.3
7、重原子数量:28[2]
8、表面电荷:0
9、复杂度:643
10、同位素原子数量:0
11、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3
12、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13、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4、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15、共价键单元数量:1

危害与防控

毒理学资料

敌杀死敌杀死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该品属中等毒类。皮肤接触可引起刺激症状,出现红色丘疹。急性中毒时,轻者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食欲不振、乏力,重者还可出现肌束颤动和抽搐。 
急性毒性:属中等毒类。纯品经口LD50小鼠27-42 mg/kg,大鼠105-168 mg/kg。工业品对雄性大鼠经口LD50为128 mg/kg。大鼠经皮剂量达2940 mg/kg,动物无死亡。狗经口300 mg/kg,仅出现呕吐、兴奋和后肢发僵,48h后逐渐恢复正常。大鼠和狗静脉注射LD50为2-2.5 mg/kg。家兔急性经皮LD50大于2000 mg/kg,2.5%乳油涂于家兔皮肤,见轻微刺激作用,引起磷状上皮脱落;0.1%的乳油无刺激作用。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给大鼠和狗90d的经口染毒,最大剂量为10 mg/kg 时,大鼠在第6周对噪声刺激反应亢进外,未见其他中毒表现,病例检查也无异常。狗在染毒初曾出现流涎、呕吐、水样便以及震颤、头和四肢不随意运动等中毒表现,从5周起上述症状逐渐减轻。病理学检查包括脏器、中枢和周围神经组织均未见异常。 
分装该品的工人可出现皮肤粘膜刺激症状,如流泪、喷嚏、棉布发痒或烧灼感,常在脱离接触后次日消失。皮肤上出现的粟粒样红色丘疹可持续数天。  
刺激性:眼刺激试验:选新西兰兔4只,查眼无异常,取100目过筛的DM 0.1g置入家兔一侧眼结膜囊内,闭合眼睑1min,另一侧眼作为对照,24h内不冲洗,于给受试物后1、24、48、72h进行观察。结果于给药后1h,全部动物眼结膜出现轻度充血和少许分泌物,虹膜、角膜未见异常。眼刺激积分指数为2.5,眼刺激的平均指数48h为0。皮肤刺激试验:实验动物同眼刺激试验。试验前一天脊柱两侧备皮各约6cm2,取DM 0.5g用色拉油调匀后涂在一侧皮肤上,另一侧作对照,2层纱布、1层塑料纸覆盖,胶布固定,4h后用温水洗净,于去除DM后1、24、48h进行观察。结果对各时间点观察皮肤刺激反应均为0。 
眼接触立即引起眼痛、畏光、流泪、眼睑水肿、球结膜充血水肿。
致敏性:局部封闭涂皮法。将豚鼠随机分入实验组和阴性对照组,每组13只。诱导:于试验前24h左侧背部备皮,第0、7、14天分别取1:1色拉油调匀的样品0.2mL涂布于去毛区,固定6h。激发:末次致敏后14d,取0.1mL DM以上述诱导试验同样方法涂布在右侧去毛区。去除斑贴后,每天观察皮肤反应至第12天,未见涂皮部位出现红斑和水肿,对皮肤致敏率为0。 
致突变性:Ames试验,溴氰菊酯剂量高达5000ug/皿,TA1535,TA98和TA100等菌株未引起回变率增高,对CHO细胞和小鼠骨髓细胞的染色体畸变及SCE均无影响。
致畸性:大鼠经口最小中毒剂量(TDLo):70mg/kg(孕7-20天),新生鼠生长统计改变。小鼠经口TDLo:30mg/kg(孕7-16天),致肌肉骨骼发育异常。小鼠经口TDLo:50mg/kg(孕8-12天),致活产指数、存活指数改变。 
致癌性:动物实验未见有致癌作用。  
皮肤接触:可出现局部刺激症状和接触性皮炎、红色斑疹或大疱。这些表现多在脱离接触后短期内消退,仅少数人伴有全身症状。  
体内转归:通过皮肤、呼吸道、消化道进入体内,通过水解酶对分子中酯链水解(包括羟基化、羧基化与结合等解毒过程,和葡萄糖醛酸结合成苷,和硫酸结合成酯,代谢产物从尿中排出体外。 
中毒机制:至今未见完全阐明的报告。溴氰菊酯可引起神经膜钠离子通道的正常生理功能失活过程延长。钠离子持续内流,先兴奋后传导抑制。通过对染毒大鼠脑电图研究证实溴氰菊酯毒作用部位主要为对大脑皮层高级中枢抑制。此外有神经毒素产生,加强对肌体的影响。 
五种拟除虫菊酯农药对鱼类的毒性依次为:氟氰菊酯>溴氰菊酯>氟胺氰菊酯>氰戊菊酯>二氯苯醚菊酯。溴氰菊酯对藻、蚤、鱼的毒性均大大高于甲基对硫磷:溴氰菊酯对三种水生生物的毒性依次为:水蚤>鲤鱼>栅藻。鲤鱼对溴氰菊酯高浓度、短时期的冲击,具有一定的忍受性,这可减轻田间因施药不匀所造成的对水生生物的危害。鱼类在低浓度的溴氰菊酯溶液中长时期的暴露,对鱼类的生长有一定的影响,但不一定造成致死的危害。 

生态学资料

对水是稍微有危害的。不要让未稀释或大量的产品接触地下水、水道或者污水系统,若无政府许可,勿将材料排入周围环境。  

中毒处理

临床表现
轻度中毒:出现明显的全身症状包括头痛、头晕、乏力、食欲不振及恶心,并有精神萎靡、呕吐,口腔分泌物增多或肌束震颤者。
中度中毒:除上述临床表现外,具有下列一项表现者:a. 阵发性抽搐 b. 意识丧失 c.肺水肿。
伤害处理短期内密切接触大量药物后1-48小时出现面部感觉异常(烧灼感、针刺感、蚁走感或紧麻感),明显的头晕、头痛、乏力、恶心、呕吐、精神萎靡、多汗、流涎;少数出现胸闷、肢端发麻、心悸、视物模糊、瞳孔缩小,病情进展可出现肌束震颤或轻度意识障碍或昏迷,还可发生阵发性抽搐,部分患者可发生肺水肿。口服10分钟至1小时后出现上肢灼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乏力等消化道症状。神经系统症状较严重。
清洗污染皮肤;口服者可用请水或2%-4%碳酸氢钠洗胃。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可给予肝泰乐、vitB6、能量合剂。控制抽搐:静脉葛根素250-300mg,2-4小时可重复一次。24小时总量不超过20mg/kg。唛酚生(mophenesin)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防治脑水肿、肺水肿,给氧、减压。发生上消化道出血,按内科常规处理。严重用阿托品,但用量不宜超过10mg。
皮肤接触:用肥皂水及清水彻底冲洗。就医。
眼睛接触:拉开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15分钟。就医。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就医。
食入:误服者,饮适量温水,催吐。就医。用葛根素治疗。  

泄漏处理

现场处理
隔离泄漏污染区,周围设警告标志,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化学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运至废处理场所。用水刷洗泄漏污染区,经稀释的洗水放入废水系统。如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烟气。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溴化氢氰化氢
灭火方法:泡沫、干粉、砂土。
屏弃处置
用石灰浆清洗倒空的容器。塑料容器要彻底冲洗,不能重复使用。在规定场所掩埋空容器。  

贮运方法

储存方法: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包装密封。应与氧化剂、碱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合适的材料收容泄漏物。 
包装方法:塑料袋或二层牛皮纸袋外全开口或中开口钢桶;两层塑料袋或一层塑料袋外麻袋、塑料编织袋、乳胶布袋;塑料袋外复合塑料编织袋(聚丙烯三合一袋、聚乙烯三合一袋、聚丙烯二合一袋、聚乙烯二合一袋);塑料袋或二层牛皮纸袋外普通木箱;螺纹口玻璃瓶、塑料瓶、复合塑料瓶或铝瓶外普通木箱;塑料瓶、两层塑料袋或两层牛皮纸袋(内或外套以塑料袋)外瓦楞纸箱。 

环境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高残留量标准;0.5mg/kg(原粮、叶类菜);0.2mg/kg(果类菜);0.1mg/kg(水果)。
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A:0.03mg/m3。
中国MAC:0.03mg/m3(皮)。

安全信息

危险运输编码
UN 2811 6.1/PG 2 
安全说明
S24:避免接触皮肤。
S28:接触皮肤之后,立即使用大量皂液洗涤。
S38:在通风不良的场所,佩戴合适的呼吸装置。
S45:出现意外或者感到不适,立刻到医生那里寻求帮助(最好带去产品容器标签)。
S60:本物质残余物和容器必须作为危险废物处理。
S61:避免排放到环境中。参考专门的说明/安全数据表。
S36/37/39:穿戴合适的防护服、手套并使用防护眼镜或者面罩。
危险类别码
R23/25:吸入和不慎吞咽有毒。
R50/53:对水生生物极毒,可能导致对水生环境的长期不良影响。

点击加载更多
加载中...
天真无邪创建,农村姑娘有点靓、咖啡等一个人yy、逝去de流年、未了的情、音乐无敌等参与编辑。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于www.baike.co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